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3月29日(魯佳)根據食品消費研究辦公室Strateg’eat的一項研究,儘管客流下降了,但法國街頭快餐店和麵包糕點店的生存能力比傳統餐館要好得多。

據《費加羅報》報道,法國以其美食聞名於世,同時也是垃圾食品和街頭小吃的聖地。法國人在吃韃靼牛排的間隙,也總去吃漢堡、披薩或三明治。
根據Strateg’eat的最新研究,在許多消費者的預算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快餐店和烘焙店表現出了巨大的彈性。該辦公室創始人尼古拉·努奇(Nicolas Nouchi)表示,“儘管自2024年以來,價格上漲了約5%,但這些店的客流量僅略有下降,獨立門店和連鎖店仍在繼續發展。”他指出,目前餐飲業面臨困難的局面,法國人越來越多地在家吃飯,尤其是晚上,但受影響最大的是傳統餐館。
根據希爾卡納研究所食品服務部門(Circana Foodservice)的資料,2024年快餐業的收入達223億歐元,幾乎與2023年持平,僅下降0.3%。快餐業營業額現在佔餐飲業營業額的38%。尼古拉·努奇表示,自新冠疫情結束以來,快餐市場份額不斷增加,接近2019年的水平。但由於每餐平均價格超過10歐元(午餐,外帶平均10.90歐元,堂食平均12.67歐元,送餐平均14.15歐元),消費者有所減少。

越來越多的快餐店增加了低價選單,這取得成功,但它們並沒有降低營業額增長的雄心。特別是透過特許經營,這使他們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更快的營業額增長。麥當勞(McDonald's)在法國擁有約1600家門店,還在不斷開設新門店。漢堡王(Burger King)在2023年突破了500家門店的里程碑,現在仍在繼續拓展。肯德基(KFC)在法國的門店數量接近400家,管理層認為,由於法國人對雞肉的熱情,這個數字可能會翻一番。
法國快餐行業最受歡迎的是披薩、漢堡、三明治,儘管法國街頭湧現越來越多的創新快餐品牌和麵包糕點店,但似乎沒有什麼能取代這快餐“三巨頭”。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Kebab、poke、bobun等,無論鹹食或甜食。麵包店的傳統產品仍然很受歡迎,但就像漢堡一樣,美國舶來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選單上,例如布朗尼(brownie)、瑪芬(muffin)等隨處可見。隨著一年多前卡卡圈坊(Krispy Kreme)的到來,甜甜圈也進入了法國市場。這家連鎖店以香草、草莓、能多益巧克力醬餡的甜甜圈找到了自己的受眾,在巴黎大堂街區(Les Halles)開了第一家店後,現在大約有20家店。甜甜圈連鎖店唐恩都樂(Dunkin’)也即將回到法國。
另一個趨勢是,法國人越來越多地喝熱飲,首先是咖啡,這有卡布奇諾、拿鐵等多種口味。法國的咖啡店都在更新機器,希望提高他們提供的咖啡質量。如今,“Z世代”年輕人喝卡布奇諾比喝濃縮咖啡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