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在美生活攻略、海外養老攻略,請檢視文末連結,加入海外養老群、留學生家長群,請公眾號留言。與數十萬海外家長抱團互助。
對很多家長來說,如果語言不是很好、對生活也不是很熟悉的父母們來到美國生活,是否只有完全依靠子女這一種方式呢?
在我們的海外家長群裡,有一位家長這樣分享:“在國內,小區對面就是醫院,看病特別方便。哪裡不舒服了,走過去就能掛號看醫生。而在國外,我得靠孩子,先得預約醫生,再等孩子有空帶我去。如果不想麻煩孩子,就只能忍著不看。”這段分享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
相比較在國內的環境裡的熟悉、自在和安心,父母們在了國外,很容易會覺得自己成了孩子的負擔。很多家長說,小病小痛看病先要預約,還得等孩子有空去,凡事小心翼翼。無法和醫生直接交流,也沒法參與孩子的社交等,這些都會加深他們的孤獨感和不自信,也更害怕麻煩孩子,更常覺得孩子無意中的一句吐槽,感覺就像在抱怨父母“無能”的不滿甚至“嫌棄”。所以,父母們往往會盡量減少自己的需求,能忍就忍。在北美候鳥的家長群裡我們就經常聽到很多父母說,孩子很忙,不願打擾他們,很多問題無論大小都想先嚐試著自己解決。這既是一種對子女的愛和體諒,但或許也反映出了父母們的一種心理上和情感上的逃避。
很明顯,心理的不自信究其根源來自於生活中的幾乎“無法自理”的生活狀態,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定居在美國的老年人,尤其是獨居的老人,如果出行不便時,是如何在不麻煩孩子的情況下,自行應對和解決問題的呢?
一、 美國有著龐大的中老年群體:
要知道美國有著龐大的中老年群體:在美國每4個人中就有一人是60歲以上,其中又有24%的老人是獨自居住不和子女一起生活、29%的老人是殘疾需要被照護。


圖:meals and wheels
歡迎加入北美候鳥社群的海外家長群和養老群,請公眾號留言。
二、相對成熟的老年服務和支援系統:
如此龐大的老年群體,並且在美國的文化下並不強調“養兒防老”,那麼這些老年人想要實現獨立居住生活,有哪些常用系統、工具和方法值得借鑑,讓新移民的家長們可以參考和使用,以便更好的實現在海外獨立生活,不用完全依附於子女,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
1. 利用社群和政府提供的服務
美國許多社群和政府都有針對老年人的服務,例如醫療交通服務(Medical Transportation Services)。這些服務提供車輛和志願者陪同老人去看病,老年人可以通過當地的老年人服務中心(Senior Center)或衛生部門來預約這些服務,通常可以撥打非緊急幫助熱線(如 211)獲取相關資訊。這樣,老年人就能夠獨立完成就醫過程,而不必完全依賴孩子。
2. 使用翻譯工具和電話翻譯服務
在美國,很多醫療機構提供電話翻譯服務。老年人在就醫時可以請求醫生透過電話翻譯進行溝通,解決語言障礙。此外,智慧手機上的翻譯應用(如谷歌翻譯)也可以幫助老年人應對簡單的日常交流。這些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語言不通帶來的困難,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
3. 找尋當地公益組織的幫助
許多美國城市都有老人俱樂部,這些組織通常會為不會英語的老人提供幫助,比如陪同去醫院、協助填寫表格等。透過這些組織,老年人可以找到同樣說中文的朋友,在生活上得到有效的支援,減輕對孩子的依賴。
4. 參加社群活動,結識新朋友
美國許多社群中心或老年活動中心都有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活動和課程,例如健身、手工、語言學習等。老年人可以積極參加這些活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培養興趣愛好,還能結識新朋友,擴大社交圈。
此外,還有許多地方提供老年人英語課程,幫助他們逐漸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
5. 申請政府的養老援助專案
美國有許多針對老年人的社會福利專案,比如“Meals on Wheels”提供送餐服務,為那些行動不便或不會英語的老年人提供日常餐食。如果想要預約 Meals on Wheels,可以通過當地的老年人服務中心、社群組織,或者訪問 Meals on Wheels 的官方網站進行申請,填寫基本的個人資訊和健康狀況。
此外,許多地方政府還提供家庭護理服務(Home Care Services),有專門的護理人員幫助老年人進行日常護理,幫助他們保持相對獨立的生活。
6. 學會使用打車軟體
對於不會開車的老年人來說,使用打車軟體(如Uber或Lyft)是一種便利的出行方式。有些華人志願者會幫助老年人安裝並教會他們使用這些軟體,這樣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自己預約車輛出行,保持生活的自主性。
7. 尋找專業的老年顧問或社工
美國的許多非營利機構和政府部門會提供老年顧問或社工服務,幫助老年人找到合適的資源,例如醫療、住房、交通等方面的幫助。這些顧問通常對社群的資源非常瞭解,能夠幫助老年人順利融入當地生活,找到適合他們的支援體系。
三、設定合理的期望與及時心理調適
跨文化生活對晚年移民的家長們來說並不容易,但透過合理設定期望、保持開放的心態,長輩們同樣可以在異國他鄉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要認識到不必什麼事情都做到完美,重要的是保持健康和心情愉快,逐步適應當地的環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總結: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但是既然選擇了,就要既來之則安之努力向前。
對於老年人來說,養老的選擇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當下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無論是選擇留在國內,還是追隨孩子到國外生活,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讓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舒適而充實。同時,老年人也希望孩子們能夠理解,陪伴是溫暖的,但也是一份責任,而這份責任並不一定意味著全然的犧牲。孩子們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創造條件讓父母在異鄉也能感受到溫暖和歸屬。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父母們最希望的,是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安享晚年,同時感受到來自孩子的關心和愛。雖然生活的選擇總會帶來各種挑戰,但那份對家人的愛和牽掛,始終是他們最大的動力和安慰。
希望這篇指南能夠為在美國生活的家長們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讓您逐漸實現獨立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晚年。
【北美候鳥社群】
常用資訊彙總 2024.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