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數讀,研判趨勢”
智本社金融研究院和資料中心最新推出財經資料化週報,為你選擇近期重要的經濟資料及事件,並作專業分析。
會員可免費收看資料週報(文末掃碼下單)
資料週報37(9月2日-9月7日)
摘要:
1.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佔比已超過20%
2.下半年存量房貸是否可能下調?
3.美債收益率曲線結束史上最長倒掛
4.小產權房收稅轉正靠譜嗎?
5.A股公司增收不增利,半數公司淨利潤下降
6.上半年銀行利潤增速同比放緩
7.製造業PMI連續四個月收縮
8.美國科技股當前的泡沫有多大?
9.現在該買入美股美債嗎?
根據《2023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21%,65歲及以上佔15.4%。
與其他國家相比,從深度老齡化到超老齡化,德國持續了36年,日本用了12年,中國預計只需9年。預計到205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佔總人口30%以上。
很多社友對老齡化有一種恐懼,認為老齡化本身是一種錯誤。
其實,老齡化體現了我們文明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在經濟上也未必完全是壞事。一方面人的壽命增加,勞動時間也在延長,尤其是知識工作者,工作年齡可以到60多甚至70多歲。
另一方面,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年齡變化與預期收入安排養老與消費,只要他的儲蓄能夠養活自己,就不存在問題。
近期,彭博社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動態保持了高度關注。該媒體先前報道稱,中國正在考慮進一步降低現有房貸的利率,並可能允許這些房貸進行轉按揭操作。
隨後,彭博社進一步詳細化了這一訊息,指出首次利率調整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實施,而第二次調整則計劃在明年年初執行,預計這將使得現有房貸的加權平均利率下降80個基點,且這一調整將適用於首套和二套房貸。
不過,到目前為止,官方尚未對這些報道進行確認或否認。
在7月26日中國央行釋出的金融執行報告中,提到了未來將最佳化新增和現有房貸利率的關係,目的是更有效地減輕居民的利息負擔,從而激發公眾的投資和消費潛力。
是否可能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主要看這個資料:
個人住房貸款餘額。
由於市場利率快速下降,存量房貸利率存在“粘性”,新購房利率、經營貸利率與存量房貸利率之間利差較大,這趨勢居民提前還貸、借低利息貸款還存量房貸,加劇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下降。
今年二季度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7.79萬億元,同比下降2.1%。這說明居民在提前還貸,壓縮資產負債表。這對銀行利潤、流動性帶來影響。
不過,在具體實施時,力度可能低於預期,原因是商業銀行穩淨息差。
今年第二季度商業銀行的淨息差均值為1.54%,而在已公佈半年報的31家銀行中,已有11家的淨息差低於這一平均水平。
3.美債收益率曲線結束史上最長倒掛
本週,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了10年期收益率,這也是上月全球市場“黑色星期一”風暴以來,這一關鍵的美債收益率曲線再度結束倒掛狀況。
本輪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倒掛持續時間將近800天,是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段倒掛經歷。
相比於上月市場風暴階段(8月5日)盤中的“來去匆匆”,這一次,美債收益率曲線結束倒掛的態勢無疑顯得更為明確,目前利差已擴大至0.6%,且曲線的陡化程序依然還在延續。
這基本上已預示著自2022年年中以來,2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長期反常倒掛階段的結束。
美債收益率曲線結束倒掛,是否意味著美國經濟衰退訊號解除,美股美債將迎來新一輪成長?
關於美股走勢及全球資產配置,清和社長分別在9月8日在上海、9月21日在深圳、10月19日在北京,舉辦線下閉門分享會,社友們可報名參加。
在探討地方政府稅收新來源的問題上,近期有專家提出,針對小產權房徵稅可能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小產權房在中國數量眾多,總面積估計約80億平方米。專家認為,可以透過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方式對這些房產徵稅,並且建議設定的稅率可以高於未來大產權房的稅率。
按照80萬億的小產權房市值計算,如果徵收平均2.5%的年稅,那麼一年內可以為地方政府帶來約2萬億的稅收。
此外,專家還指出,小產權房的居民可能會願意繳納這樣的稅款,因為一方面他們可以透過分期支付的方式承擔稅負,另一方面,一旦繳納稅款,他們的房產將獲得合法化,這可能會使房產價值顯著增加。
很多社友表示贊同這種方案,問社長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一方面,按照專家的說法,小產權房現有80萬億平方米,如果按照…
年度會員享受70+門課程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