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娜
來源:閒時花開(ID:xsha369)
文章已獲授權
跳出二元論,
談談“河南大二女生之死”背後,
需要看見的情感真相——
都2024年了,人工智慧都會給人看病了,沒想到在河南老家還會發生這種事情。
河南23歲的大二女生小龐,因全身水腫,被父親帶到醫院就診。
鄧州市人民醫院(鄧州是縣級市,該醫院2021年晉升三級綜合醫院)的接診醫生,給小龐做了一系列檢查後,認為她患上了腎病綜合徵。
還給小龐進行了激素治療和腎穿刺手術——腎穿刺手術,劇痛巨難受,且穿刺後有極大感染風險。
鄧州市人民醫院一籌莫展,建議家屬帶小龐到南陽市更大的醫院治療。
到了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甲醫院)後,小龐暫時被搶救回來。
醫生根據小龐“腹部膨隆,與孕晚期相仿”的症狀,詢問小龐的父母,孩子是不是懷孕了。
這一照彩超不要緊,23歲的小龐不僅懷孕了,而且都懷孕7個多月了。
要命的是,因為之前小龐沒有告知鄧州醫院自己懷孕的事實,而鄧州醫院的醫生在小龐就診後,按照腎病綜合徵治療的一系列操作,導致妊娠後期的小龐,出現心衰、腎衰、肺栓塞、胎死宮中、重度子癇前期等病症。
進醫院治療前,小龐還是個有點水腫、活蹦亂跳的姑娘。
後,小龐又被轉院到南陽市中心醫院(三甲醫院,豫西南較為權威的醫院之一)。
南陽市中心醫院的醫生,給小龐做了緊急剖宮手術,把死胎取出來。
現在才被曝出來,是小龐走後,她父母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認為是醫院的誤診奪走了女兒的性命。
直到現在,小龐的遺體還放在殯儀館裡,沒法入土為安。
全國網友在震驚和嘆息之餘,呼籲有關部門能給個說法。
這是一起“既有患者未能真實說明病情,又有醫療人員漏診誤診造成的醫療事故”。
女生小龐之死,兇手有兩個,一個是她自己的隱瞞,一個是醫院的誤診。
但凡小龐一開始說了實情,或但凡鄧州醫院醫生留心觀察一下,就沒有後來一屍兩命的悲劇。
人世間的諸多真相,需要跳出“二元對立”的思維,用升維的思維,看到“三”:
其實,造成小龐之死的,還有第三個兇手,那就是中國90%的家庭都存在“情感失語症”。
原本情感關係裡最熟悉最親密的人,卻在對方那裡割掉了舌頭,活埋了感受。
父母不知道孩子正在經歷什麼,孩子也不告訴父母自己正在經歷什麼。
23歲的小龐不告訴父母她懷孕的事實,甚至生命垂危都不願說出真相。
不難想象的是,如果小龐懷孕後,第一時間告訴了父母,就算她一開始不敢告訴父母,但身體不舒服後還是說出了真相,那就沒有這個家庭後來一系列的悲劇。
所以,我很想和朋友們聊聊親子關係裡的“情感失語症”。
第一個故事,來自另一位河南老鄉徐世海。
徐世海有個兒子,叫徐浩宇。
徐浩宇17歲,身高一米八六,長得陽光又帥氣,學習成績還特別好,獎狀多的家裡牆上都貼不下了。
凡是接觸過徐浩宇的老師和同學,沒有不喜歡他的。
就是這樣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在2020年5月的一天,把家裡的衛生打掃完,給父親洗好衣服後,跳樓自殺了。
兒子徐浩宇跳樓自殺後,徐世海怎麼也想不通,這麼好一個孩子,怎麼會跳樓呢?
後來,徐世海整理兒子遺物時,打開了兒子的手機,發現一個特別殘忍特別扎心的真相:
在他面前總是表現得積極樂觀的兒子,把悲觀和絕望的一面給了陌生人。
不僅如此,兒子還加入了相約自殺的“約死群”,和一幫在父母面前失語的孩子一起,相約自殺。
孩子在父母面前喪失的表達、埋葬的感受、隱藏的委屈,最終會透過暗能量的方式,重新回到孩子生命中,變成孩子的悲慘命運。
從那以後,徐世海潛伏到“約死群”裡,一發現有孩子說“想死”,他就新增那孩子為好友。
然後,他就找那孩子聊天,傾聽那孩子不願和父母說的故事和悲傷,並透過循循善誘的開導,把他們從向死的絕望,引領到向生的路上。
他也在不斷勸解開導那群孩子的過程中,拯救了因喪子之痛而極度愧疚的他自己。
他安撫小姑娘:“你已經成年了,這是你的隱私,和爸媽說不說,是你的權利,那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可能是透過什麼途徑感染的?”
小姑娘說,她大二談了個男朋友,校外的,他們發生了多次無套性關係,前段時間她曾低燒過一段時間,還以為是感冒。
“除他之外,我沒有和任何人有過關係。”小姑娘篤定地說。
小姑娘說,剛分手了,前男友又追了他們學校另一個姑娘。
他繼續開導小姑娘:“這樣的話,你就要告訴我你前男友的真實資訊,作為疾控人員,我有責任和義務去管控他,避免傳染更多無辜的女孩。”
後來,在這個小姑娘的幫助下,他對這個男生進行了管控治療,也挽救了另一個女孩——幸虧那個女孩還沒有被感染。
“都是花骨朵一樣的年紀啊。這些孩子被確診後,第一反應是不能讓父母知道。”
這些孩子,病不讓父母知道,意外懷孕不讓父母知道,甚至死都不讓父母知道。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遇到了生死攸關的大事,會想到陌生的醫生、網友,卻不向最親最愛的父母說出真相?
03
親子關係裡,有句話說:
“最高貴的親子關係,是可以坦然對父母說出實情。”
那為什麼中國的小孩,普遍無法向父母表達真實的自我呢?
有兩個原因。
●第一,“報喜不報憂”的認知背後,是“我害怕成為父母的麻煩”。
我們傳統文化中,把養孩子等同於光宗耀祖的馴化,潛移默化中給很多人形成這樣的認知:
孩子,就是父母的臉面。
既然是父母的臉面,那就必須優秀、光鮮、能幹、叱吒風雲、搞定一切。
“報喜不報憂”,就是這麼來的:
“讓父母高興,才是孝順。”
為讓父母高興,我們活成了裝在套子裡的人——
只給父母看拿得出手的一面,不給父母說跌落困境的一面。
中國的小孩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心理問題?
因為父母期待完美小孩,而小孩也試圖滿足父母期待,最後因無法接受自己的糟糕,陷入自暴自棄。
女孩子在學校懷孕了,如果告訴父母,不是得到體諒和救助,而是“你還要不要臉”的羞辱。
從小不給孩子普及性教育,孩子在性問題上被騙被傷,父母知道後,不是幫助孩子,而是劈頭蓋臉地一頓“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人渣為啥只害你”。
被同學霸凌,被老師誤解,被室友造謠,被街頭小混混欺負……第一次和父母說了後,要麼被無視,要麼被“還不是你的問題”凌遲,時間長了,就不再說了。
04
網上有人問:
“讀大學的女兒,突然回來說懷孕了,怎麼辦?”
有人這樣回答:
“朋友的女兒,大三時懷了孕。
朋友知道後,先見了女兒的男朋友,又見了男朋友父母,覺得都是靠譜的人,就問他們同意不同意倆孩子結婚生子。
對方父母說同意。
朋友就給女兒辦了休學。
休學一年後,孩子生了下來,雙方父母幫忙帶著,女兒接著去上學。
女兒大學畢業了,直接找工作,因為已婚已育,不再分散精力談戀愛結婚生娃,反而很快升職加薪。
其實,當時,朋友也做了B計劃。
如果男方是個渣男,父母又是糊塗蛋,就和女兒商量,要麼去最好的醫院手術,要麼孩子生下來她養,給女兒當弟弟或妹妹。
這樣,就算將來女兒不結婚,父母老了女兒也有人作伴。”
但它透露出來的理念,完美契合了《人性的弱點》中,處理危機的三大黃金法則:
這三大法則,也是我們養育過程中,最該陪孩子找到的禮物:
為人父母,想要成為孩子的後盾和退路,我們要習得的能力:
身體力行地陪孩子在事實的曠野上,趟過激流險灘,找到出口和大路。
— E N D —
閒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混跡媒體圈十餘載,發表文字量百萬字,能寫親情鄉愁故事,也會寫教育職場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