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梁洛施戀情曝光:被豪門拋棄後,她圓滿了

樂曲終會奏到你的那一節。
你遲早會唱出那句歌。

驚聞一個娛圈新聞:梁洛施戀愛了。
不是與李澤鍇複合。
而是與馬浴柯。
他們坐在咖啡館前,閒閒地聊天。
相處應該時間不短了。
所以很坦然,不避諱,在公共場合碰面,也安之若素。
喝完咖啡,兩人牽手離開。
訊息傳出後,討論者眾。
想到前不久,梁洛施出席活動,被問及目前的感情狀況,她說:“一切順其自然。”
又被問:“今後是否會結婚?”
她依然是“順其自然。”
淡然如風。對緣起緣落,都不是特別強求。
她說:“世事的東西,很難說。我很隨心,也不抗拒。”
這些年,她“看破”了很多人,很多事。深深懂得,凡有所“求”,必成枷鎖。
於是活在當下。
不回首,不預設。
不為情役,不為欲使。
這種超然的心態,與她學佛有關。
在此之前,她頻頻參加法會。
繪製佛圖。
新年伊始,所祈所求,也與己無關,與人間相聯。
“世界和平,人間有愛。心常清淨,日事吉祥。”
我翻閱了她近年的紀錄。應該是從2021年末,她開始與佛結緣。
社交帳號上頻頻出現禪語。
比如行走時,釋出的動態末尾,是一句“阿彌陀佛”。
登高望遠。看眾生,思來處,悟生命,見自身。
末尾同樣綴以“阿彌陀佛”。
日常食飲,也與佛相關。
食素。
閱讀與畫畫。
都與內心信仰相關。
人間歲月長。
她很久都沒有出現在公眾面前。
都以為她十年無事,盡享歡娛。不成想,早已成為修行者,走入新的境況。
這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當世人視她如豪門棄婦,怨女,娛樂圈可憐人,她放下,選擇另一種路,獨自修行。
從前在情慾中。
如今在信仰中。
從前繁花如錦,春風得意。
而今清心入定,洗盡千般念,放下萬丈塵。
她曾提及那場轟動港島的情事。
說:“當時是真的。”
真的相信,真的愛。
她想過要結婚。
只是對方未應允。
如果重來一次,依然飛蛾撲火。
因為,她是私生女。
母親不是父親的正妻,梁洛施出生後,父親離世。
一個女人帶著私生女,艱苦屈辱可想而知。
所以,遇見李澤鍇拿出2億救風塵,替她和英皇打官司,幫她贖身時,她一股腦兒撲了進去。
她退圈,連生3子。
李澤楷依然不給她名分。
“名分”,是母親的痛,也是她最在乎的東西。
有了名分,她就是一個人的妻,有了一個家。就能落地。生命中的那點空,就會被填滿。那點無依感,就可以託付。
但李澤楷拒絕。
於是兩人分手。
據說,李家給了10億分手費,每年還提供6000萬撫養費,國內外豪宅均專門為她打造。
不算虧待。
此時,梁洛施才23歲,正值青春。手捧潑天財富,容貌正盛,本可以紙醉金迷,快意人生。
但她沒有。
首先復出,可惜反響寥寥。
再接著,她走入佛門。
有人不解。
為何不貪享這浮生?
為何不痛飲這紅塵?
事實上,之於我們還在山腳的人,爬上頂峰,是一生夙願,是理想,是生命的終極意義。
我們以為,錢,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
但已在頂峰的人看見的,不過是滿目皆空。
繁華易逝,一切皆幻相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什麼都沒意思,什麼都不值得。
是,錢能傍身。
但也只能傍身。
解決了這具肉身的吃、穿、玩、樂、住、育兒、醫療等等生命必需之外,還有億萬閒餘,永遠用不盡,永遠花不完。
那麼,錢就只是數字。
她會思索錢之外的意義:愛、意義與歸宿感。
無條件的愛?她求不得。
名?稍縱即逝。
歸宿感?她一直在渴求,卻一直得不到。
而她與生俱來的痛與空,還在隱隱作痛,需要去回答。
一個精神原鄉的尋覓,自然而然,成了她的生命之重。
佛教等在盡頭。
世事風流雲散。
曾經的紅塵萬丈,如今的化外一方。
她在禪衣如夜、經書如雪中,將切膚的愛與痛放下,把眼淚還掉,將無邊的孤獨和荒涼撫平。
或許,只有經由這樣的路途,她才能抵達。
才能明白,這悲欣交集的人生,是宿命,也是恩賜。
是歷劫,也是祝福。
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
於是,當年春風得意馬蹄疾,醉笑陪君三萬場,一轉頭,已是“一笑寥寥空萬古,而今忘卻來時路。”
或許,不求愛的人,才有愛。
無慾者,才自由。
3個兒子說:“媽媽,去戀愛吧。”
她依然是那句話:順其自然。
以紅塵為道場,以世味為菩提,生一爐修行火,煮一壺隨緣心。
近些年,她的氣質裡,呈現更純粹、更靈性的氣息。

風來,我起舞。


人來,我奔赴。
生命給予她什麼,她接受什麼。
她笑意盈盈。
融入其中。
無分別,無執著,無著相。
禪詩有云:白馬入蘆花,銀碗裡盛雪。
關注我
看更多好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