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了!哪吒開始弒神


哪吒鬧海開始了,魔童宇宙誕生了
反叛與守護在顱內狂歡
腎上腺素橫衝直撞
漫威還在靠特效續命?迪士尼還在炒公主IP的冷飯?
省省吧!
《哪吒之魔童鬧海》一個眼神刺過去——
“都給我看好了!什麼叫東方神話的核爆級輸出!”

哪吒手持火類槍,披掛混天凌,踏焰而至,燃爆全場。
IMAX廳的椅子在震,觀眾的腦漿在燒,孩子驚叫“好酷”,旁邊00後讚歎“牛逼”!
這才叫電影!
這才配叫“春節檔”!
《魔童降世》只是開胃菜
《魔童鬧海》掀了天花板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時,你說“國漫天花板來了”?
2025年《那吒之魔童鬧海》冷笑:“天花板?說早了!”

1900個特效鏡頭,每一幀都是經費爆炸的視覺奇觀。

它變態到什麼程度?
哪吒被天雷劈中時,皮膚下的血管在抽搐!
敖丙的龍角結霜時,冰晶有572種折射角度!
太乙真人鬍子上的油漬,完美復刻四川火鍋的牛油渣!
“水漫陳塘關”中,城池崩毀時磚瓦四濺的軌跡、百姓掙扎時衣袂的浮力模擬、混天綾結界時能量場的擴散波紋,互動物理效果真實到令人窒息。

特效總監凡爾賽:“也就用了800臺渲染伺服器,做了18萬幀特效……”
好萊塢團隊連夜扒預告片:“中國人是不是偷了外星科技?!”

它的想象力更是歎為觀止——
當哪吒與敖丙合體,“冰火雙生蓮”現身,銀幕炸成一片混沌的抽象畫卷,梵高的《星空》混搭敦煌壁畫的飛天線條,這種藝術表達已經不是“動畫”,而是妥妥的視覺神蹟……

龍宮賽博朋克混搭《山海經》。

S級大招層出不窮。
當敖丙的冰龍槍刺穿銀幕時,全場尖叫:“這特效是真實存在的嗎?!”
海水不是水,是吞噬天地的巨獸!
火焰不是火,是撕破命運的瘋批!

哪吒用雙拳轟爆仙翁的臉面,桎梏命運的樹枝燒成灰——
“去他媽的命中註定!老子就是天命!”
散場後,我身邊有觀眾說:“10億票房?看不起誰呢!50億起!”
梗多而密爆笑不斷
物理修仙炸穿腦洞
技術之外,還有幽默。
三昧真火煉化眾妖時,章魚妖將烤熟的觸手切給同僚:“請你吃烤海鮮啊!”
龍王混戰時,哪吒施展變身術,令對手原地懵圈。
“對暗號!”
“暗號?”
對到後來,不分敵我,連自己是誰都記不清了。‍‍‍‍‍‍‍‍‍‍‍‍
全場笑到缺氧。‍‍
梗多且新,物理修仙定律也大開腦洞。
申正道化身雷電和敖丙餡哪吒打鬥,觀眾瞋目結舌,還能這樣?
導演反手甩出物理課本——
“閃電在水裡導電!但敖丙的冰是絕緣體!”
在後續大戰中,當敖丙冰封海面,哪吒用火尖槍融冰製造水蒸氣,藉著霧氣玩“大變活人”時,有網友拍案叫絕:
“這特麼是汽化潛熱!導演理科思維絕了!”
有英雄,也有成長‍‍
有反骨,也有信念‍‍‍‍
導演餃子曾說,哪吒不止是一個電影,他也是一個力量代表,不會妥協,只會前行。

仙途,他走。
魔道,他行。‍‍‍‍‍
妖路,他所向披靡。‍‍
人間逆旅,他同樣不回頭。

電影裡,當森嚴秩序令眾妖千年受苦,龍王問哪吒:難道你還想改變這個世界?難道你有勇氣改變它?

哪吒說:“我想試試看。”

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

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這乾坤。
反骨又起,魂焰再燃。‍‍
哪吒還是那個哪吒。
偏見不移,威武不屈。
他不會退縮,只會開路。
不會認輸,只會成長。
幸運的是,《哪吒之魔童鬧海》裡,他的成長也被看見了。
如果說,降世篇打破宿命。
鬧海篇就在推翻規則。‍‍‍‍

它擁有更更宏大的敘事格局,更深刻的時代隱喻。

哪吒從個體命運中走出,成為一代人反抗權力壓迫與虛偽秩序的符號。
他不再“弒父”。
卻開始“弒神”。
他不再對抗個體。
卻挑戰整個權力結構。
當他站在眾妖前方,向舊秩序“比中指”,向虛偽的謊言刺出一槍,將千年規訓燒成灰燼……
觀眾看得熱血沸騰,直嘆又爽又嗨又高階。

哪吒依然在反抗。

但他的反抗已經昇華。

而90後、00後隔著大銀幕,一邊五內激盪,一邊與他共情——
你被權力矇蔽,我被上位者PUA;
你被重重訓誡,我被身心“綁架”;
你被穿心咒割成600餘枚碎片,我在塵世深淵裡被磋磨過成千上百場。
相似的境遇。
靈魂的共振。
電影不再是神話,它化身為“變形鏡”,映照出年輕人在精神困局中的突圍——
真正的反叛,不是對抗某個具體的存在。
而是敢於向規則、向集體潛意識、向被奉為真理的“天道”,大聲地說出一個字:
“不!”
仙,不是聖人
妖,不是罪人
世人總說,上位者不容質疑。
下位者只需服從。
可是。
《哪吒之魔童鬧海》裡,你顛覆想象——
無量仙翁披著偽善面具,喝著瓊漿玉液,住著雕欄玉砌的宮殿,打著修仙強教的幌子,幹著捉妖煉丹的惡事兒。‍‍‍‍‍‍‍‍‍‍
滿口仁義道德。
滿心算計殺戮。

顛倒黑白,細思極恐。

正面人物不光明。
反派人物不邪惡。
被妖魔化的龍族是罪魁禍首?
他們不過是被釘在深海里的“下等人”。

龍宮是亂黨大本營?
其實是血淋淋的階級監獄!
敖丙的族人盤踞在海底火山口,龍角上拴著天庭的鎖鏈,美其名曰“鎮守妖獸”,實則“永世為奴”!

仙不行善。

妖不作惡。
所以,物種到底是什麼?‍‍‍‍‍
只是一層脆弱的標籤。
它承擔不起好與壞的鑑定,也經不起銳利的追問。‍‍‍‍‍‍‍
你會想到電影真正的核心:‍‍
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正邪、善惡、黑白、美醜,都有明確的標準。
那個標準,就是“父”。‍‍
“父”是單一的權威,是不容反抗的秩序。
恰如魔丸與靈珠,仙與妖,也在這種高高在上的規則下,成為一種“二元”。
之後,定義成魔丸的,被無條件絞殺。
定義成妖的,被永世鎮壓。‍‍‍‍‍‍
這個世界,真的是二元對立的麼?!‍‍
有中間態麼?
那些流動的、中間態的大多數,到底該歸於哪一邊?‍‍
所以,哪吒真正反抗的,不是父。
而是絕對權力。‍‍‍
他要爭取的,也不是成仙,或成魔。
而是“自我定義”的權力。
在這種價值觀下,全員沒有工具人。
所有角色都有覺醒,有救贖。
從申公豹一家,到妖怪海夜叉,都在尋找生命的出口。
因為他們都有“生”的權力。
也是自我命名“我是誰”的天賦人權。‍‍‍‍
一體雙魂,正邪同體
一身反骨,滿心蒼生
電影還用一個設定,讓這個追問,往深處扎得更狠。
《鬧海》篇裡,哪吒與敖丙,成為一個人。
一人雙魂。
一體兩面。‍‍‍‍
是正,也是邪。是魔丸,也是靈珠。‍‍‍‍
當水與火合二為一,正與邪成為一體,靈氣與魔氣相生相起……
他,到底是誰?‍‍‍‍‍
他該殺,還是該赦?
而哪吒站在更復雜的身份裡,看見了更多——‍‍‍‍‍‍‍‍‍‍‍
看見申公豹一家的悲劇。‍‍‍

看見申正道自斷的雙臂

看見海底煉獄被封印的妖獸,被既定規則緊緊束縛。

他看見了世間的複雜,假相之後的人性深淵,和極化標準之下的灰色地帶。
在這樣的境地裡,他選擇什麼?
依然要“破”。
但是是“破而後立”的共生。

他也要反抗。

不是救人,而是救是被偏見絞殺的靈魂!

人、妖、魔、仙,眾生平等。

平等的秩序裡,所有生靈都該同起同坐。以所行之路,定我的功過。以所為之事,命我的名。‍‍‍‍‍‍
沒有“父”制。
沒有生來套上的等級枷鎖。‍‍‍‍
動畫走上世界之巔
傳統文化上桌吃飯
春節這三天,看了所有春節檔電影。
比較起來,《哪吒之魔童鬧海》是我最喜歡的一部。

因技術,因故事,也因核心。‍‍‍‍
有人說特效太滿。
廢話!聽了30年“中國動畫不如人”,不該向世界炸一次嗎?
有人說情節太瘋。
當然!不把熱血點燃,怎麼喚醒心裡那個沒投降過的自己?
當哪吒踏碎海水與火焰,撞碎片尾字幕,IMAX廳的地板在震,觀眾的血在沸!

《魔童鬧海》早已超越一部電影——
它證明了我們不僅能做出世界頂級的動畫,還能用東方哲學重新定義“超級英雄”;
它讓傳統文化不再是死板符號,變成讓全球驚歎的流行美學;
它更讓無數動畫人熱血沸騰:
原來不需要模仿日漫美漫,我們自家倉庫裡早就堆滿了美到逆天的寶藏!

現在,《魔童鬧海》豆瓣評分已升至8.6,票房一路高走,帶熱春節檔大盤,東方神話時代正式降臨!
世界影壇終會記住——
2025年1月29日。 
哪吒再次為觀眾帶來驚喜,混天綾上寫著八個大字:
華流即頂流,不服來戰!”
關注我
看更多好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