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歸來做教培?海歸找工作越來越難,還是機會藏得更深了? 2025-05-15 07:08 FindingSchool拓校 2024年,中國留學生回國求職人數迎來了又一次爆發式增長。 根據智聯招聘釋出的《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今年回國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激增20%,規模已達2018年的兩倍。 這不僅是一次資料上的躍升,更是一個宏觀趨勢的體現——在政策、經濟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留學生群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重返中國職場。 01 2024中國海歸就業畫像 那些行業/崗位瘋搶留學生 1.海歸回國情況:人數持續上漲 近年來,海歸群體回國就業人數穩步增長,呈現出“逆勢上揚、逐年躍升”的態勢: 2022年,儘管依然受到口罩問題影響,選擇回國的留學生不減反增,同比增長8.6%,迴流人數突破100萬,創下歷史新高。 2023年,隨著跨國流動逐步恢復,海歸回流節奏有所放緩,總體規模仍是疫情前的1.4倍。 2024年,隨著多項引才政策落地與宏觀經濟回暖,回國人數迎來顯著躍升,同比增長20%,達到2018年的兩倍以上,海歸人回國就業已經是一種主流趨勢。 圖源:智聯招聘 海歸畫像:本碩為主+熱門專業 學歷層次:本碩為主 碩士:79.3% 本科:18.0% 博士:2.7% 碩士生已成為迴流主力,隨著就業競爭加劇,用人標準不斷提高,“高學歷+多元背景”成為海歸求職的重要標籤。 圖源:智聯招聘 專業偏好:商科與計算機穩居前列 商科類專業(如金融、管理等)因就業面廣、發展路徑清晰,持續受到熱捧; 計算機與資訊科技相關專業,在數字化程序加快背景下熱度持續走高; 此外,法律、教育、社會科學等人文社科方向也有大量歸國畢業生湧入,人才分佈更趨多元化。 圖源:智聯招聘 國內企業海歸需求趨勢: 01.熱門行業:教培、留學諮詢是主流 教育/培訓/高校類單位需求最為旺盛,相關崗位佔比達32.7%; 諮詢服務行業(尤以留學諮詢為代表)緊隨其後,佔9.0%; 網際網路及電商平臺崗位佔比達7.1%,持續擴大吸納空間。 圖源:智聯招聘 02.熱門職業:留學顧問、英語教師、海外市場拓展 需求量排名前五的職業包括留學顧問(8.9%)、英語教師(5.5%)、出國留學考試培訓講師(5.5%)、雅思英語教師(3.8%)和海外市場拓展(3.7%)。 尤其是海外市場拓展崗位,同比增長56.1%,反映出國內企業加速“走出去”的步伐。 圖源:智聯招聘 03.瘋搶海歸的行業:製造業、新能源、環保 除了傳統的教培和諮詢行業,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醫藥、積體電路、新能源、環保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對海歸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 圖源:智聯招聘 04.海歸薪資:平均1.5w/月 海歸優先崗位月薪連續六年增長,2024年平均月薪為15,440元,年薪約18.5萬元;相比2019年的11,739元,增長了3,701元,漲幅達31.5%。 這表明用人單位為吸引國際化人才,持續最佳化薪酬待遇,海歸在職場的議價能力不斷增強。 圖源:智聯招聘 海歸人才求職趨勢 01.海歸偏好行業:網際網路/電子商務 從留學生的角度來看,2024年,最受歡迎的行業是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行業,投遞量排名第一,佔比8.4%。 同樣受到留學生關注的還包括房地產和建築工程相關行業,以及金融投資相關行業;教培領域則排在第四。 圖源:智聯招聘 02.海歸偏好崗位:職能類職位投遞量最高 行政助理、人力資源專員、總經理/CEO/董事長助理等管理職能崗位最受海歸青睞,呈現出“高學歷+泛管理”型人才的主流趨勢。 圖源:智聯招聘 03.海歸偏好行業:高新技術產業吸引力上升 航空/航天研究與製造的投遞增速37.9%,人工智慧投遞增速29.5%,醫藥/生物工程增速27.8%。 高階製造與科研導向型產業成為海歸就業的新熱土。 圖源:智聯招聘 04.海歸偏好城市:三四線城市發展潛力大 2024年,三至五線城市對海歸的吸引力明顯增強。 海歸投遞人數在三線城市增長31.8%,四線增長35.7%,五線增長35.2%;住房補貼、稅收減免、科研啟動經費等政策組合拳效果顯現。 圖源:智聯招聘 02 留學生回國考公考編熱 體制內賽道正成“香餑餑” 近年來,隨著“留學熱”與“考公熱”同步升溫,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生將目光投向體制內。 《2024海外留學人才就業發展報告》資料顯示,畢業後首選“考公務員”的留學生比例達到17.73%,而有高達74.4%的留學生認為海歸群體中已經形成明顯的“考公熱”。 圖源:智聯招聘 這一趨勢從實際就業資料中也可見一斑。 根據全球知名諮詢機構益普索(IPSOS)釋出的《2023-2024年海外留學趨勢報告》,2023年回國的80萬留學生中,有21%進入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25%進入國有企業。 圖源:IPSOS 這也意味著,體制內正逐漸成為海歸人才的重要就業方向。 不過,儘管熱度高漲,許多家長和學生仍心存疑慮:出國留學後,回國還能進體制內嗎? 特別是在前段時間網路傳聞稱,北京、廣州等地選調生“開始拋棄留學生”之後,這一話題更引發廣泛關注。 以北京為例,2025年起,定向選調只針對國內68所“雙一流”院校的應屆畢業生。 而北京市“優培計劃”(事業編方向)雖接受海外碩士背景,也同樣設定了“雙重門檻”,海外院校排名為軟科前100,而且本科階段須在國內就讀。 圖源:北京人社局 相比之下,上海的選調生政策則相對寬鬆。 上海選調生的公告中,國(境)外大學以試點高校的身份出現在了選調名單中,並且不限學歷,本碩皆可。 圖源:上海市公務員考試報名系統 不過公告中未明確限制院校排名,往年的錄取名單中雖多以QS世界排名前100院校為主。 同時,上海市還為留學生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落戶政策,QS前50院校畢業生可直接落戶,前51-100的畢業生則需繳納6個月社保。 以上海2023年公務員擬錄用名單為例,30名留學生中全部為海歸碩士學歷。 圖源:網路 這也說明了,儘管選調生路徑在收緊,但普通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招聘對留學生仍持開放態度,留學生依然有很大的競爭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留學生在報名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專業不符”問題,建議大家提前準備好相關證明材料或諮詢相關部門瞭解情況。 其實,留學生進入體制工作的途徑比想象中要廣闊,尤其是部分央企、國企對QS全球前30或前50高校畢業生設有特殊通道,甚至可以免筆試、免初篩直通面試。 擁有海外名校履歷的求職者,在這些招聘中無疑更具優勢。 比如國家電網,不僅整體待遇優於地方公務員,其招聘中對留學生也展現出極高的接受度。 圖源:網路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據公開錄取名單,2023年被國家電網錄取的留學生中,英國畢業生人數最多,達72人。其中格拉斯哥大學以9人居首,成為最大贏家。 另外,紐卡斯爾大學、約克大學、倫敦瑪麗皇后學院等QS100之外的英國高校畢業生,也有不少人成功上岸。 03 海歸找工作越來越難 是真相還是謠言 經濟下行,就業市場收縮,即使是光環加身的留學生都感受到就業市場的“寒意”。而實際求職過程中,許多留學生仍面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尷尬。 海歸找工作越來越難,是被放大的刻板印象,還是切實的時代困境? 1.期望值過高,實際匹配度不足 不少留學生對崗位層級、薪資待遇、職業發展路徑抱有較高期待。 但在實際求職中,由於缺乏本地實習經歷,或對國內職場文化、水土環境不熟悉,往往在面試環節失分,難以如願進入理想崗位。 圖源:Unsplash 2.學歷“貶值”,競爭力單一 隨著留學人數持續增長,海歸身份早已不再稀缺。從前的加分項逐漸淪為“標配”。 用人單位更看重實操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等軟實力,而不是單一的學歷標籤。 3.就業結構變化,傳統賽道趨於飽和 傳統“金飯碗”行業如房地產、金融、網際網路等逐漸進入調整期。 而AI、綠色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匹配體系,使得許多留學生轉型難、過渡難、入行更難。 04 困境之中見機遇 海歸該如何主動破局? 面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回國就業環境,海歸不能僅僅“等機會來敲門”,更應主動轉變思路、精準定位、提升競爭力。 1. 摒棄身份優越感 留學背景不是職業起點的天花板,而應該是向上的跳板。 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與其執念於一線大廠和頭部機構,不如腳踏實地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節奏的崗位,透過實踐積累打通職業路徑。 2. 提前準備國內求職 是否回國發展,何時回國,都應儘早做出規劃。國內春招、秋招節點明確,提前關注和準備能極大提升競爭力。 不要等到臨近畢業才匆匆忙忙找工作,把“主動權”拱手相讓。 圖源:Unsplash 3. 選擇有潛力的城市 成都、杭州、武漢等新一線城市正在崛起,不僅產業活躍、人才政策友好,而且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宜居宜業。 相比擠進內卷嚴重的一線城市,另闢蹊徑也許是更具價效比的選擇。 4. 實習和Networking很重要 實習經歷和校友資源,是海歸融入國內職場的“通行證”。 無論是海外實習專案,還是國內實戰經驗,都是簡歷上的硬核加分項。主動參與行業論壇、校友組織、線下交流,都是打通訊息壁壘、捕捉機會的有效方式。 不可否認,海歸身份的光環在逐漸褪色,但這並不意味著“海歸難就業”成為常態。 相反,在全球化發展不斷深入、國家重視高層次人才引進的背景下,海歸仍然是市場追逐的優質資源。 對於具備專業深度、適應力強、持續學習能力強的留學生而言,這仍是一個機遇大於挑戰的時代。 圖源:Unsplash FindingSchool 文 末 福 利 【25-26美高申請群】招新中 助力孩子留學路,一站式解決申請難題! 新一年美高申請季已啟動!如果您正在為孩子規劃美國高中留學,這個群將是您的得力助手—— 🌟 群內專屬資源: ✅ 美國頂尖高中最新招生動態 ✅ 選校策略 & 申請時間線解析 ✅ 講座直播免費聽 ✅ 多種留學資源免費獲取 ✅ 海外學校官方來華行程 ✅ 在讀經驗 | 申請答疑 | 資源共享 🔔 掃碼進群,和同頻家長/同學聊選校、文書、面試!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