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覺得現在還不錯的十個房企

作為一個地產內容創作者,其他沒什麼厲害的地方,比較擅長的可能就是看的盤比較多
全國各地,不同能級的城市,每年的看盤量都在百來個以上
看過前期也看過交付
瞭解過大品牌也走過一些沒聽過的小開發商
來來回回多了之後,也就會知道哪些是真的用心做,哪些只是為了取悅你
哪些甚至連裝也不想裝
今天花一點時間,和大家聊聊我心中看過這麼多樓盤裡,覺得還不錯的開發商品牌
完全個人意見,非常的不客觀,如果你有意見,那麼就是你對

單純的聊聊我的感受

以下是清單,排名不分先後,讓我們開始吧
01、宸嘉發展

把這個品牌放在第一個講沒有其他原因,是因為這是一個成立才3年的新品牌

我想可能很多人卻還不認識他
可能也是新品牌的原因,他們做的每一個專案都非常在乎口碑
印象比較深的是第一個武漢專案,光設計費就花了一個億
每一個模組都請了各個領域的專業設計師來設計
還記得在售樓處裡,這個專案不是強調請了什麼什麼設計院這種口號,而是聚焦到人,點對點強調叫了誰出來給小區做一個很小的模組
別小看這種
開發商裡砸錢買材質的專案很多,但是砸錢買想法的專案屈指可數
也因為這個原因,拿出來的專案確實不一樣
花心思做的東西感覺就是比邊上的競品驚豔
另外宸嘉的專案還都帶著點藝術的元素

表面上是社群內都會有展覽或者藝術品的附加,但是細看其實很多細節和環節都滲透著藝術審美

這事其實挺高階的,哪怕你不懂藝術起碼也知道這是個高階貨
如果一個城市有宸嘉發展的專案,建議你都去看看選選,感覺都還不錯
02、金橋集團

說出這個品牌的名字不知道各位意不意外

很多人或許知道金橋集團,但是不太看過金橋的房子,畢竟這家公司主要還是做產城聯動的
但別看人家都是做大專案的,做小專案的精緻感同樣也是手到擒來
前陣子我拍了個金橋金鼎的地下車庫,行業內外都刷屏了

一來大家是意外原來金橋這麼會做產品,二來更加意外的是,會做產品沒想到把顆粒度細到這種程度

一般開發商做小區,做在面上,使用者看得到的地方做做好,比如門頭啊,比如大堂啊這種
品質開發商做小區,做的多點,使用者用的到的地方也做做好,比如室內裝修啊,比如會所配套啊
金橋的邏輯是不論用不用得到都要做好
所以光一個地下車庫工藝都用了數十種,光一個垃圾點位還有十幾個專利
這可能就是態度,這家公司做專案確實不以利益為第一原則
唯一遺憾的是,金橋集團只在浦東做專案,沒有辦法讓更多的人可以買到他的房子,比如我
03、綠城
綠城今年在上海的崛起,給上海的地產同行上了一課
就是好好做專案的公司,原來在此時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已經有好些個同行為了避過綠城的競爭選擇提前鎖客或者提升自己的交付標準
這些都是好事,但也說明了綠城這個品牌在普通使用者心中的地位
其實你讓我說綠城有什麼好其實也說不出特別具體的,但是仔細想想,這個品牌好像沒有做過什麼爛專案
這雖然只是一個印象的概述,但是這樣的感覺卻成為了當下樓市客戶心中最強安全感的來源
最近這些年軟實力其實很重要
大家對於過往記憶中的品牌力比較敏感,綠城算是這跌跌撞撞的動盪樓市20年,整體羽毛保護的還算不錯了
雖然也有瑕疵,但是和同行比起來算是完善不少
這也是今年在上海綠城有這麼好反饋的原因
04、大家房產
最近大家都在呼籲杭派精工,杭州這幾年確實出了不少好專案,大家房產確實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寶藏品牌
因為開始在上海更多的佈局,我覺得也值得大家去多留意
大家房產這個品牌厲害的地方就是,它對工藝的追求
和他們團隊日常溝通的時候,其實很少聊戰略或者佈局這種東西,和大家溝通最多的兩件事
第一件就是人,大家為什麼這麼多“老人”,如何讓大家房產的品質可以透過人的方式沉澱下來
第二件就是工藝,說一些背後看不到的工藝都是怎麼做出來了
當你問的所有問題,他都往這兩個方向去引導,其實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就真的是這麼做的

有機會可以多留意留意這個品牌

05、華潤置地
今年所有大型的國企央企都在做產品力升級這件事,但是做的最徹底還是

最堅決的,毫無疑問就是華潤置地

在我眼裡,華潤算是做產品最要面子的開發商了

什麼叫要面子
就是房子如果做的不好了,或者說做的比同行差了會覺得不好意思
所以在華潤內部大家都覺得很卷,卷是卷在產品的投入一直在迭代一直在升級
這種跡象的表現還是很明顯的
所以今年整體華潤置地輸出的專案都很頂
而且是不分地段和專案,幾乎每個城市都有極高維度的產品輸出

算是集團意志在整個公司得到充分貫徹的一年

華潤在這兩年完成了區域造城和專案造品質兩大核心競爭力,應該是未來所有大型國企央企裡我覺得最好的一家企業
06、香港置地
這家企業給行業內帶來了不少好的風氣
比如一年一次的年度電影,讓我們這個行當也給外人看到能出點好內容

比如最近幾年在很多專案裡看到的奢石,圓弧玻璃立面,這種趨勢最開始也是香港置地開始引領的

這確實是一家對產品有要求的企業

當然這裡就不舉例什麼細節了,和大家說一個特別小的例子

這家企業是我目前對接下來所有開發商裡對合作夥伴付款最為及時的一家公司了

各位不要小看這個,我們可以想象,一家公司如果對自己的乙方都足夠好,那麼他一定對客戶非常的好

這種機能是發自肺腑的
也因為如此,各種頂級供應商也特別願意和香港置地合作,因為每一次的投入總能得到善待
也因為這樣的雙向奔赴,這家企業落地的專案能夠保持足夠高的水準

要記住,如果一家企業以剋扣合作方款項以及故意拉長付款週期為常態,這樣的企業是不可能做出驚豔的好專案的

07、萬科

可能很多人會有爭議,但是我還想在這裡給萬科留一個位置

一來確實不容易,這麼多年來穿越過多少週期,來來回回多少個企業
萬科可以一直在第一梯隊沒有沉下去,這本身就需要巨大的能力
第二確實現在的萬科思考產品也和其他房企不在一個維度

前面文字裡所有的品牌,都在社群內專注提升居住品質和理念,

而萬科更多構想的是社群和城市的關係

有沒有想過一個社群很多時候想的是如何從城市裡獲得什麼資源

也因為如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封閉越來越獨立的小區

但是萬科構想的,是如何讓社群也能成為城市的一部分,嵌入城市也反哺城市

這也是萬科未來城市理想單元重要的理論基礎

今年這個模型開始有了落地,上海嘉定的理想之地就是其中的詮釋

關於這個專案的表達後面有機會我和大家細聊

現在且不說這條路到底如何,但是我們想象作為一個如此龐大的行業,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兩家企業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萬科就選擇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總有人要做些髒活累活,萬科在我眼裡是當下時代裡依然願意弄髒自己雙手的品牌
08、萬華
你聽過萬華麼
如果沒有,那麼你聽過麓湖麼
對於萬華來說,我覺得是踐行單盤主義

最徹底的一家企業,過去十多年的企業,一直只在成都開發一個專案

也就是如此的專注,麓湖一個專案就貢獻了行業內無數個現象級的產品
成為行業內一個偏執狂一般的存在
包括萬華做社群對水的執念
讓我們感受到把一件事做極致之後,使用者是能感受到企業價值的
某種程度上這樣專案的存在也給很多小房企信念感

就是在最浮躁的樓市裡,踏踏實實做產品也是一個選項之一

而這個品牌也在這兩年得到市場的熱烈反饋,因為足夠的愛惜羽毛和品質高標準,現在幾乎都是各個城市主要邀約,給到很好的誠意和地塊邀請萬華前去開發
現在萬華也走了出去,在重慶,在海南,在武漢都有專案面世
也是因為底子的原因,你會發現做產品出身的公司哪怕擴張了,哪怕有點規模了,拿出來的專案還是能保持很高的水準
這也是我們說的,基因的重要性

萬華的發展軌跡也在證明,做好一個專案本身就是一家企業最頂級的戰略

09、縵合縵雲

按照道理來說這裡應該說合生

但是還是強調下這條產品線算是合生這兩年做的很獨特的分支,值得行業內的人關注

第一次看是來自北京的縵合,也算是開了我一個眼界
在北京城市最好的頂級地段,面對著四五百平米的超大戶型,縵合做豪宅居然沒有貼金貼銀,而是把室內空間做出居家感和生活感
這是需要多大的魄力

能有這樣的魄力大家可以感受到室內花了多少心思

記憶深刻在現場我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有錢人的房子很多,但是他們會經常住的就是這一套

如何留住有錢人的居住感,我在北京縵合看到淋漓盡致的表現

而且比較難得的是,這個品牌不僅單單專注在物理空間的投入,關於未來生活的資源配套都要系統化規劃
這當然是因為合生的企業背景,但也說明一定程度的態度
後來縵系開始全國化擴張,有合生自己的也有合作的,但是都保持了比較高的水準
在我眼裡這是合生的一次蛻變,也算是眾多產品力升級的企業中我覺得較為成功的一個品牌
10、
好了,其實沒有第十個了
腦子裡還冒出一兩個品牌,但是我覺得此時放在這裡還不太合適
如果還有沒被我關注到,可能是品牌的光芒還沒照到我這裡,希望以後可以看到
以上內容不是廣告,當然也不為此負責,但確實是到目前為止,今年我覺得還不錯的十個房企品牌
如果在未來你的清單裡以上幾個剛好是備選之一,那麼這個可以作為你的重點考量
你覺得以上這些哪個品牌還不錯,可以投票告訴我
如果覺得還有其他,也歡迎評論區留言,我會放出來也供大家未來參考

文章釋出後 24 小時內,本篇稿件底部留言點贊前三名將分別獲得真叫盧俊2024 年定製日曆一本,包郵到家哈
歡迎大家多多留言、轉發、點贊
以上為正文,來自真叫盧俊
掃碼關注盧俊踩盤日記
大千世界,與你同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