韋唯

她說她在山上十年。

光這一點,就驚動了我的心。
當媒體人又當作家十年,我也去了不少活動,見了不少人,自己也演講了不少場次。能夠讓我動容的演講不多了。她的TED BUND演講,節奏感和真實,我真的好喜歡。
韋唯!
她現在的頭銜是聲樂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泰國西那瓦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其實當個有技術又有核心的教授,人生到了這番境界,夠了。因為通常一個專業技術人員(匠人),對自己的技藝非常精通,而對此之外的任何東西似乎不會好奇,也不閒適。但一旦一個匠人覺醒,知道萬物一體,也是入道的方式。
韋唯60多歲,是我母親輩的年齡,其實我原來沒怎麼了解過她。所以認識她的入口處,已經是涅槃重生的她,反而挺好。
人經歷過巨大的身體上的疼痛(脊柱強直的慢性疼痛+車禍脊椎斷裂),一生的波折(異國戀騙局+婚內家暴和監視+離婚帶三娃+再遇真愛男友卻消失)之後,還能這麼純粹的歡快和明智,讓人覺得,修身心,是真實有效的。
智慧到底是什麼東西?從韋唯身上可以看到,是讓她不再疼痛的、持久有效的藥方。她反覆強調的是,她追求了半生的愛情和藝術,那些讓她充滿靈感、技藝和閃光點的東西,並不持久,並不是生命全部。
生命,其實還包括瑣碎、危險和不確定。知道自己太沉溺、執著,知道自己無知,其實就是智慧。
特別是慧,“慧”者彗心,重在以心光燭照萬物。容忍萬物。即便人生刀山火海後,依然能安然存在。

天下大亂,亂想迭起,我也有久違的心亂。我每天讀書,是因為覺得自己無知,所以,一天讀一本進行到快800天,一點疲倦感都沒有,每天受的傷害都可以經此療愈;我也每天寫作,新書很快就寫完了,每年出一本的秩序感也沒有被打亂。

是啊,默默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吧!
但為什麼最近會亂?因為無論如何外界的因素都會影響你。群魔亂舞,君子、公子都沒了,小人之心成了大局上的主調。以前高速發展,你好我好,即便發生什麼,人是不用靠覺知,套個“盒子”“保護套”,有個契約、資源或關係,就能把自己保護好的。現在低速發展,際遇和發展機會急劇濃縮,你爭我搶,只能靠覺知去發現事務的真正關節點,找到本質,在明確的痛點上療傷,才到位。
人有時候也要入山居靜的,如果限制於俗世雜務,核心圈層的人際瑣碎,是無法用新的思維面對局面的,也是會心浮氣躁的。
因為人的命運,不僅由信念、核心、軸心決定,還有際遇、機會、遺傳、存量增量和不確定性決定的。
我最近在三角梅開滿街頭的香港,看到了海邊的鳥兒和蝴蝶,以及街道上,公園裡、大學裡的麻雀,突然有了一種新感受:內地的麻雀等小生靈,看見人就跑,可能是當時除四害的時候,它們的前輩基因攜帶者的資訊——“人是危險的,一定要遠離”,已然根深蒂固。
而香港,那麼快的節奏,那麼高消費的競爭環境下,各種型別的麻雀卻是自由自在的。它們可以在花叢中,一動不動呆很久,它們也可以在人群中溜達如鴿子一樣。
是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實也有很多念頭早就存在。驚慌的會一直驚慌,除非整個系統發生變化;從容的能保持從容,是因為整個系統都護著這種從容。
這個世界,就是先驗的,先入為主的。你改變不了的東西、已經存在的觀念太多了,而莊子有個非常高明的句子或許可以啟發我們——“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無門無毒‌”,是指不去尋找仕途的門徑,也不向世人提示自己索求的標的;
“一宅而寓於不得已”,是指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或境遇,只能順從並接受,然後盡力做出最理想的應對
“則幾矣”,意思是,這就差不多合於“心齋”的要求了,去除內心的雜念和慾望,達到一種空明、虛靜的心境。
莊子的心齋,所謂“洗心曰齋,防患曰戒。”你洗了自己的心了嗎?
你對外面沒有什麼要求,你也無可奈何,但是你知道你依然可以應對,且儘量逍遙自在。
所以,當60多歲的韋唯跟40歲的陳婧雯,在草莓音樂節上一起唱著《自在》的時候,我覺得她達到了一種把自己此前的執念都放下的階段。
韋唯唱:“暗夜的盡處,無人空谷,漫長的旅途,終於落幕,穿過喧囂的孤獨,撥開人性迷霧,沉入靈魂的深處,啟用全新維度。旋轉吧,跟上心跳的節拍;閃耀吧,用最狂野的姿態;再見吧,自我犧牲的時代;狂歡吧,享受最當下的自在。”
再見吧,自我犧牲的時代。
其實,那個年代自我犧牲的人,其實要求也挺多的。這一點,看我們父母輩的人就知道了。他們困住了自己,也企圖再困住我們。所以,韋唯的教育觀念很好,孩子不是拿來教育的,孩子是來教育自己的。
人要關注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看法。為什麼看法不重要,因為它不全面,不真實,片面,可以經常更改,說好聽點是靈活、進化、迭代,說難聽點反覆無常、變化多端、二三其德……

韋唯說,上山容易下山難。

她的前五十年都在舞臺上,使勁地燃燒。然後呢,生命果然是有規律的。人一到了五十歲附近,想法和路徑肯定會大變。
我當年為什麼要瘋狂更新《五十歲,還能做什麼》,真的,這是每個人都要遇到的生命關鍵轉折區域。
她說,成名是有代價的。她燃燒自己,把自己奉獻給舞臺,而代價是脊椎強直,都不能直立。她去了泰國蘇梅島的山上,康復治療,試圖放下一切。三年後,她恢復了。你看生命密碼,有時候跟數字高度相關。三年,很多事物的面貌都會完全更改。
只是老天讓人開智慧,並不是容易的。三年後,她下山慶祝的時候,遭遇車禍,車速太快了,她說她決定賭一把,撞樹上或許能夠避免下墜,或許能保住一條命。
你看,她的“一點靈明”救了她。雖然,她說,她的脊椎徹底斷了,只有皮把身體撐著。隨後的康復治療,這種把人釘在一個硬板上的痛苦,連看書寫作聽書都無法相容著做的時空中,該怎麼辦啊?
問蒼天,我還有什麼可以放下而沒有放下的?人如果越是掙扎越是痛苦,該怎麼辦?
她說,情緒影響大腦,大腦影響身體,人真的“疼不起”。當人“疼不起”的時候,只能幹一件事。就是允許它疼。
允許,不是擺爛,是把嘴巴自動抬高到微笑的角度,然後借假修真,積極地允許命運塑造我們。曹老先生說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然後放下的究竟是什麼,是一套思維習慣的方式,先關閉它,學會不思考。不要用腦子活著,思考和不思考的更換頻率,其實也要接受。
她說,人要徹底到連“放下”這件事都放下。
允許疼痛,才能不疼。把那個只會抱怨和疼痛的自己,安撫住。

所以,她也談到了那個強大的“Ego”。那個“Ego”就是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我還不能痛苦的那個自我。

Ego,她翻譯成“衣狗”。衣冠楚楚的存在感很強的狗,需要穿越名利的迷霧,然後才能蛻化成真正的人。
她在鐵路歌舞團六年,那時候所有的活都得幹,燈光舞美唱歌,幾乎全扛,但名利跟她毫無關係。然後有個前輩跟她說,如果人生能達到你期待的50%,就很幸福了。
那時候的她年紀小,不知道命運對所有事情都標上了價碼,在祁連山那麼巨大的山脈底下,她的野心也是大的。那個前輩40歲時候說這樣的話是明智的,果然40歲的人,再不信命,悟性太差。
她的心是大的,也是靈的,她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在市場中的優勢。她發現流行歌只要1個八度就行了,然而Stevie Wonder,這個能唱能寫的盲人,會4個八度。繼而她想類似帕瓦羅蒂的美聲,其實也就兩個八度。於是,她讓郭峰給她寫的《戀尋》,並唱出了超過兩個八度的音!
記住,做人要靠陰陽思辨,做事一定是靠底層邏輯的!
她是內蒙古出生的壯族人,母親廣西柳州人,父親山東臨沂人,她的內心世界是廣闊的,是有思維邏輯底蘊的。
有底層邏輯的人,也要有發展際遇和機會。她在波蘭的索波特國際音樂節,在4000人的現場,獲得演唱特別獎和最上鏡小姐獎。一舉成名。那是1986年啊,她就去看世界了。
1989年,她更是登上了春晚。所以,我們出生那會兒她已經大紅大紫。
專業上,那個巨大的“自我”誕生了!但是那個“自我”是拿命換來的,也要用什麼換回來?也是命嗎?
健身有用嗎?她說,並不能。健身如果只是為了身材和更好的舞臺表現,這個初心和目的,並不符合療愈的需求。
療愈,是另一回事。所以,她一路走來用的抗生素、止疼藥,都在她身上埋了雷。她得一點點用命取。
所以,人真的實現自己想要的50%,已經很幸福了;另外的50%,要用來換得真正的自由自在。
她說,入山居靜,把自己修煉回來。她後半生的命運是真曲折啊,40歲遇到的靈魂伴侶也失去了。她說,各種失去之下,不如說捨去和放下。
其實人在關係中,都有因果,人事物情境,都會自動演化,好壞都要自己承擔。
她用十年,真正變成了在熱帶雨林閉關獨修的瑜伽士。然後下山,回到北京,在新工體唱《亞洲雄風》。
有人說,這麼晚年了,還賣什麼故事,賣什麼又慘又堅強,其實,我覺得,她已經超脫了,她只是想記錄自己的狀態,讓這狀態成為鏡子。
她給自己的提示是三點:
每天比太陽早起一點點;
在所有關係事務中看到映象中的自己,心平氣和生活;
做到角色需要的所有功課。
很多人說,寄託在什麼都行,千萬別寄託和依賴一個人。女人總是把希望寄託在男人和孩子身上。這也要轉念,因為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巨大的因果關係。
當孩子們怪她為什麼別的同學能去很多地方旅遊,他們只能來山上團聚的時候,她也怪孩子們的不懂事、不共情,後來,還是她自己允許和轉念後想通的。
孩子們的感受是真實的,在人生的各個場景裡,總是充滿了憑什麼!為了你好你還這樣!
但孩子曾經在她最灰暗的時候送給她一本《賣掉了法拉利的高僧》,她覺得這不就是她麼,最好的鏡子。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知名律師,在一次庭審中心臟病發作,然後開始修養。幾年後,老態龍鍾的他重新容光煥發,向曾經的同事傳遞他從智者那裡學來的智慧。
智慧七法,分別是花園、燈塔、相撲選手、粉色袋子、金質秒錶、玫瑰、鑽石小路。
花園是心智的象徵,我們只有悉心照料才能得到花團錦簇;
燈塔是指人生的目標,那是有目標的生活;
相撲選手是指我們內心的修行,自我掌控是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
粉色袋子是指意志力,意志力是開啟我們自由之路的鑰匙;
金質秒錶是指時間,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玫瑰則代表著無私地幫助別人;
鑽石小路是活在當下,只有活在當下,才能真正幸福。
所以啊,人能做的,就是解除安裝自我!活在當下!
她提醒自己,I undo myself everyday. I undo myself everyday. I undo myself everyday.
她還介紹了自己學音樂裡的具體細節,那似乎也是入道的方法。她說,發聲方法,其實特別連通身心。訓練大腦,調伏心。要關照自己的感覺,也要聽到的人感受到。
細緻具體的精力管理方式,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的訣竅。
她發現,音樂的作用,讓自己富有觀察和共情的能力。提高認知水平,輕鬆愉快地放下自我。
當年周公製作禮樂,有意識地利用了雅平和、柔緩的旋律,使人沉浸於愉悅、祥和的氛圍之中,以消解亢奮、對立等不和諧情緒。
生命的另外50%,留給覺知。覺知才能讓人放下所有過去,然後全然活在現在。
當下才是我的生命,就是完美。她說她對自己說,I allow it to happen. Thank you. I love you。
 – END – 
No.6299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水姐
作者簡介:秦朔朋友圈主編,上海作協會員,公眾號:水姐。影片號:中年好友水姐/陽明心能源。代表作:《中年好友蘇東坡》《蘇東坡萬有應用商店》《陽明心能源》。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水姐視頻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