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高科技領域的長期繁榮取決於制定標準。英特爾曾憑藉 x86、PCIe 和 USB 樹立行業標準,如今絕大多數裝置都以不同方式運用著這些技術。英偉達如今受益於其在 CUDA 生態系統中的投資,並正在為整個人工智慧計算領域樹立標杆。在很大程度上,英偉達的努力使美國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然而,將人工智慧硬體限制在美國境內將刺激其他競爭性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快速發展,這些生態系統最終可能超越美國已開發的生態系統。
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對美國議員的講話中寫道:“我們正處於一個轉折點:美國需要決定是繼續引領全球人工智慧的發展和部署,還是撤退和收縮。美國不能透過放慢速度來保持領先。如果我們退縮,其他國家就會介入。全球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將會在技術、經濟和意識形態上四分五裂。”
Nvidia 無處不在
目前,Nvidia 及其 CUDA 生態系統為全球 AI 應用樹立了標準,涵蓋訓練和推理領域。憑藉 GB200/GB300 NVL72 等產品,Nvidia 可以滿足那些需要為其 AI 應用進行本地部署的公司的需求。鑑於 CUDA 的普及,此類部署既簡單又相對便宜。
儘管如此,Nvidia 仍面臨國內競爭對手,包括 AMD 和英特爾等傳統競爭對手,以及 D-Matrix 和 Tenstorrent 等新晉競爭對手。不過,他們的大部分努力都集中在推理領域,因為憑藉 CUDA,Nvidia 實際上是 AI 訓練領域的王者。
得益於 CUDA 的廣泛應用,英偉達不僅在美國,而且在歐洲和中國都處於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地位。中國絕大多數高科技巨頭(例如阿里巴巴、字節跳動、騰訊等)都使用英偉達硬體,幾乎所有歐洲公司也都使用英偉達硬體。
NVIDIA 在 AI 基礎設施領域的主導地位毋庸置疑。美國科技巨頭已承諾在 2025 年向 AI 領域投入 3200 億美元,遠超歐盟 2000 億歐元的計劃,且中國市場需求仍佔公司營收的 15%,因此該公司的增長軌跡依然強勁。儘管估值擔憂和地緣政治風險不容忽視,但 NVIDIA 90.5% 的資料中心營收份額以及2026 財年第一季度 430 億美元的預測,凸顯了其無與倫比的地位。
正如一位分析師所說:“NVIDIA 不僅僅是一家晶片製造商,更是人工智慧經濟的引擎。”
不過,美國即將生效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將會對英偉達的GPU造成影響。
根據拜登政府的人工智慧擴散框架,只有美國和 18 個被歸類為“一級”的盟國公司才能不受限制地獲取英偉達 H100 等高階人工智慧晶片;“二級”國家的公司每年的 H100 級 GPU 出口限額約為 50,000 個,除非他們獲得經過驗證的終端使用者 (VEU) 批准。他們每年仍可無需許可證進口最多 1,700 個,而且這些出口不計入國家配額。被列為“三級”的國家基本上被禁止接收此類硬體。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審查這一分級制度,以使其更加直接易行,據傳將對二級國家施加更嚴格的限制。
對此,英偉達公司執行長黃仁勳表達了不同意見。
中國市場,重大機會
黃仁勳表示,未來幾年中國人工智慧晶片市場規模可能達到500億美元,因此美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如果不能以美國公司的身份來應對這個問題,那將是巨大的損失,”黃仁勳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這將帶來收入,帶來稅收,也將在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黃仁勳正在遊說,反對收緊對其公司及其同行的限制,這些限制限制了他們進入中國——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這位執行長認為,此舉實際上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而這些規則正是旨在保護國家安全。
最近限制措施的加強導致該公司計提了與其H20產品相關的55億美元減記。這款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低效能處理器現在需要獲得監管機構的特別批准才能向中國客戶發貨。
“最好的辦法是讓美國人做美國的事情——讓我們去追求它,並贏得它,”他說。世界“渴望人工智慧。讓我們現在就把美國的人工智慧推到所有人的前面。”
但是,在美國對AI晶片的加強影響下,英偉達面臨新的壓力。例如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就評價道“華為是中國最強大的科技公司。該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影響力逐年增強。他們已經征服了涉足的每一個市場。”
“中國就在我們身後,”黃仁勳說。“我們離得很近。記住,這是一場漫長而永無止境的競賽。”
與此同時,在中國,英偉達在硬體和平臺方面都面臨著強大的競爭對手。儘管目前這些公司的市場份額微不足道,但它們仍然是相當強大的競爭對手。在這些競爭對手中,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正在憑藉其軟硬體領先優勢與英偉達競爭。據介紹,該公司擁有其Cloud Matrix 384系統,據稱其效能優於Nvidia的GB200 NVL72機架式AI機器。或許更重要的是,該公司擁有自己的面向AI的異構神經網路計算架構(CANN)平臺,該平臺專為發揮華為海思Ascend AI處理器的潛力而設計。
與英偉達的 CUDA 類似,華為的 CANN 提供了一整套開發資源,例如執行時系統、模型構建工具和編譯器。它既可以與華為的 MindSpore 平臺配合使用,也可以與 TensorFlow 和 PyTorch 等廣泛使用的 AI 庫配合使用,從而為開發人員提供靈活性。該框架包含一系列經過調整的計算元件,以加快模型執行速度,並且還與 ONNX Runtime 相容,使其能夠在華為的 Ascend AI 加速器上高效執行基於 ONNX 的模型。
過度限制,削弱自身
據美國研究機構ITIF在其最新報告中所說,美國過度嚴格的出口管制削弱了美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
他們表示:“如果美國企業無法進入全球市場,美國就無法在人工智慧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單靠美國市場根本無法支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這些企業必須進入規模化的全球市場,才能獲得足夠的收入,用於將下一代產品推向市場這一耗資巨大的努力。”
而且,在過去,美國的晶片政策頻頻變化。在ITIF看來,這種不確定性和快速的政策變化不僅針對中國——它們損害了遵守規則的美國公司,限制了它們在全球的競爭力,並將國際客戶推向了中國供應商。像英偉達這樣的美國公司因設計符合規則的產品而受到懲罰,但規則卻在事後發生了變化。這不僅損害了美國的經濟利益,也削弱了人們對美國貿易政策的信任。
“更糟糕的是,當前的做法適得其反。透過切斷美國公司與國際市場的聯絡,美國實際上正在加速中國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進步。中國企業如今擁有更強大的動力——以及更大的市場機會——來取代美國供應商,從而刺激國內創新,並吸引那些不再依賴美國技術的買家。美國政府非但沒有減緩中國的崛起,反而加速了它。”ITIF在報告中強調。
他們總結說,如果美國希望在人工智慧和半導體領域保持長期領先地位,就應該制定清晰且可持續的政策,在保護國家安全的同時,避免扼殺創新或將美國企業孤立於全球經濟之外。這項努力不應僅限於美國;它還應與盟友合作並使其受益。如果不進行這樣的調整,美國不僅有可能在未來數年內損害自身的技術優勢,而且還會在此過程中助長中國的科技優勢。
附:黃仁勳最新演講
早前,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會見了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討論了 AI 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戰略重要性以及投資美國製造業的必要性。他重申了 NVIDIA 全力支援政府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美國技術和利益的努力。
以下為黃仁勳的演講致辭:
您可能認為 NVIDIA 是一家晶片公司,但我們遠不止於此。我們構建驅動人工智慧 (AI) 的系統——從晶片、超級計算機到驅動它們的軟體。
人工智慧不僅僅是一個應用程式或演算法。它是一種新型的基礎設施。它正在成為科學研究、工業生產力和全球創新背後的引擎。正如上個世紀的道路和電網一樣,建設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國家將定義規則、獲得回報並塑造下一個時代。本委員會深知這一點。我感謝你們在幫助美國保持領先地位方面所發揮的領導作用。
在 NVIDIA,我們花了三十多年時間發明驅動現代人工智慧的技術。我們的平臺支援醫療保健、製造、交通和能源領域的突破。我們為全球超過 4 萬家公司和 600 萬開發者提供服務。我們很自豪能夠成為一家幫助構建這一未來的美國公司。
但我們深知,領導力必須贏得——一次又一次。確保美國持續保持領先地位的最佳途徑是投資國內市場,使美國技術能夠繼續成為全球創新的基石。
其他國家也看到了人工智慧的機遇。他們正在快速構建自己的基礎設施,利用本國資料訓練本地語言的模型。有些國家透過直接投資自身的基礎設施和模型來實現這一目標。
其他國家則依賴於超大規模計算平臺或現有模型,並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調整。無論各國採用何種方式構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好訊息是,美國公司目前已成為該領域各個層面的首選合作伙伴。
本月初,我們宣佈 NVIDIA 將首次在美國生產我們的人工智慧超級計算機。我們的下一代 Blackwell 晶片目前正在亞利桑那州臺積電的工廠投產。在德克薩斯州,我們正在與富士康和緯創合作建設新工廠。這些努力加在一起,代表著超過一百萬平方英尺的先進人工智慧基礎設施製造規模。未來四年,我們計劃在美國本土建設高達五千億美元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並非理論,而是鋼鐵和矽。
這就是我們應對當下的答案。在此構建,在此擴充套件,在此引領,並在全球各個層面贏得勝利。
我們瞭解這項技術的力量及其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我們完全遵守所有美國出口管制規定。我們只在美國政府規定的條件下銷售產品。我們支援有效執法,並與監管機構充分合作。
但我們正處於一個轉折點;美國需要決定是繼續引領全球人工智慧的開發和部署,還是撤退和收縮。美國不能透過放慢速度來引領。如果我們退縮,其他國家就會介入。全球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將在技術、經濟和意識形態上分裂。
無論人們對DeepSeek的開源人工智慧模型有何看法,它都清楚地表明,無論有沒有領先的美國技術,創新都在全球迅速發展。如果美國平臺缺失,企業將轉向華為等戰略競爭對手來填補這一空白。正因如此,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不僅取決於我們限制什麼,更取決於我們賦能什麼。
生態系統至關重要。這不僅僅關乎誰能構建最大的資料中心或訓練出最先進的模型。人工智慧的未來在於日常應用。誰能在人工智慧競賽中獲勝,誰就能在人工智慧用例的構建和部署方面取得領先地位。
NVIDIA 的主要優勢之一是我們擁有 600 萬名基於自身平臺構建的全球開發者網路。如果我們將這個生態系統輸給競爭對手,幾乎不可能再挽回。
正如我們在電信領域看到華為的情況一樣——一旦有人投資了一項技術和平臺,轉換就會極其昂貴且困難。如今,美國半導體行業正被擠出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 5月15日,如果《AI擴散規則》在沒有重大改變的情況下生效,我們將被迫同樣撤離世界其他地區。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利害攸關——我們的缺席並不能阻止需求,而像華為這樣的競爭對手已經介入。作為中國“數字絲綢之路”的一部分,華為正在迅速擴大在第三國建設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規模——建設全球基礎設施,並部署與美國規範或價值觀不符的應用程式。華為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它在電信和智慧手機領域的崛起表明,當美國公司退出戰略技術和戰略市場時,將會發生什麼。
人工智慧不僅僅是一塊晶片;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它包含計算、網路、軟體、能源以及推動這一切發展的人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談論人工智慧工廠——不是比喻,而是將其視為下一代經濟體的真正基礎設施。這也是我們相信美國必須引領未來發展的原因。
最後,我想談談我認為美國人工智慧領導力所需的幾點思考:
-
首先,最大限度地加速美國人工智慧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將美國人工智慧技術推廣到海外,不僅有利於維護美國利益,還能為美國帶來稅收、就業崗位和基礎設施。
-
第二,在人工智慧技術棧的每一層都取得勝利。美國只有在每一層都擁有領先的產品和技術,包括晶片、訓練和推理系統、框架/中介軟體、人工智慧基礎模型以及人工智慧應用,才能贏得勝利。
-
第三,最大限度地增加對美國的投資。人工智慧技術棧將重塑美國及其本土關鍵產業——從金融、醫療、交通運輸到下一代電信和6G。
-
第四,刺激美國商業、勞動力和基礎設施的快速增長。透過清晰透明的法規、對科研和研發的投資以及勞動力的培養,我們將確保美國抓住人工智慧發展的機遇。
我們正在構建現代經濟的基礎。如果我們做得對,我們將不僅塑造技術,還將塑造它所賦予的未來。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26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