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展示腦機接入全場震撼!26年治癒失明,28年人類可變AI!

近年來,腦機介面(BC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為癱瘓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創立的 Neuralink 公司近日宣佈,其 N1 腦植入裝置已成功植入 7 名患者體內,較今年 2 月的 3 例增加了一倍多。這一技術讓頸脊髓損傷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患者能夠僅憑意念操控電腦,實現交流、娛樂甚至工作。
Neuralink 的進展
Neuralink 的 N1 植入物透過手術植入患者大腦,由機器人輔助在頭骨上鑽孔並放置裝置。植入物透過藍牙連線電腦,使患者能夠移動游標、打字、瀏覽網頁,甚至玩電子遊戲。
這些曾經失去行動能力的患者現在能夠僅憑意念暢玩《馬里奧賽車》《使命召喚》等遊戲,操控機械臂完成精細書寫,甚至與家人進行"意念剪刀石頭布"互動。

馬斯克更描繪了一個令人驚歎的未來圖景:透過"心靈感應"技術,人類將能直接用意念操控特斯拉Optimus機器人,實現"你就是Optimus,Optimus就是你"的人機合一狀態。團隊還宣佈正在開發視覺修復技術,計劃在2026年前讓盲人恢復基礎視力,並最終實現《星際迷航》中Geordi般的"超視覺"能力。馬斯克的重頭戲是Neuralink公佈的三年技術路線圖,目標在2028年實現"意識上傳"關鍵突破,構建"全腦介面"來達成人類集體意識與AI的無縫對接。
首位公開接受植入的患者諾蘭·阿爾博(Noland Arbaugh)在 2024 年展示了這項技術的潛力。他在 Neuralink 的演示中表示:“我第一次憑意念移動游標時,震驚了一整天。”然而,隨後部分電極線出現“回縮”問題,影響了裝置的靈敏度。儘管如此,Neuralink 仍在不斷最佳化技術,並已為更多患者植入裝置。
目前,Neuralink 的臨床試驗(PRIME 研究)由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巴羅神經學研究所(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主導,旨在評估 N1 植入物、R1 手術機器人和配套軟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儘管該技術尚未獲得 FDA 批准,但其快速進展表明,商業化應用可能不再遙遠。
從實驗室到商業化的演進
Neuralink 並非唯一一家探索 BCI 技術的公司。Blackrock Neurotech、Precision Neuroscience、Paradromics 和 Synchron 等企業也在開發類似產品,部分公司甚至擁有更長的研究歷史。
Blackrock Neurotech 的腦機介面已幫助癱瘓患者控制機械臂,甚至恢復觸覺反饋。
Precision Neuroscience 採用非侵入性薄膜電極,避免直接穿透腦組織,可能更易透過監管審批。
Synchron 則透過血管植入電極,無需開顱手術,降低了風險。
這些技術的共同目標是讓癱瘓患者重新獲得與數字世界互動的能力,如操控電腦、使用智慧手機,甚至恢復語言功能。
技術挑戰與未來展望
儘管 BCI 技術前景廣闊,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資料頻寬限制:大腦活動產生的資料量巨大,現有無線傳輸技術難以高效處理。
長期穩定性:電極可能因組織反應或機械問題失效,如 Neuralink 的“電極回縮”現象。
監管審批:FDA 對植入式醫療裝置要求嚴格,臨床試驗成本可能高達數億美元。

然而,行業專家認為,隨著人工智慧解碼技術的進步和無線傳輸方案的最佳化,BCI 有望在未來 2-3 年內實現商業化。匹茲堡大學的詹妮弗·科林格(Jennifer Collinger)表示:“第一代產品可能專注於基礎功能,如游標控制,而更復雜的應用(如觸覺反饋)將在後續版本中實現。”
Neuralink 及其他 BCI 公司的進展標誌著腦機介面技術正從科幻走向現實。對於失去行動或語言能力的患者而言,這項技術不僅是科學突破,更是重獲獨立生活的希望。
ref:
https://www.pcmag.com/news/7-people-now-have-elon-musks-neuralink-brain-implant
https://www.npr.org/sections/shots-health-news/2025/06/30/nx-s1-5339708/brain-computer-interface-implants-disabilities-neuralink
近期文章
點選上方標題閱讀推薦文章 ▲

投稿請加微信ID: usa001888,說明投稿內容。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獨家約稿、創作,此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此文由本網獨家整理編輯,取自網路的圖片屬於原作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或立場。編輯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微訊號:GreaterNY。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