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東部時間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關於透過加徵所謂“對等關稅”糾正美國貿易逆差的行政命令。此次美國加徵關稅力度和廣度均超出市場預期,其中對東南亞主要經濟體徵收的“對等關稅”也遠超其他地區。由於東南亞國家多為出口導向型經濟,且對中美兩國市場依賴度較高,因此相關經濟體金融市場受到重創。
目前,東南亞主要經濟體對美國加徵“對等關稅”的主要應對措施包括四個方面:第一,維護自由貿易體系,不計劃採取反制措施;第二,加強國內政策救濟支援,包括關稅評估、針對性產業緊急扶持、金融穩定及出口多元化等措施;第三,尋求與美談判,承諾降低進口關稅,加大自美採購,放寬投資限制,鼓勵赴美投資,消除非關稅壁壘等,以拖遲和下調美“對等關稅”;第四,加強地區內外協調溝通,爭取增加對美影響力。
展望未來,若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最終按計劃落地,短期將對東南亞經濟體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造成較大沖擊,中長期可能透過對外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兩個方向削弱東南亞經濟體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上的既有優勢。但危中有機,各國可能採取更積極宏觀政策支援經濟增長,改善營商環境,同時市場多元化舉措也可能加快亞太經濟一體化程序。
中國和東盟互為最重要貿易伙伴,此次美國加徵關稅對中國—東盟經貿投資合作形成巨大沖擊。為共同應對美國關稅挑戰,中國和東盟應進一步加快推進雙邊經貿合作,擴大與非美經濟體貿易和技術合作,探索構建更廣泛的技術與金融合作框架,減少對美貿易、技術和市場依賴,從而提升全球產業鏈韌性。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