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馬斯克預測:“用不了5年,機器人將超越人類頂尖醫生!”
點選下方公眾號
檢視更多本地新聞

(新聞報道截圖)
科技狂人、特斯拉與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創始人伊隆·馬斯克再拋震撼預言:機器人外科醫生將在“數年內”超越人類,頂尖外科專家地位或於5年內被取代。
他在社交平臺X上直言,醫療領域將率先迎來“人機轉折點”,而這一論斷隨即引發科技界與政界熱議。

馬斯克以Neuralink的腦機介面技術為例,強調手術機器人已成“剛需”。據其披露,Neuralink的植入物電極線直徑僅人類頭髮1/4,手工操作無法達到“每分鐘1000次精準植入”的嚴苛要求,唯有手術機器人可勝任。
對此,Neuralink官網亦證實,其機器人系統專為“毫米級精度”設計,旨在避免大腦損傷並提升手術效率。

然而,這項前沿技術並非毫無爭議。2023年,首位接受Neuralink植入的患者Noland Arbaugh被曝出“約85%電極線移位”,引發倫理與安全質疑。不過,2024年8月Neuralink宣佈,第二例植入手術未現類似問題,技術穩定性或已突破瓶頸。
美國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Mike Lee還對此調侃稱:“若機器人能終結醫療事故,何嘗不是人類勝利?”
除腦機介面外,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計劃同樣備受矚目。特斯拉Optimus專案團隊在X平臺透露,該機器人可執行“高危、重複或枯燥任務”,未來或應用於工業製造甚至家庭服務。

儘管尚未量產,但馬斯克曾放言,Optimus的終極目標是取代人類勞動力。
隨著機器人技術加速滲透醫療、製造等領域,人類正站在十字路口:是擁抱效率革命,還是警惕“技術僭越”?馬斯克的預言能否成真尚待驗證,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場關乎人類未來生存方式的變革已悄然拉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