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做這6件小事,表明你正在消耗孩子的能量

點選上方藍字👆薩提亞實用心理學”關注我,加星標★
每天學點親子|婚姻|個人成長,每天成長·進步·幸福
預約心理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心理諮詢”
近期課程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課程”
一個家最消耗孩子能量的地方,是反覆上演的隱形消耗。先嚐試做有力量的父母,搭建健康的家庭互動模式,才是真正為孩子的成長賦能。
——薩姐
作者:錢志亮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心理能量”是現代人經常提及的概念,常被用來描述心理活動的動力或資源。
它如同一個人的內在動力系統,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在生活中保持活力與生命力。
當一個人心理能量匱乏時,可能會表現出以下狀態:
  • 將負面情緒帶入家庭關係
  • 對生活缺乏熱情
  • 感到精神耗竭
  • 對曾經熱愛的事物逐漸失去興趣
以親子關係為例,父母在持續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心理能量的消耗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最終可能導致疲憊、情緒波動和壓力積累。
因此,當爸爸或媽媽頻繁情緒失控時,問題可能並非脾氣差,而是能量嚴重透支。
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同樣需要被好好照顧,及時為自己補充能量。
反過來,孩子也會經歷能量低谷期,而他們的能量消耗往往源於更隱蔽的因素。
如今,許多孩子表現出令大人費解的“不快樂”,缺乏朝氣,我們常歸因於學業壓力,認為它導致了孩子的焦慮與精神萎靡。
但真正吞噬童年能量的,往往是家庭中反覆上演的隱形消耗,那些未被覺察的情緒黑洞,正以比學業競爭更隱蔽的方式,蠶食著孩子的生命力。
今天這篇文章,我總結了6個看似平常卻持續消耗成長能量的小事,其中某些損耗,甚至可能以“愛”的名義悄然發生。
01
經常因為小事責備孩子
02
夫妻總因小事爭吵
03
經常抱怨生活
04
經常拿孩子作比較
05
嘮叨太多
06
帶著過度的擔憂養育孩子
為人父母,不僅不應該過多增加孩子的“隱形消耗”,還應該試著去做一個有力量的父母。
建立更健康的家庭互動模式,創造真正支援性的成長環境。
原創不易,文末點個“贊,感謝您的支援!
-END-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致力於為家長提供專業、實用的育兒知識和理念。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

我們的影片號會有導師分享心理學內容影片!
歡迎大家收看和關注,也請點在看和轉發支援
點選下列標題,檢視近期其他課程安排:
關注薩姐,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你的每一個在看,我都歡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