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退休後中老年群體的社交生活……




左右滑動檢視👀
孫一冰,自由攝影師,從事紀實攝影與藝術攝影,代表作《在公園》、《夜曲》等。本期城市隨機觀察,跟隨@孫一冰Oneice的鏡頭,走近退休後中老年群體在公園和歌舞廳的社交生活。
✦
•
✦
城市隨機觀察|公園與夜曲
街頭的肖像
2010年,孫一冰在印度旅行,友好、親和、不抗拒鏡頭的印度人民成為他用鏡頭捕捉影像的起點。比起拍攝風光和靜物,孫一冰喜歡拍攝人物時感受到的好奇和未知,並選擇在街頭捕捉人物和場景的奇異瞬間,由此開啟了個人“人文紀實風格”的攝影之路。

印度北方邦阿格拉街頭的人們
在孫一冰近十年的“業餘攝影師”生涯中,所有假期都被用於“旅行攝影”,十年間他去到了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拍攝當地的街頭景象,大量的作品積累為他日後成為“自由攝影師”奠定了寫實與抽象結合的作品風格。

吉隆坡的火車站

清邁的“街貓”
公園裡的巡迴表演
2020年,受疫情影響,無法旅行拍攝的孫一冰被迫留在原地,卻也因為這樣的侷限讓他意識到自己過去的旅行攝影作品中較為明顯“遊客屬性”讓作品更多呈現了記錄功能,缺少了一些“創作”的體現,而無法出行的困境也讓孫一冰開始觀察身邊的日常生活,試圖用鏡頭捕捉新的視角。
看到《老人在單槓上做腳迴環,與小孩無意衝撞造成雙方受傷》的新聞,孫一冰好奇怎麼有老人這麼生猛,能在單槓上做腳迴環,是不是還有現場比賽的場景,這種好奇驅使孫一冰走進公園尋找答案。

在單槓上做大回環的老年人
以《在公園》為主題,孫一冰帶著相機跑遍了北京的十幾個公園。根據他的長期觀察,有一群非常專業的老年人會在各個公園開展“巡迴演出”,演出的主要內容是具有一定表演性質的健身活動,除了基本的核心、臂力展示動作,還有由單槓、雙槓、體操、迴環、瑜伽甚至雜技等元素組成的自創動作。這種“自創動作”具有很強的想象力,同時需要參與者具有很強的身體素質和配合度。


“自創動作”
《在公園》的攝影專案讓孫一冰走近了老年人的群體,也激發他想要更多瞭解這個群體的動力。這群“巡迴演出”的老年人大多經歷過改革開放時期,他們思想開放、獨立自強,同時樂於分享和展示、也喜於獲得他人的讚賞和表揚。健身對這群老年人來說是個正兒八級的事兒,他們在健身時會化妝,這讓孫一冰意識到健身場所是他們展現自我、進行異性社交的空間,看似只是運動,更深層次還是為了滿足情感需求。
拍攝後期,孫一冰發現年輕一些的中年人也慢慢加入這個群體,把公園健身變成battle賽場,彼此在“交流玩耍”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健身社交生態,在這樣的活動氛圍中,所有人都更加健康、有活力了。


被圍觀的健身者
老年人的“舞池社交”
《在公園》專案開啟半年後,孫一冰開始思考老年人除了公園還會去什麼地方,搜尋大量資訊後,他關注到“中老年歌舞廳”,《夜曲》的創作隨之開始。作為《在公園》的姊妹篇,《夜曲》是內容的延展,也是呼應,兩組內容在一定程度揭開了中老年群體的另類社交生活——白天與夜晚;北方與南方;公開與封閉,張揚與含蓄。

《在公園》

《夜曲》
在歌舞廳裡跳舞的中老年群體有著更強的情感抒發訴求。又一次,孫一冰揹著相機開始遊走上海、重慶、廣州等多個城市的歌舞廳,在那裡你看到的是完全不同於年輕人的“舞池社交”,看到的是中老年人的活力、熱情,那種衝擊力是年輕人也比不了的。《夜曲》的拍攝打破了他對人到暮年這個群體的刻板印象。


歌舞廳裡的中老年群體
答案都在作品裡
大爺大媽在不同場景裡也會體現不一樣的情緒,在公園裡他們輕鬆自如,在歌舞廳裡他們優雅羞澀,但還是願意回答關於健身和跳舞的所有問題。至於為什麼要去舞池,為什麼要健身表演,孫一冰希望透過影像提出問題,而不是給出直接的答案,希望作品是開放性的解讀。

在公園

在舞廳
再次出發
《在公園》和《夜曲》後,孫一冰再次開始遠行拍攝,他踏著1492年哥倫布船隊走過的路線,耗時365天環行拉丁美洲大陸,拍攝了《混血大陸》,講述這片土地的故事。關於中老年群體的拍攝他仍然在發現新的拍攝主題。

《混血大陸》
✦
•
✦
留言說說你鏡頭下的老年人
我們將抽出 1 位朋友
送出豆瓣讀書周曆2025·戲劇!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豆瓣-友鄰moment檢視本期合集內容
©️圖片授權:@孫一冰Oneice
©️轉載: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友鄰moment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絡作者(郵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