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電商想把失去的奪回來

5月10日,阿里巴巴迎來第21個阿里日,馬雲現身阿里總部復刻的湖畔小屋,並在現場鼓勵員工堅持創業,馬雲每次現身阿里,整個阿里沸騰。
就在馬雲現身的前一天一早,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也在阿里內網發帖,呼籲全體阿里員工迴歸初心,重新創業。
進入2025年,前幾年那個失落多年和曾被唱衰的阿里巴巴,正在滿血復活,發展勢頭十分兇猛。
今年2月,DeepSeek爆火,各行業掀起了一輪AI浪潮,阿里巴巴猛攻AI,並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更有市場觀點認為,阿里靠AI緩過來了。
最近一兩個月,阿里巴巴在電商業務方面的重磅市場動作一個接一個,持續放大招,很明顯阿里想把前幾年失去的奪回來。
01 阿里電商接連放大招
相比於阿里巴巴最近幾個月在AI和雲計算等業務方面的高光時刻之外,其實阿里在電商業務方面的市場動作頻頻,也同樣值得關注。
最新是5月10日,淘寶悄悄上線了一款桌面版客戶端,整體採用網頁瀏覽器風格佈局,其中介面左側整合了AI、阿里旺旺聊天功能,頂部為商品選項卡,號稱可實現分屏展示、絲滑瀏覽。
該客戶端的最大亮點是引入了AI導購助手功能,號稱整合了號稱整合了Qwen 3和DeepSeek,主要幫助使用者挑選商品,說的更直白點:AI搜尋導購。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在當前這個移動網際網路購物時代,淘寶推出桌面版客戶端,還是想在電商業務方面講出新故事,淘寶想用桌面AI功能去吸引消費者。
為了獲取新的流量和轉化種草流量,阿里和小紅書再度“拆牆”,淘寶天貓和小紅書日前官宣進一步開放融合,打通從種草到購買的全鏈路,這意味著在小紅書種草筆記可直接跳轉至淘寶APP。
資料顯示,過去一年,淘寶天貓品牌商家整體在小紅書的種草筆記點選率提升20%,互動率提升109%,種草筆記及其背後的商業價值已經成為電商平臺下一個重要的增長點。
阿里需要小紅書種草筆記的流量轉化,小紅書需要釋放種草筆記的最大商業價值轉化,一場各取所需的商業聯姻就此達成。不可否認,阿里聯盟小紅書,的確算得上是放了一個大招。
這兩個月,京東殺入外賣行業,和美團展開激烈爭奪,後來美團升級閃購業務,外賣大戰升級為一場超級即時零售新大戰,阿里巴巴在上個月最後一天,攜手餓了麼高調殺進外賣大戰,更是直接升級了淘寶閃購,加入了這場超級即時零售新戰役。
淘寶閃購僅用了6天時間,訂單量就破了千萬,超過了市場預期,誰也沒想到,正當京東和美團激戰正酣時,半路殺出了個餓了麼和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不想缺席新一輪外賣大戰,更不可能缺席新一輪即時零售新大戰,中國網際網路電商江湖,阿里巴巴現在仍然是一個大玩家。
02 阿里想把失去的奪回來
簡要回顧阿里巴巴的發展簡史,曾有自豪、驕傲的故事,也有經歷坎坷,更遭遇過至暗時刻。
在當年那場亞洲金融危機背景下,阿里巴巴誕生於1999年,為了解決當時中國外貿企業遭遇到的挑戰,阿里巴巴發展了B2B業務,也就是阿里巴巴國際站。
後來,2003年遭遇到了非典疫情,線下商業受阻,阿里巴巴推出了C2C的淘寶業務。為了破解電商支付問題和網路信用難題,阿里巴巴在2004年推出了支付寶。
為了和京東展開競爭和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和品牌消費的需求,阿里巴巴在2008上線了品牌商家B2C的淘寶商城,後來更名為天貓。
阿里巴巴絕對是PC電商時代的超級大贏家,巔峰時期的阿里巴巴大概在2013年至2014年,在整個電商市場的市場佔有率曾達到80%。
淘寶曾多年佔據C2C電商市場的霸主地位,據艾瑞諮詢資料,2007年,淘寶的市佔率高達83.6%。
後來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後,阿里巴巴快速跟進,在移動網際網路電商業務成績不錯。阿里還是雙十一的大玩家,時刻處在巔峰時期和高光時刻。
誰也沒想到,中國電商江湖半路殺出了一個拼多多,拼多多靠著農村包圍城市,依託社交裂變效應,很快對阿里產生了競爭。
資料顯示,拼多多成立兩年後的2017年,阿里巴巴在整個電商市場的份額就下跌到了70%。拼多多後來越戰越勇,阿里巴巴被拼多多打疼了。
進入短影片購物時代,2020年抖音開始猛攻電商業務、發力直播帶貨、興趣電商,很快對阿里巴巴形成了新威脅。
2019年,馬雲退休,阿里進入多事之秋,螞蟻上市突然擱淺等重磅事件,市值暴跌,電商業務遭遇極大挑戰,進入至暗時刻。
僅從電商業務角度看,阿里巴巴前幾年失去了不少。據機構統計,2024年,中國電商市場份額比例,阿里淘天佔33%,京東佔17%,拼多多佔19%,抖音電商佔18%,剩下的是影片號電商、小紅書、唯品會等其他玩家一起佔13%。
2023年9月,阿里巴巴進行了管理層大調整,蔡崇信和吳泳銘正式接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和CEO。阿里進行了一系列內部變革,進行業務梳理,重塑業務戰略優先順序等,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最近一兩個月,阿里巴巴在電商業務方面動作頻頻,殺入外賣大戰,升級淘寶閃購,聯盟小紅書,最新推出桌面版淘寶,目的非常明確:重點發力電商業務,把前幾年失去的奪回來。
阿里巴巴的財報資料也反映出電商業務回暖。據今年2月阿里巴巴釋出的財報顯示,季度內,淘天整體收入同比增速達到5%至1360.9億元,其中客戶管理收入(廣告、佣金等)同比增速達到9%至1007.9億元。
淘系給出的解釋是,增長背後的主要原因是GMV整體增長以及新工具滲透率提高的影響。
03 阿里的AI夢,仍然要靠電商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踩著DeepSeek風潮,搭上了這一輪史無前例的AI大浪潮,被貼上了AI和大模型標籤的阿里巴巴,成為了其中一個大贏家。
今年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宣佈,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的總額。
3800億元這個巨大的投資金額,可以說是阿里巴巴創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投資,要知道阿里巴巴2024財年的淨利潤為1574.79億元,也就是阿里要拿出相當於自己兩年半的淨利潤來投資AI。
阿里高喊花巨資投入AI,是想拿到通往AI時代的新船票。
相較於電商業務而言,AI浪潮下的阿里似乎更容易吸引市場關注,甚至有市場觀點認為,AI就是阿里巴巴的未來。
的確,阿里在AI業務方面取得了不錯的耀眼成就,阿里大模型出圈,和蘋果公司達成合作,今年3月,阿里巴巴和寶馬達成AI合作等。
在5月10日的阿里日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親友見面會上表示,公司聚焦兩大核心戰略方向是電商、雲+AI。
從蔡崇信的最新表達觀點來看,在阿里的業務重要性上,現階段電商業務排在前,電商依然是阿里的第一業務。
據阿里巴巴2024年財報,淘天集團佔總收入的43%,可見,淘天依然是阿里當前的核心業務。現在及接下來幾年,或者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阿里的電商業務依然是根基。
蔡崇信還說,阿里要把AI融入每一塊業務、每一塊環節,未來三到五年,所有業務都應以AI為驅動。
很有意思的是,馬雲曾在2024年12月的螞蟻集團20週年活動上談及AI的發展時稱,未來20年的AI時代能帶來的改變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但馬雲還說,AI會改變一切,但這不代表,AI能決定一切。
阿里能透過AI為電商業務賦能,這較其他競爭對手稍有明顯優勢。此次淘寶最新推出的桌面版,AI功能就是最大的亮點,也說明了這一點。
阿里巴巴希望把電商入口用AI方式做出來,不僅希望能留住使用者,更希望能吸引和增加更多使用者。
阿里巴巴同樣面臨傳統電商業務不斷承壓的壓力,需要穩固電商業務基本盤,要把前幾年在電商業務失去的給奪回來,顯然還很有壓力。
現階段電商行業的競爭焦點已進入即時零售時代,從原來的外賣,拓展至全品類,即時零售就成了阿里巴巴下一個重要業務突破口。
現在618電商促銷大戰已經打響,京東率先打響第一槍,阿里其實也早就在摩拳擦掌了。閃購及背後的即時零售是今年618的競爭擂臺,對阿里今年電商業務的復甦增長同樣至關重要。
淘寶閃購現在取得的成績和補貼、優惠等密切相關,閃購是一場持久戰,阿里未來還需要拿出更多彈藥。另外和小紅書的種草轉化,雖然破冰了,未來的商業轉化路徑也還需要持續探索。
復甦和重振電商業務對阿里巴巴至關重要,電商業務發展得好,才能為AI業務輸送更充足的彈藥。
源 |  新品略財經(ID:nbscaijing
作者  吳文武 ;  編輯 | 荔枝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