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西網綜合)隱居溫哥華的王祖賢 ,素來深居簡出,粉絲也只能街上偶遇 ,或在其網上個人賬號,才能一睹這位昔日女神的風彩。
不過,今年春節前後,58歲的王祖賢已經在各大華人社交平臺官宣進軍健康養生領域,在溫哥華開辦一家名為炙覺的養生館。

和之前的低調不同,在炙覺養生館的多個影片中,王祖賢親自露面出鏡進行宣傳。







在養生館的最新影片中,王祖賢身穿黑色大衣,長髮披肩,漫步在雪後的大溫街道。


王祖賢在影片中表示,告別娛樂圈已經迴歸內心世界,尋找真正的自我。她坦言:“走進艾灸館,是對身體健康的關注。”


她表示她一直受益於艾灸,如今希望能將這一理念分享給更多人。她希望艾灸能陪伴她的餘生,並願意為更多人提供健康服務。
想目睹女神的風彩,趕緊約,沒準還有幸獲得女神親自提供的服務。
以上圖片來自炙覺養生館影片截圖。
5.2級!BC海岸又地震 大溫人有震感
加西網編譯報道:繼上週五大溫腹附近發生4.7級地震後,BC南海岸又被另一場地震襲擊了。
想目睹女神的風彩,趕緊約,沒準還有幸獲得女神親自提供的服務。
以上圖片來自炙覺養生館影片截圖。
5.2級!BC海岸又地震 大溫人有震感
加西網編譯報道:繼上週五大溫腹附近發生4.7級地震後,BC南海岸又被另一場地震襲擊了。
(來源:Earthquake Canada)
週一晚上,Emergency Info BC在社交媒體表示,在溫哥華島西北部的愛麗絲港以西發生了5.2級地震。

該機構表示,沒有海嘯風險,也沒有造成損害或人員傷害的報道。
此次地震發生在晚上9 點 37 分左右。
加拿大地震局表示震級為5級。有少數人向該機構報告有震感,其中有幾人位於大溫地區。
美國地質勘探局則表示震級為5.3級,有10人報告有震感。
溫哥華附近9級地震將有這麼大損失
加西網編譯和綜合報道:加拿大保險局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預測,在溫哥華海岸 75 公里處發生 9.0 級地震將造成 956 億加元的損失。

這場災難可能會對更廣泛的加拿大保險業產生連鎖反應。
襲擊加拿大西海岸的大地震不僅僅是一個假設。據估計,卡斯卡迪亞俯衝帶——從加利福尼亞到溫哥華島的兩個構造板塊交匯的地區,每 200 到 800 年就會產生一次毀滅性的地震。
最後一次“Big One”地震襲擊發生在 1700 年,這意味著大地震隨時可能發生。
一位地震學家表示,未來 50 年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為 10% 到 15%。
但是,沒有確切的方法來預測地震,因此從理論上講,地震隨時可能出現。
加拿大一直在加強其地震準備工作。今年春天,它在 BC 推出了一個新的預警系統,可以在 “強烈震動” 之前 “幾十秒” 發出警報。雖然這聽起來並不多,但可能足以挽救生命。
加拿大保險局表示,鑑於風險的規模,加拿大迫切需要一個協調一致的應對計劃,現在正是制定該計劃的時候。
這包括制定聯邦後備計劃——旨在為災難發生後的保險業和個人投保人提供支援的計劃——以提供至關重要的金融安全網,實現快速恢復,而不會讓任何一個群體承擔全部負擔。
一旦發生9級大地震,加拿大地質調查局警告,“卡斯卡迪亞斷層一旦破裂,毀滅性海嘯最快將在10分鐘內摧毀BC省、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等沿海地區”。
據稱屆時溫哥華、維多利亞等城市將經歷長達5分鐘的強烈震動,列治文等地可能因地基液化而陷落。
大地震可能導致1.3萬人死亡、20萬人無家可歸。
溫哥華最近一份報告揭示瞭如果發生強震將會發生什麼。報告結果令人震驚,預計將有一千多人死亡或重傷,地震造成百億加元的經濟損失,以及數千人流離失所。
這份詳細報告: https://council.vancouver.ca/20241112/documents/r1.pdf於 11 月提交給溫哥華市議會,概述了 7.2 級地震對該城市的潛在影響以及可能採取的降低風險的策略。
報告詳細說明了大地震對這座城市的真正影響。雖然無法準確預測地震何時發生,但“大地震”隨時會襲擊該地區是科學家們認同的一件事。
在報告中,工作人員使用建模軟體預測瞭如果喬治亞海峽發生 7.2 級地震會發生什麼。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表示,這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估計,因為報告稱,未來 50 年發生“非常強烈”地震的機率為五分之一。
報告詳細說明了地震對溫哥華居民生命安全以及該市從大地震中恢復的能力造成的嚴重風險。

報告中的模型顯示,一場大地震可能對這座城市造成極大的破壞,將導致“6100棟建築嚴重受損,多達1350人重傷甚至死亡,超過三分之一的居民和工人將在未來三個月內陷入混亂和流離失所,直接經濟損失將超過170億加元”。
即使是較小規模的地震也可能導致多達 25,000 人流離失所超過三個月,並有 200 人死亡或重傷。
報告強調的主要風險之一是該市的基礎設施。報告稱:“該市抗震準備工作中一個顯著的差距是該市現有的私人建築非常脆弱且老化”。
該市一小部分建築佔了該市“地震風險”的 80%。據稱在引入抗震設計要求(1973 年)之前建造的建築物,遭受嚴重損壞的風險最高。
這些處於危險中的建築大多用於出租房屋、商業和市中心辦公,並且集中在某些區域。
它們在城市中往往更便宜,住的人很多。加拿大抵押貸款和住房公司的一項調查發現,“溫哥華 1960 年之前建造的單元的平均租金比 2015 年以後建造的單元的租金低約 35%”。
報告強調了該市風險最高的社群,發現西區、東區市中心(包括唐人街、斯特拉斯科納)、市中心、基斯蘭奴、費爾維尤(Fairview)和快樂山(Mount Pleasant)是風險最高的六個社群。
平均而言,在這些社群,"近 70% 的人口是租房者。在這些租房者中,近 20% 是低收入者,10% 以上是老年人,30% 是有色人種,4% 是原住民"。
報告補充道:“考慮到這些居民可能面臨的額外住房負擔能力挑戰和障礙,許多面臨地震後恢復最大障礙的居民目前居住在最高風險地區最危險的建築物中”。
報告建議,市政府採取小規模措施降低風險,重點關注“城市的幾個區域和幾種特定型別的建築,特別是混凝土中高層多單元住宅建築、URM(無筋砌體建築)和木質多單元住宅建築,以及 URM、木質和低層混凝土商業建築”。
Ref: https://www.ibc.ca/news-insights/in-focus/the-big-one-is-canada-prepared-for-an-earthquake-catastrop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