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York | Irvine | Beijing | Singapore | Toronto




讀者問卷調查
這是紐約賈律師的第2016篇原創
加州當地時間4月19日下午,倍受大眾關注的“谷歌華人夫婦血案”,在聖克拉拉縣(Santa Clara County)再度開庭,此次開庭也是自今年1月案發以來的首次認罪聽證會。嫌疑人陳立人需要對檢方的指控進行答辯,選擇認罪、不認罪或不抗辯之後,才能進入後續的司法程式。
然而此次庭審未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在法官核實嫌疑人的身份後,陳立人當庭並未作出答辯,其辯護律師給出的理由是需等待法醫的驗屍報告。下一次開庭將在當地時間6月7日早上9點進行。

(聖克拉拉縣法院 | 圖片來自網路)
陳立人案件庭審能否一直延期?
美國刑事案件的司法流程非常冗長。在提審(arraignment)階段,通常不會進入實際案情,主要是確定被告嫌疑人是否認罪。負責此案的聖克拉拉縣法院檢察官Michael Gadeberg表示,案件提審後,在進入初步審訊(preliminary hearing)之前,被告有10至60天的時間來表示認罪與否,但被告也有權利提出正當理由豁免該時間期限,對檢方的指控進行延期答辯。由於沒有法律嚴格規定被告需在多長時間內作出答辯,這起案件在6月再次開庭時,或許仍然不會得到任何進展。
那麼,這起案件究竟需要多久才能得到最終審判結果?從刑事案件的流程來看,首先在後續進行的一次或多次認罪聽證會中,被告陳立人及其辯護律師有極大的機率提出無罪抗辯。接著,這起重罪案件將會進入到初步審訊。在初審階段,法官將決定檢方收集的證據是否足夠支撐被告所指控的罪名。如果證據充分,被告將接受第二次提審並提出抗辯,隨後案件將進入審判(trial)階段,由陪審團判定是否有罪,在有罪的情況下進行定罪量刑。

(聖克拉拉縣法院刑事案件官方流程)
綜上來看,這起案件未來還需要經歷一系列司法流程,才能迎來最終審判。根據目前的進展情況,案件的進度無法得到準確預測,可能還需要一兩年之久。
精神問題能否為嫌疑人脫罪?
與案件審訊進展一樣令大眾關心的,是陳立人是否能以精神問題脫罪。案發後,出現了不少嫌疑人陳立人具有家族精神病史的訊息。有友人表示其在案發前狀態異常,案發前一天整晚呆滯沉默;同時結合首次出庭時,陳立人身著的裝備表明其可能被關押在監獄的精神病房,這些點或指向嫌疑人具有精神問題。

(被告首次出庭現場圖片 | 圖片來自網路)
但是,全美以精神病為由成功進行無罪辯護的案件比例極低,用“精神問題”逃脫法律制裁,也許並沒有那麼容易。首先我們能想到的是,陳立人此前為Google的一名員工,如果其具有精神病史,當初在應聘時,很大機率無法被正常錄用;其次,陳立人在面對各類與精神疾病相關的科學檢測時,其也無法矇混過關偽造結果,一切以事實為準;另外,即使陳立人具有精神疾病,法官會以其在作案時是否具備刑事責任能力作為標準,換句話說,其需要證實自己是因精神病發作才將妻子殺害。因此,若本案嫌疑人希望透過精神問題得以脫罪,還需要更多清晰的證據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