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兩個500億基金組成。
作者 I 周佳麗
報道 I 投資界-解碼LP
上海繼續放大招。
3月25日,2025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拉開帷幕。投資界-解碼LP從現場獲悉,上海產業轉型升級二期基金、國資併購基金矩陣正式啟動,上海將透過這兩隻“500億”基金,更大力度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其中,上海將發展併購基金列入今年重點任務,新組建的國資併購基金矩陣總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想起去年底,上海剛剛釋出《上海市支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直到這一次組建總規模500億元的國資併購基金矩陣,進一步吹響併購號角。
目之所及,上海推動重大產業戰略升級的決心不言而喻。
上海正式釋出兩大基金矩陣
總規模超1000億
揭開面紗。
上海市產業轉型升級二期基金總規模達500億元,首期基金100億元。該基金堅持市場化運作,重點支援新一代電子資訊、高階裝備、汽車、新材料、軟體和資訊服務、工業服務等符合市區協同主導產業的專案,為處於成長期和成熟期的先進製造業企業提供助力,引領新質生產力在上海市高質量、規模化發展。
併購,無疑是近兩年創投圈最熱關鍵詞之一,在2025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總規模達500億元以上的上海市國資併購基金矩陣亮相。該基金矩陣涉及領域覆蓋了上海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板塊,包括國資國企改革、積體電路、生物醫藥、高階裝備、民用航空、商業航天、文旅消費等領域。
其實早在去年12月,上海印發的《上海市支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簡稱:《行動方案》)通知中明確提出,力爭到2027年——
-
形成3000億元併購交易規模,啟用總資產超2萬億元;
-
集聚3—5家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專業併購基金管理人;
-
用好100億元積體電路設計產業併購基金,設立1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併購基金;
-
在勤勉盡責的前提下,允許微利、虧損狀態的投資專案透過併購渠道退出等。
兩個月後,由上實集團發起設立的百億元規模上海生物醫藥併購基金便完成首關,基金首期規模約50.1億元,得到了來自市級母基金、產業集聚區引導基金、中央金融機構、龍頭“鏈主”企業如上海醫藥、東富龍等多種型別出資人的參與,基金管理人為上實資本。
今年,上海將發展併購基金列入了重點任務,旨在鼓勵企業實施併購重組,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陳東表示,國資併購基金矩陣將聚焦國有經濟佈局最佳化、結構調整和本市重點產業領域強鏈補鏈,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同時與行業龍頭企業、各類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專業服務機構、產業園區一起,助力完善上海市併購市場生態。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上海國資國企改革重點任務,以市場化方式實施一批併購重組,推進相關產業整合與升級,打造重點領域龍頭企業。我們也期盼與致力於上海產業發展的各類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加快集聚上海高階產業。”陳東說。上海併購潮的大幕正徐徐展開。
上海產業戰
上海走在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前列。
正如我們所見,上海正加快發展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先導產業,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與此同時,上海新型工業化也在加速推進,去年上海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高階裝備產業同比分別增長7.1%和5.1%,近年來備受矚目的國產大飛機、國產大郵輪、先進核電裝備等均出自上海。
作為我國第一個5萬億GDP城市,上海一個個萬億級產業叢集拔地而起。目前,上海正深入實施三大先導產業新一輪“上海方案”,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智慧終端、低空經濟、大飛機、海洋裝備、空間資訊、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前瞻佈局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10條重點產業鏈,已全面形成電子資訊、汽車、高階裝備、軟體和資訊服務四大萬億級產業叢集,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2個5000億級產業叢集。
越來越多投資落在上海。過去一年,上海市落地億元以上專案1925個,總投資超1.1萬億元,億元以上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重大優質專案佔40%;工業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首次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長11.1%,為推動上海市經濟回升向好、進中提質作出了積極貢獻。
“上海科創資源豐富,是年輕一代創新創業的熱土。”上海市投促辦(市經濟資訊化委)主任張英說。上海瞄準新領域新賽道,鼓勵更多年輕人在產業創新中“挑大樑、當主角”,在城市發展中“創大業、展宏圖”。
特別地是,上海搶抓人工智慧發展新機遇,打造“模速空間”“模力社群”,成立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打造全鏈條、全要素開源服務體系,最佳化產業生態,增強創新濃度和開放力度,更好讓年輕人在上海施展才幹、成就夢想。
五湖四海的AI創業者湧入上海。第三方資料顯示,已有超過2萬家AI創業公司紮根上海:2024年上海人工智慧(含大模型)企業24733家,較上年增長5%,新增註冊資本1000萬及以上人工智慧企業104家。
以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孵化器“模速空間”為例,“模速空間”推出了6萬方產業載體,打造了算力排程、開放資料、評測服務、金融服務、綜合服務等5大功能平臺,為創新企業和團隊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援。短短一年多時間,就集聚了100餘家大模型企業,帶動周邊落地200多家AI企業、100餘家投資機構,實現“上下樓就是上下游”“鄰居就是合夥人”。
營商環境方面,上海出臺了營商環境8.0版,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支援全球企業在滬投資展業。
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交匯點,這場攸關城市命運的競賽,上海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