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即可免費加入哦👆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府庫
來源:雪球
再平衡是一種讓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理性、 最佳化資產配置的策略。 有三種再平衡方式: 基於閾值、 時間和資金變動, 核心在於調整資產比例, 減少情緒化決策。 透過重大損失方面的思維實驗, 透過分散配置降低整體風險, 讓投資者更從容應對極端情況。 投資不是押注某個資產, 而是靠穩健的策略長期生存並獲益, 而再平衡正是幫助我們走得更遠的關鍵工具。
近一些年再平衡這個詞用的特別多, 指的是投資者定期調整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 使其迴歸到原先設定的目標。

在《 哈利· 布朗的永久投資組合》 一書中使用的詞叫調整, 書中講到在控制風險與增強收益部分都會有改善。 除了這些對組合本身的價值之外, 也能減少一些主觀因素的作用, 比如漲得比較好的資產正好是咱們不喜歡的, 透過這樣的平衡能讓咱們保證一定的持倉, 其中有一句話比較經典:
投資者現在討厭的資產可能會在將來救他。 這在過去發生過很多次, 而且將來也很有可能會再發生。
那針對再平衡的時候, 書中介紹了三種方式, 用到的一個詞叫調整帶, 換成現在餓說法是基於閾值的再平衡、 基於時間的再平衡、 基於資金變動的再平衡。
基於閾值的再平衡
基於閾值的再平衡, 書中記錄的哈利· 布朗所設定的閾值, 是當有資產佔比超過35%, 或者資產佔比低於15%時, 觸發再平衡, 將股票、 債券、 現金、 黃金的比例調整為各佔25%, 而作者同時建議, 設定30%、 20%的閾值也是可以的。 這樣的調整規則觸發頻率並不高, 因為單一資產的佔比無論是超過35%還是低於15%, 都說明肯定這類資產出現了很強的趨勢性行情, 書中講到可能幾年才會出現一次調整的機會。
基於時間的再平衡
基於時間的再平衡, 對於像永久投資組合這樣的資產組合, 每年進行一次平衡更簡單一些, 也不需要即時去關注市場狀態, 到每年年初或者其他喜歡的時間去做一次調整就可以, 輕鬆加愉快。
基於資金變動的再平衡
基於資金變動的再平衡, 比如我們要提取資金或者增加資金的時候, 都會涉及到整體持倉比例的變動, 每類資產等比例減少或者等比例增加並不一定是好的解決方案。
書中講到在取款的時候, 優先提取現金部分, 而不去變動其他三類資產, 這樣現金部分會降低、 其他三類資產比例會提升, 當現金少於15%或者有某一類資產高於35%時, 做整體的再平衡。
另外是新增資金的時候, 最直接的也是把資金納入到現金類資產中, 將現金比例提升至25%, 之後將佔比最少的一類資產, 它的比例提升至25%。 佔比低的資產說明相對於其他資產來說, 它的表現比較一般, 這是去買入也相當於一個底部加倉的動作。
除了再平衡之外, 書中講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重大損失方面的思維實驗。

比如四大類資產, 經受極端情況下的損失, 可以直接測算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賬戶資產價值, 由於單一資產佔比不大, 整體虧損會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未來爬坑也不會太艱難。 比如書中的例子, 假設黃金損失50%, 對於整個投資組合的損失為12.5%。

在之前看交銀的材料中, 也做過這樣的一組測算, 就是假設未來一年從樂觀到悲觀等不同的情況下, 各類資產的漲跌幅情況, 可以測算出來不同狀態下整個組合的漲跌幅。
比如單一股票的漲跌幅是比較難界定的, 但透過基金去做了分散配置, 又搭配成整體的基金組合, 就可以去進行收益率估算了。 按照所持有的資產大類, 按照配置比例進行收益估算, 是可以得到一個相對有效的年度收益預期的。 看看這個收益與虧損是否能滿意, 是否需要調整組合。
總的來說, 再平衡不僅僅是一種投資組合調整的方法, 更是一種讓投資者保持冷靜、 減少情緒化決策的紀律工具。 它幫我們在市場漲跌中不至於追漲殺跌, 而是始終按照既定策略執行, 更加理性地面對投資。
無論是基於閾值、 時間, 還是資金變動的再平衡, 核心邏輯都是一樣的, 最佳化資產配置, 同時確保風險始終在可控範圍內。 結合重大損失的思維實驗, 我們還能更清晰地看到, 長期在市場中就不能只靠押注某個資產取勝, 而是靠合理的配置與策略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生存下來, 並最終獲得長期穩健的回報。
雪球官方投資課程升級!
14章核心課程,聚焦大類資產投資方法論,重點介紹A股/港股/美股/債券/商品等資產的特性;精講優秀標的案例;入群即可獲得1本配套教學書籍……快來加入!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課程為雪球基金髮起,僅作為投教科普,不構成投資建議。
雪球基金是獲證監會核准的持牌基金銷售機構,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