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爆火的單親媽媽外賣員,如今竟把日子過成了這樣…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阿呆爸(微信ID:adaibaba520);作者:阿呆爸

17歲,她相親結婚。
18歲,她做了媽媽,但丈夫離開。
21歲,她送外賣養孩子遭全網心疼。
2022年,一段題為《偶遇00後勵志寶媽》的影片刷爆網路,一位21歲的單親媽媽成為了大家熱議的物件。
2年多過去了,在記者的鏡頭下,她又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如今的她,過得怎麼樣了?

小陳(化名)是一位江西姑娘,因為博主小元的街頭採訪,她的故事開始被人們知道。
小元最初在街上偶遇小陳,以送水為由開啟話匣子,初衷非常簡單,就是想知道像她這麼年輕的姑娘,為什麼會選擇送外賣這樣風裡來雨裡去的工作。
但小陳一開口就讓小元愣住了:“這一行賺錢多,還能帶孩子。”
帶孩子?不是她的弟弟妹妹,是她自己的孩子。
而後經溝通得知,小陳初中畢業就沒再讀書了,而她們家裡那邊女孩子一旦不再上學,年紀差不多就開始有人介紹相親。
小陳也不例外。
17歲那年,她就和丈夫走進了婚姻。
因為年齡問題,不少網友猜測小陳和丈夫的婚姻應該是經過了家人親朋的見證,最起碼在當時是達不到辦理相關證件的條件的。
雖然年紀小,但既然決定相守一生,小陳和丈夫也是奔著成為彼此的依靠去的,所以很快小兩口就升級成為了三口之家,他們有了一個漂亮的女兒。
而那一年,小陳也不過18歲,她自己還是個孩子,卻要開始學著如何照顧一個孩子。
原本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兒了,但落在小陳身上的生活之苦,似乎才剛剛開始。
女兒出生五六個月,正是需要一家人幫忙帶孩子的時候,小陳的丈夫卻出了意外。
一場交通事故,讓年輕的小陳永遠地失去了丈夫,讓他們那個不到半歲的女兒徹底失去了父親。
“一時間,天都塌了”。
小陳面帶微笑的對鏡頭說出這句話,但卻難掩她眼眶中早已打轉的淚水。
她才18歲啊,她拼盡全力去期待一個三口之家的美滿,丈夫是她的支柱啊,可到頭來卻要面對這樣的支離破碎,命運對她的殘忍讓她無力招架。
她曾站在頂樓陽臺,想著跳下去就能結束一切痛苦。但婆婆叫住了她:你女兒哭了,要喝奶!
她擦乾眼淚,當把女兒摟在懷裡,她在心裡暗暗發誓:我可以爛到泥裡,但是我要把她拖起來。
丈夫走後半個多月不到,拿到賠償的婆婆,就將小陳和女兒掃地出門了。
理由大致就是小陳在採訪裡說到的:他們覺得延續香火的必須得是兒子,女兒不行。
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小陳在丈夫離開後不到一個月,就無家可歸了。
但難能可貴的是,小陳有著和她年紀不甚相符的堅韌。
18歲的她,獨自帶著6個多月大的女兒,在安慶開始了屬於她們的全新生活。
從擺攤賣氣球,到騎車送外賣,她想盡辦法給女兒更好的生活。
這期間,小陳的爸爸媽媽有心為她提供幫助,並且為了她的將來考慮,提出不讓她獨自帶孩子。
但小陳不同意,她既然把女兒帶到這個世界上,就要去愛她,疼她,為她負責。
所以儘管知道前路艱難,但她還是選擇咬牙前行。
孩子還小的時候,她一邊抱著孩子一邊東奔西跑送外賣。
孩子上幼兒園了,她就先送孩子再上班,等孩子放學將孩子接到某快餐店再去送外賣,照顧孩子之餘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單是這些經歷,就已經讓人淚溼眼眶了,可讓人豎起大拇指的是,這旁人聽上去都忍不住落淚的不幸,小陳都是笑著說出來的。
她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感染了許多人,“她亮晶晶的眼睛裡,好像有星星”是不少人看完影片,對小陳最深刻的印象。
從一開始帶著女兒送外賣,到後來擺攤賣過氣球,賣過奶茶,賣過花,賣過小玩具,賣過洗髮水,也幹過直播和影片帶貨。
就這樣一步步堅持,她終於有了一筆不小的積蓄。
2024年底,她開起了屬於自己的南昌小吃店。
幫廚的是小陳的哥哥、哥哥的朋友和臨時僱傭的兩位阿姨。
加上後廚三十來平方米,滿座能有二十來人,開業十來天,客流量不錯,不少顧客都是附近居民,不乏遠道而來打卡的“小朦媽”粉絲。
眼下,小陳更想給女兒一個安穩的環境。
這樣女兒就不用跟著她雪裡雨裡送外賣,她也不用擔心外出送餐時,在人來人往的餐廳等媽媽的小朦“受欺負”“被偷走”。
今年九月女兒小朦上小學後,還能鋪個小桌板在自家店裡寫作業,再想得美點,等攢夠“首付錢”,她還想在安慶給自己和女兒安一個家。
我們有理由相信,小陳和女兒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小陳到底為什麼會全網爆火呢?


是因為她的年紀?是因為她的遭遇?是因為她的生活態度?
是,但也不全是,在和小陳事件相關的評論區,大家總能看到這樣一個詞:
格局。
別人都在質疑她的婆婆,但她能看到婆婆的不易。
當小陳的事兒在網上傳播開來後,不少人都在指責將她趕出家門的婆婆,大家認為丈夫的賠償金應該有小陳的大部分,甚至提出如果她向婆婆討要可以提供相關幫助。
可到了小陳這裡,她回應的坦蕩自然。
她說當時是有想過這件事的,但後來覺得婆婆也失去了一個兒子啊,再加上婆婆年紀大了,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要養。相比年輕的自己,年紀大的婆婆更需要這筆賠償。

別人都在心疼她的遭遇,但她從來知道自己的底線。


從一開始聽完她的故事,藉口給孩子紅包想要幫助她的博主小元,到後來事情流傳開來後,社會各界以及網友們向她提供的幫助,她都一一婉拒。
她有自己的底線,她覺得靠自己的能力,能夠養活自己和女兒,那些幫助應該給更需要幫助的人。
別人都在為她和孩子的未來擔憂,但她既有短期目標又有長期心願。
無論生活中遇到多大的艱辛,小陳從來都積極面對,她開了屬於的小店,以後準備買套屬於自己和女兒的住房。
長期呢,她希望能把女兒好好養大,不讓她自卑,不讓她受苦,不讓她在讀書這件事因為錢發愁。
她希望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讓女兒讀好一點的大學,擁有更好的生活,至少不要像自己這樣那麼早就結婚……
除了過好自己的生活,她還加入了工會志願者的隊伍,2023年前往當地福利院看望老人小孩,還自費購買了牛奶、月餅等價值七萬元的關愛物資。
當別人問她這些錢為什麼不拿來攢房子首付,她的一句“自己淋過雨,也想替別人撐把傘”解釋所有。

可以說,無論是這幾年來硬扛的生活,還是鏡頭前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都讓我們看到了小陳的“教養”。
那份教養和學歷無關,和愛相關。
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之所以拒絕父母不讓她自己帶孩子的建議,就是因為她明白母親對女兒的愛,既然自己的媽媽心疼她,那她也會心疼自己的女兒。
而只要女兒在,就都是她想要的生活。

聽完小陳一路走來的不易,樂觀面對生活的態度,以及對未來的規劃,博主小元忍不住評價:



“母愛,真的太偉大了”

可小陳卻說“每個媽媽都是這樣。”
是啊,幾乎所有的母親,都在為自己的孩子拼盡全力。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本是一個享受生活的全職太太,逛街、購物、美容是她的日常,而做飯、整理家務、接送孩子,基本都是家裡保姆在做的。
她的日子,身邊人人稱羨。直到丈夫婚內出軌女同事,向她提出離婚,她才從那個避風港裡被徹底趕出。
為了能讓兒子生活在自己身邊,一向生活優渥慣的她的開始改變,從十指不沾陽春水,到在便利店打工,在鞋店彎腰低頭地幫客人試穿,在雨夜到外地出差被困路上……
是,相比現實,電視劇呈現出來的經濟條件要再好一些,可一位媽媽肯為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卻從來都一致。
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像博主小元一樣,感嘆一句:“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但事實的真相,其實更如小陳所言:



“不過硬扛。”

讓人動容的是,這硬扛背後,是樂觀,是積極,是堅韌,是滿懷希望。
正如她的小店燈箱上的一張漫畫,畫中日子明朗,小陳騎著電動車載著女兒小朦,上面寫著“有她在,就是最好的生活”。

想起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中的臺詞:



“神不是無處不在的,所以它創造了母親。”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母親的庇護下好好長大。
願每一位母親,都能被長大後的孩子,回頭說一句“謝謝”。
也祝願小陳和女兒,越來越好!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阿呆爸:一個80後奶爸,真實育娃,洞察生活。大寶阿呆7歲幼兒園大班,二寶快1歲了。我的個人微訊號:adaiba1314,公眾號:阿呆爸育兒(adaibaba520)。

 資源領取 

○ 60集自然拼讀動畫
○ 兒童運動影片《Little Sports》
○ 128集TED-Ed英文歷史動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