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離了伊藤,老po不在家一個人寂mo

綠地468
是建築學上的奇蹟
它是成都身世最複雜的高樓
也是成都唯一一個不用竣工
都可以成為地標的建築物
它修了接近十年
設計靈感來源於西南的雪山和冰川

468是它的大名

偷油婆是它的乳名

我剛來成都碰見它那刻
以為自己真的融入省城
開工的時候高不可攀
現在剩下的就只有難堪
綠地468
曾經是三聖鄉居民的排面
“我們那裡有個468”
就像號稱自己久居一環路般自豪
修著修著就發現
468只是回家的燈塔
原來和地鐵13號線一樣
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修著修著你變了
你對外介紹都改了措辭
“嗯嗯,我就住在那個蟑螂旁邊”
剛開始它是大家對經濟的信仰
現在它逐漸成為了拍照的背景板
從西南最高樓
到成為成都人民的生活消遣
我們既要看熱鬧還要指手畫腳
督促施工
提出意見
發表建議
感嘆進度
這棟樓則用表演式復工來回饋大家
每年都有點動靜
但從未看到變化
四十年產權
還沒修好就沒了十年
在外省碰到任何爛尾樓
我們468都會微笑點頭並認可說
幸會幸會
你也整不動啦
建築離不開審美
468的美就在於
它特有的仿生設計感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這個角度像蟑螂
那個角度像蠍子萊萊
有時候我都懷疑它其實已經修好了
畢竟真正的藝術就不需要我們懂
每次看見它
有人就知道家在不遠處
如果看不到它
就知道今天天氣不太行
468到底歸屬哪裡
你很難在百科裡找到定義
修好了是錦江的排面
修不好就是龍泉的爛尾樓
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決議
但在成都
你永遠繞不開這隻偷油婆
就像每個月都你繞不開的信用卡賬單
它不是爛尾樓
它已經成為紀念碑
紀念我蓉漂幾年毫無收穫

紀念你在成都找不到工作回了老家

在它的身上
時光像是按了暫停鍵
我們都在變老
只有它永遠沒修好
它就像成都的樂山大佛
見證每個人在這座城市的故事
可沒想到的是
還沒等蟑螂老哥完工
旁邊緊挨的伊藤洋華堂先喊了住手

多方訊息稱
這家伊藤
將在明年一季度關門

至今我沒找到官方檔案

到底走的是購物中心
還是超市我們也不之情
咱們就當都走了
哭完喪再看走的到底是誰
綠地伊藤

就在偷油婆旁邊

伊藤入駐三聖鄉

加的第一個微信好友就是偷油婆
它們沒領證但同居
地標與流量對它們來說

就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它們是月下窗前的朋友

更是並肩作戰的好夥伴

有種守護叫做他們都笑你爛尾

偏偏只有我相信你會好起來
伊藤的出現
彷彿給了468信心
兄弟你慢慢修
我在旁邊陪著你
人氣我給你穩著
生活的壓力都不是問題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但沒有人能永遠陪著468長大

成都伊藤洋華堂468店
定位是亞洲旗艦店
這家旗艦店開了6年
今年10月剛過了6歲生日
在旁邊為它慶生的多層蛋糕
就是我們都認識的468

綠地伊藤被東門人稱為
三聖鄉這片區域的購物娛樂天花板
不僅僅是個大型超市
更是綜合性購物中心
這是三聖鄉自己的IFS
住在洪河的人說
生活質量就靠這家伊藤拉高
住在這邊的朋友說伊藤的出現
緩解了整個三聖鄉
靠紅旗連鎖養活的局面
@小西至今記得
伊藤開業那天的熱鬧
“當時整個三聖鄉都在盼著伊藤開業
開業那天我在現場
進了商場根本走不動
烏泱泱的全是人
好多拖家帶口來買尿不溼和童裝
當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我們終於有麥當勞和肯德基了”
今天我們去了這家伊藤
商場裡看不見任何閉店資訊
只看見它們在做伊藤27週年慶
還在為聖誕節的到來造氣氛

聖誕老人只能爬來伊藤了

隔壁468是真的爬不上去
今年好不容易等來蟑螂復工的訊息

同窗好友卻撐不住了

沒有歇業的感覺

只有日常的隨性
現場依然有無數外賣小哥進去取餐
還有不少居民來伊藤閒逛
僅有的閉店線索
是我們聽到電子煙的店員問手機店的店員
你們明年二月份搬嗎
我們也是二月份走
最後這兩三個月
我們應該不會看到逐漸稀疏的人流

但在正式閉店前兩天

務必會出現迴光返照的熱鬧

為什麼熱鬧

因為閉店就意味著打折了

而綠地伊藤與旁邊468的關係就是

你陪我發呆
我送你上路
朋友別哭
我依然是你心靈的歸宿
朋友別哭
要相信自己的路
綠地伊藤
你走的那天
我們來送你風光上路

468

你個人好好加油
幾哈修好了
我們好在裡面打電話哈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聊聊
你賭大蟑螂多久修好?

/本文作者 翠勇 /
愛喝黑米粥
『所長私人微信trythings2
又要送走一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