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航運|香港集裝箱吞吐量跌回90年代,但機場保持全球第一!

我是最航運丹尼斯,今天關注香港,關注全球機場吞吐貨物排名。
1/ 根據香港海運港口局最新公佈,2023年香港港實現海運集裝箱吞吐量1440.1萬TEU,再次同比下跌且達13.7%,為1996年後新低,當年吞吐量為1331萬TEU。此跌幅也創下2009年以來最大跌幅,當時跌幅為14.09%。香港集裝箱吞吐量在持續下跌後已跌回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

2/ 中國香港海運集裝箱吞吐量的連年下降與中國大陸港口的持續增長形成鮮明對比,不僅彰顯了區域內競爭的激化,也體現了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及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與貿易的巨大變革。這種變化特別體現在如上海、寧波

深圳等內地港口的迅猛發展上,它們透過大幅增強港口基礎設施及擴大國際貿易聯絡,逐步在全球集裝箱貨運網路中佔據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隨著內地港口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直接透過這些港口進行,減少了對香港作為連線橋樑的依賴。
3/ 儘管香港的集裝箱吞吐量近年來持續下降,甚至跌至1990年代的水平,但香港機場的貨物吞吐量在2023年再次保持了全球第一的寶座。這一成就不僅顯示了香港航空貨運業的韌性和競爭力,也突顯了香港在全球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的關鍵角色。
4/ 根據國際機場協會(ACI)今天釋出的初步資料顯示,香港國際機場去年的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3.3%,達到430萬噸。自2010年以來,這已是香港國際機場第13次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然而,儘管去年取得了一定的恢復,但其資料仍低於2019年處理的480萬噸。這是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客運業務尚未完全恢復。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和相關的客運飛行減少,香港國際機場一度失去了全球貨運量第一的位置。

5/ 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蘇澤光指出,航空貨運是推動香港物流業增長及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為確保香港國際機場能應對長期需求,目前正在擴建為三跑道系統

將於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專案完工後,預計機場每年的貨物處理能力將達到1000萬公噸。
6/ 此外,香港國際機場正專注於發展高價值和快速增長的業務領域。機場是全球首個獲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所有運輸認證的機場,能夠處理包括醫藥品冷鏈、鮮活貨物、活體動物及鋰電池等高價值貨物。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機場正在積極推進多個重要發展專案以把握巨大的市場機遇。例如,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菜鳥智慧港去年已經竣工,而DHL的中亞區樞紐也已完成擴建,將貨物處理能力提升了50%。同時,UPS也宣佈了在機場建立新樞紐設施的計劃。
7/ 為了加強與大灣區的聯絡,香港國際機場已推出新的海空聯運貨運模式。該模式允許內地出口貨物在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進行安檢、打板、收貨及其他服務,隨後透過海路運至香港機場,再轉運至全球各地。此外,國際貨物也可透過同樣的流程進口到內地。這種創新的聯運模式革新了機場的貨物轉運方式,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大灣區重要的國際貨運門戶的地位。
8/ 2023年,全球前十大貨運機場的總貨物吞吐量約佔全球26%,同比下降3.5%至2960萬噸。國際機場協會表示,整體空運市場在2023年預計同比下降約3.1%。“這種下滑可歸因於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和全球貿易及供應鏈的中斷。”另一個顯著的趨勢是美國機場的需求下降。去年報告下降的六個機場中有四個位於美國:FedEx的孟菲斯主樞紐、安克雷奇、UPS的路易斯維爾基地和洛杉磯。由於包裹需求下降,FedEx和UPS去年減少了航班,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表示,去年美國航空公司的需求下降幅度為所有地區中最大。邁阿密是去年美國前十大機場中唯一報告需求增長的機場。其他報告下降的前十大貨運機場還包括臺北和仁川,前者報告的年降幅是所有機場中最大的達16.8%。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報告了最大的百分比增長10.4%,因為其貨物吞吐量在新冠疫情後持續恢復。

今天到此


明天再見


最航運,讓一部分人先看到行業未來!


我的微信 forclear


歡迎航運產業鏈的廣告合作,也歡迎諮詢個人綜合資產配置和養老規劃。



推薦 | 加入最航運知識星球,拓展人脈,迭代自己,共同成長,共享資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