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冬天變“熱”了

2024年12月28日晚,吉林遼源,超級ONE籃球主題公園的巨型《黑神話:悟空》主題花燈下,園區工作人員正在直播舞臺劇表演。本文圖片均由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宇龍/攝
作者 | 陳宇龍
編輯 | 秦珍子
查干湖最年輕的“漁把頭”馬文巖經歷過許多大場面:單網捕魚26萬公斤的歷史最高紀錄、差一元就300萬元的冬捕頭魚拍賣價……但這一回,讓他震撼的場面來自“人”。
2024年12月28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蒙語意為“白色、聖潔的湖”的查干湖已結成500平方公里的冰面,承載著15.1萬慕名前來的人,人數幾乎是這個縣常住人口數的五分之二。人們從浙江、廣東、雲南、新疆等地趕來,因為需要手機訊號的人太多,通訊公司的訊號車直接開上了冰面。200名留學生同時到訪,共青團松原市委為此召集了一批吉林外國語大學的學生擔任翻譯志願者。
自2002年起,每年舉辦的“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都會將人們陸續吸引到零下20攝氏度的冰面上,但是僅在12月28日開幕式這天,才能觀賞到查干湖冬季捕魚傳統的“祭湖醒網”儀式。據瞭解,本雪季還有170餘項這樣的冰雪活動正在或將要在吉林舉辦。在北緯41-46度之間,冬天總會如約而至,因此,5年後的冰雪也被計劃在內:等到2029—2030年雪季時,吉林希望透過冰雪旅遊接待的遊客能超過3億人次。
對吉林人來說,冬天變“熱”了,是因為“來且了”(東北方言,指家裡來客人了——記者注)。漢語“熱”字由火與鍋的形態發展而來,從單純物理意義上的高溫,逐漸衍生出了受歡迎的意思。現在,連冰天雪地也開始變得“高溫”了——那些名字裡原本帶著寒意的雪坡、冰雕、霧凇,都能加上“熱”字,登上新聞。
連開8場新聞釋出會
今年有很多長春市民注意到,街頭樹上裹的冰藍色彩燈從7月就開始佈置。當地城市管理局的想法是,提前做好準備,“趕在冰雪季前就著手迎接八方來客”。2024年年初前所未有的旅遊熱潮給本地人留下了難忘記憶,新的冬天到來時,他們仍在網際網路上反覆提及那些招人稀罕的“南方小土豆”。
對冰雪旅遊熱門城市的宣傳和文旅部門來說,這個冬天也顯得格外忙碌。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辦公室副主任吳巍說,社會各界對長春冰雪旅遊產業發展的關注,既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也給文旅幹部帶來了更多工作壓力和挑戰。2024年11月8日至12月26日,長春圍繞雪季連開8場新聞釋出會,景區、商圈、度假區負責人一起坐在新聞辦的藍色背景之下,彰顯“冰雪旅遊”這個絕對主角。吉林省的文旅主題推介會甚至開到上海的外灘和豫園,亮出“繁花遇雪花”的主題,希望吸引上海客人去吉林過年。
每天早晨6點左右,“吉林霧凇”公眾號的運營人員會收到吉林市文廣旅局的霧凇監測資料,更新一則當日晨報,閱讀量通常迅速過萬。兩小時後,旅遊大巴車會擠滿推薦景點外的道路,“人一年比一年多”。即使是在無風的日子,霧凇也會在上午散去,評論區關於“明天有沒有霧凇”的詢問,誰都無法回答。
雪季的暮色一般在下午4點後降臨,黑夜卻是拍攝“人間煙火”的主場。這個冬天,吉林省幾乎每個景區都在“格萊美慢鏡頭”下走了一遭。這種本來用於拍攝美國音樂頒獎典禮中明星“高光時刻”的運鏡方式,正記錄下長春桂林路夜市顛勺的攤主、在冰雪新天地持手鋸和冰錐的冰雕師傅,以及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市場裡倒米酒、抓辣白菜的店員。拍攝者的合作列表裡,常有當地文旅官方賬號的身影。
2024年12月26日晚,吉林長春,一位博主在桂林路用“格萊美慢鏡頭”拍攝夜市。
朝夕之間,冰雪裡的熱點就變了。當下最熱門的打卡景觀“冰封玫瑰”與“冰瀑布牆”迅速出現在各大冰雪景區內。有時,裝扮時髦的年輕姑娘會與愛好攝影的中年男人爭搶在一塊心形的、插滿玫瑰的冰牆下的拍照時間,而他們身後排著十幾米的長龍。來自四川自貢的彩燈手藝人匆匆趕去長春、遼源、松原等地,他們的目標是設計和佈置一場需要上百人通力協作的燈會;就在查干湖冬捕開始的那幾天,多個城市的冰湖終究按捺不住,忽然之間就有了自己的“冬捕節”。2023年一項針對吉林省內80多家景區的調研發現,幾乎每一處景區都在不遺餘力地策劃“網紅或新玩法”,超過50%的專案預計當年上馬,期待著“超過10萬人”的流量。
2024年12月28日,吉林長春世界雕塑園,遊客在“愛心玫瑰冰瀑”下拍照打卡。
馬文巖作為查干湖的“漁把頭”,對旅遊市場裡的種種激烈競爭幾乎無從察覺,不管人群如何在冬捕現場聚集,用最古老的方式鑿冰捕魚,是他唯一要操心的事。
他面容黢黑粗糲,穿著印有“前郭非遺”標誌的外套。漁場工人中,能擔當捕魚領頭人“漁把頭”的只有4位。馬文巖要帶領一批50多歲的漁場工人捕魚作業,能讓所有人信服,憑藉的是獨到的節奏控制和臨時調整拉網幅度的獨家經驗,讓網“抱”著魚群上來。據他說,這項技術還涉及到勾股定理的運算。他帶了一個歲數更小的徒弟,悟性高,用他的話說,“年輕人一聽就懂”。
馬文巖是查干湖最年輕的“漁把頭”。
2024年12月27日上午,一些早於開幕式時間趕來觀看冬捕作業的遊客,卻遺憾地錯過了他們希望見證的“紅網”時刻。“紅網”的說法一般用來形容單網捕魚量達到10萬斤的場面,當漁網被拖出冰面,數萬尾鮮魚翻騰著隨網而出,那場面總能令觀者歡呼。馬文巖說,前一晚通宵捕魚成果不錯,提前“打了個大‘紅網’,三大網打了100萬斤魚”。在冰面的一處入口,數輛卡車緩速透過關卡上岸,受當時冰面厚度限制,每輛車為控制重量,一次只能從捕魚現場運走少量的魚。
2024年12月27日上午,吉林松原,查干湖冬捕現場,7匹壯馬拉動絞盤,為收漁網提供動力。
人們也不算撲空。在“查干湖冬捕4號網”的大旗下,7匹個頭高過漁場工人的壯馬身戴彩旗繞著絞盤奔跑,拉動大網徐徐上升。這樣的場面在本世紀之初曾被吉林電視臺拍攝進電視系列片《松花江日記》,在波蘭國際民族電視節上展播時,收穫了歐洲各國人士的廣泛讚歎。
當天,璀璨的陽光照射在冰面上,第一次見到冬捕場面的遊客圍住出網口,從附近撿起凍得梆硬的胖頭魚,傳遞著互相拍照。現場還有幾名來自瀋陽師範大學的研究生,正為冰雪文旅相關的課題尋找訪談物件,被問及為什麼會選擇這裡,有人說,提到東三省有名的冰雪景區,查干湖肯定得是其中一個。一位本地人介紹說,冬捕節是松原最重要的兩個節日之一,另一個是春節。
馬文巖說,用機械方式捕魚快且省力,但是作為“漁把頭”,他有責任把傳統的冬捕模式傳承下來。另一位“漁把頭”向記者透露,為了滿足遊客的期待,今年春節期間他們計劃每天都捕魚。
2024年12月27日上午,吉林松原,查干湖冬捕現場,一名男孩在冰上拾玩剛出水的魚。
“要讓他們的手機沒電”
鏡頭對準出網口,一名帶有濃重東北口音的女士開始直播:“全國的旅客,還有我們當地的都會過來湊熱鬧。為啥?圖個好彩頭!特別是明天頭魚拍賣環節,去年咱們家頭魚‘吉祥好運網’以1399999(元)拍賣給咱們河南商丘的一位魚產品老闆。老闆說把這條魚拿回去之後他不會吃,他做成了標本放到公司,作為企業文化給大家去看。”
這名主播說,100多萬元的頭魚“買不起但能看”,第二天她將全程直播頭魚拍賣。
馬文巖向記者介紹,查干湖產的魚可以在捕魚的第一現場買到,曾經有一位來自香港的客人,當場買了300條,最後透過物流發貨。賣剩下的魚,會被運到儲存魚的“冰院”裡裝盒或分割,禮盒裡還會“擱上燉魚的醬包”,發到電商平臺出售。在冬捕現場,也有不少網紅直接趕來帶貨。
在“熱”起來的冰天雪地裡,網路主播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在長白山腳下的賓館裡,推廣旅遊團購的主播對所有路線、服務、優惠的問題對答如流,唯獨對一件事拿不準:“能不能看到天池,要講緣分、看運氣。”
在長春蓮花島影視休閒文化園裡,景區工作人員直播遊客扮演“抗聯”成員體驗戰鬥的全過程,頁面直接掛上了景區門票的購買連結。30歲的景區總經理孫語良說,他是蓮花島第一個嘗試直播的人,第一次播了8個小時,門票賣了5萬元。“我們發現不能拘泥於傳統運營的模式,所有的精力要往新媒體上放。”現在,他的個人賬號、景區賬號、員工矩陣賬號上短影片和直播的銷售額,能佔公司營收的60%。
他自稱“少島主”,名字用了一個諧音梗“阿良不能涼”。2017年大學畢業後,他起初從事一份體制內工作,眼看著父親把全部身家投入文旅專案,他決定裸辭回家加入進來。他給景區提供的運營智慧是把每一處都設計成打卡拍照點:“不一定要讓遊客吃飽,但是一定要讓他們的手機‘吃飽’,要讓他們的手機用沒電。”
2024年12月27日上午,吉林松原,遊客在查干湖冬捕的一處出網口拍照。
2024年5月,孫語良曾受邀參與一場網路討論,主持人丟擲一個話題:吉林網紅文旅專案很多,但“距離頂流似乎還差那麼一點點”。孫語良認為,我們預判不了流量會在哪裡,真正要準備的是“流量如果真的來,我們能不能接住”。
“‌網路流量對整個城市的文旅工作至關重要,它能夠顯著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帶動文旅產業的發展。‌”吳巍表示。2024年年初,面對一名粉絲數“千萬級”的網紅支援長春文旅發展的隔空喊話,時任長春市文廣旅局局長靳明錄製影片回應:“歡迎你和你的團隊早點回家看看。”
吳巍還舉例提到另一名“長春製造”的網紅:長春市動植物公園的“雪餅猴”。“雪餅猴”本名王慶峰,是吉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的學生,2023年在長春動植物公園扮演孫悟空走紅。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他在扮上孫悟空的行頭“被壓在五行山下”接受遊客投餵時,多次喊話“不要雪餅”“太乾巴、剌嗓子”。2024年夏天畢業前,有媒體評價他“帶動了一座城市的文旅聲量”,他則說這些流量“將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家鄉”。
這個冬天,來自河北的李越,大學畢業後加入吉林省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衛國戍邊”專案,成為長白山華美勝地度假區的志願者。學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她,很快成了景區賬號運營團隊裡最有“網感”的那個人。她和同事共同策劃,把長白山的喊山文化做成火把夜行活動,為度假區的“頂流”——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撰寫IP故事線。景區的員工們深諳一個道理:東北旅遊的熱是“帶狀”的,哈爾濱火了,長白山、延邊州等旅遊目的地也會出現增量。
“吉林霧凇”賬號的運營者是一名90後自媒體從業者。他告訴記者,賬號是為了宣傳家鄉冰雪旅遊和自然景觀義務做的,遊客搜尋吉林霧凇的相關內容時就能直接刷到賬號。他覺得,冰雪旅遊的增量和短影片傳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即使小霧凇島等景點不收門票,冰雪旅遊還是帶來了經濟貢獻——“遊客怕等不到霧凇,往往都會在本市住上幾天”。除了推薦霧凇景觀,他還會在回覆後臺私信時積極推薦當地的美食,還有隕石博物館和長白島的野鴨。
冰雪的流量緊貼自然規律的線條。查干湖的流量高峰與冬捕時間一致,為每年12月中下旬至次年2月,這以後,冰面就不再適合承載捕魚隊作業了。“吉林霧凇”賬號會在每年2月底停更,那時,滿樹掛著乳白色冰晶的景象將暫別“霧凇之都”。
“你必須扛凍,還得耐得住寂寞”
即使蛇年即將到來,相比之下“猴”還是更忙一些。比如,“雪餅猴”王慶峰就在吉林遼源看到了更多西遊IP的力量。王慶峰扮演的形象出自央視86版《西遊記》電視劇,而在遼源超級ONE籃球主題公園,寬約55米、高約15米的《黑神話:悟空》主題巨型彩燈燈組被設定在球場看臺上。在每晚的舞臺表演中,扮演《黑神話:悟空》主角“天命人”和電影《大話西遊》中“孫悟空”形象的演員會同臺出場。
改造夏季的籃球場、讓熱度在冬季延續的計劃,讓超級ONE運營團隊思考了很久。他們瞭解冬季專案運營的難度,“你必須得扛凍,還能耐得住寂寞”。吉林融盛文化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群說,整個團隊籌備了40天,每天睡四五個小時,“邊幹邊學邊總結”。
吳巍介紹,長春的很多景區也需要在冬季進行季節性調整,以融入冬季旅遊氛圍,比如將以避暑、水上活動為主的景區轉變為冰上專案樂園,景區的景觀特色、文化活動等也和夏季有較大差異。
轉型的關鍵是能抓住什麼樣的客群,同屬一個綜合體,緊挨著的天陸山歡樂薈對中老年人吸引力更大,而超級ONE則希望把更多年輕人邀請入園。
把《黑神話:悟空》的形象加進公園是團隊裡年輕員工的主意。這次,不僅花300萬元做的花燈火了,年輕員工的其他想法也都大獲成功:園區新開的穀子店(穀子是英文goods諧音,這裡指二次元周邊或衍生品——記者注),第一天就賣出4000多元。“這玩意兒能賣這麼多錢,我們也想不到,說明年輕人還是很認可這個。”周群期待的客流量巔峰,預計會在春節年輕人返鄉時抵達。
周群坦言,在家鄉做文旅有很多困難,這次花燈帶來的“驚喜”也會讓場館的夏季運營變得更清晰。“從去年哈爾濱這個點開始,南方的很多年輕人來東北,這一點我們能感受到,但遼源這座城市體會得不是十分明顯。”
遼源因煤而興,但如今已是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相同境遇的城市想謀求發展,都把留住年輕人、吸引高階人才迴流視作關鍵一步。周群認為,對於家鄉的發展來說,年輕人是非常重要的,開始做籃球主題公園也正是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這座城市。
2024年6月,超級ONE籃球主題公園開園,請來職業籃球運動員郭艾倫和10餘名網紅。那個夏天,園區承辦了“路人王”8週年國際邀請賽等多場籃球賽事。周群覺得,那些身在外地的遼源人,也會因為這些專案而感到自豪。
2024年12月28日晚,吉林遼源,滑雪愛好者在天陸山滑雪場體驗夜場滑雪。
在沒有戶外籃球的冬日裡,超級ONE的“鄰居”天陸山滑雪場繼續吸引著熱愛運動的年輕人。夜場燈光下,滑雪愛好者從雪道俯衝而下,他們所在的4條初級道坡度為12度,雪道長350米,很適合新手來滑。
遼源文廣旅局為周邊市縣設計了來天陸山滑雪的推薦駕駛路程:從長春市的衛星廣場、四平市的四平東站、梅河口市的知北村、西豐縣客運站出發,匯聚到滑雪場,路線圖就像雪花的形狀。
在吉林圍繞冰雪經濟的規劃裡,普及青少年冰雪運動被放在一個十分靠前的位置。自2020年起,“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已舉辦了2000餘場。一些學校就地取材,在操場澆冰堆雪或以校外結冰的池塘作為冰場,低年級學生參與抽冰嘎(當地方言,即打陀螺——記者注)、拉爬犁、拉雪圈,高年級的則去學滑雪、學滑冰。
女子速度滑冰世界冠軍李奇時退役後成了東北師範大學的一名教師,進校園分享經歷、授課、推廣冰雪運動是她當前認為能讓人生更有意義的事,“繼續為冰雪事業助力,但不再是作為運動員”。她說,在從事競技體育的經歷中曾遇到過很多“貴人”,透過努力,自己手裡現在也有了一把“小傘”,可以為更多有需要的人撐起來。在這個雪季,她走進長春從幼兒園到中學的許多校園,未來她還想要建立一個專門屬於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營。
有時,這位世界冠軍也會客串“文旅推薦官”。1月8日,在出席吉林敦化舉辦的大眾冬泳挑戰賽時,除了給敦化市實驗中學的學生講課,她也被邀請去吃敦化特色的長有煎餅,趕了一次令她難忘的年貨大集。
– END –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