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塵埃落定。讓我們用二十六張圖片,直觀地呈現大選的結果、機理及趨勢。
涉及得票率的數字取自各個媒體及機構的“出口民調”(exit poll) 。
1.總覽

l
-
上圖為2024年美國大選結果總覽
-
特朗普最終可以獲得312張選舉人票(目前還有個別州沒有點完票,所以部分媒體沒有最終確認結果)
-
目前的口徑,特朗普全國民眾選票超過7,340萬張,哈里斯6,900萬張(未來還會更新)。但大數是:特朗普最終選票將接近或超過2020年大選的7,422萬票;哈里斯的選票則較2020年拜登得票淨減少超過1,000萬張
2.“農村包圍城市”

-
上圖是以county/基層政府為單位,呈現的選舉結果圖
-
紅色為特朗普/共和黨,藍色為哈里斯/民主黨
-
從上圖可以看出共和黨獲勝區域的廣度,以及基層政府單位的個數
-
藍色主要是大城市及周邊(近郊/suburb),紅色大多為“鄉村”(rural)
-
紅色對藍色,就是“農村包圍城市”
3.除了兩個州之外,在所有其他州,共和黨的相對支援率都在提高

-
上圖,向右的紅色箭頭表示共和黨與民主黨得票率縮小(可能是共和黨領先加大,或者民主黨領先縮小)
-
在全美所有地方,共和黨相對民主黨的支援率都得到了提升,哪怕是典型的“藍州”
-
民主黨為執政黨,此圖充分說明民眾對民主黨的不滿
4.全國各地一片“紅色”浪潮——共和黨得票率上升

-
上圖:“左上藍色箭頭”指民主黨得票率提高,“右上紅色箭頭”指共和黨得票率提高;箭頭越長,表示得票率提高得越多
-
美國大多地方都出現了“右上紅色箭頭”,而且飆升很多,這說明共和黨在全國各地的得票率都得到顯著提高
5.特朗普全取七個搖擺州

-
大選前,所有人都聚焦在七個搖擺州上,兩位候選人也把絕大多數時間投入到了這些州 -
這七個州是:賓夕法尼亞(19票)、佐治亞(16票)、北卡羅來納(16票)、密歇根(15票)、亞利桑那(11票)、威斯康星(10票)、內華達(6票) -
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Butler遭遇首次暗殺 -
最終,特朗普全取7個搖擺州,取得壓倒性勝利(landslide),不給哈里斯任何機會
6.特朗普在關鍵搖擺州的支援率顯著上升

-
上圖直觀地呈現了特朗普在搖擺州取得的成績 -
以密歇根為例,2020年特朗普虧拜登約3個百分點;2024年特朗普勝哈里斯1個多百分點,淨提升4個百分點 -
特朗普在最關鍵的搖擺州——賓夕法尼亞——也淨提升了三個多百分點
7.特朗普在許多其他州的得票率也大幅上升

l
-
特朗普在非搖擺州的得票率也顯著上升 -
上圖的紐約、新澤西、伊利諾斯都是“藍州”,屬於所謂的“藍牆”(blue wall) -
以紐約州為例,特朗普2020年的得票率為37.7%(拜登為60.9%),2024年,特朗普得票率為44.2%,哈里斯為55.8%,特朗普/共和黨與民主黨得票率差額縮小了10個百分點以上 -
這些州因為不是搖擺州,因此受到關注少一些。但在這些州——包括“藍牆”——特朗普/共和黨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較上屆顯著提高
8.特朗普在最“藍”的州——加利福尼亞——表現也不錯

-
加州的投票結果對大選沒有影響,點票還在繼續(目前六成左右) -
加州仍然是“深藍”州,民主黨得票近六成 -
特朗普的表現優於2020年,拿下若干county,取得民眾票數可能超出上屆100萬以上 -
這說明,即便在民主黨的大本營,也出現了“紅潮”(雖然不能改變結果)
9.種族的遊戲:白人支援特朗普,黑人和拉丁裔支援哈里斯


-
以上兩圖,結果基本一樣(有1~2個百分點差異),可以視為一個結果的兩種視覺呈現 -
可以看出,特朗普在白人選民中佔優(包括白人女性),哈里斯在黑人和拉丁裔選民中佔優 -
哈里斯在黑人和拉丁裔選民中的優勢大於特朗普在白人中的優勢——例如黑人女性,哈里斯拿走88%的票;黑人男性,哈里斯拿走73%的票,而特朗普在白人中分別只拿走57%(男性)和51%(女性)的票 -
然而,白人選民佔全體選民七成以上,基數更大。因此,特朗普靠在白人方面的優勢即可壓倒哈里斯取勝
10.但特朗普在黑人和拉丁裔選民均取得了進步

-
上圖可以看出,在黑人男性、黑人女性、拉丁裔男性和拉丁裔女性方面,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差距都較2020年大選縮小了,特朗普/共和黨在默默的進步
11.特朗普在各個群體的拉丁裔選民方面都有進步

-
上圖的口徑是兩黨投票率,即在分母裡剔除了民主黨和共和黨以外的黨派 -
資料口徑的不同源自負責exit poll的機構不同。上述資料是同一機構的縱向比較 -
可以看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不同年齡段,以及城市/郊區/鄉村,在所有的群體裡,特朗普的得票率都較2020年有上升 -
其中,特朗普在拉丁裔男性、18~29歲年齡段(年輕人)、鄉村(rural)等群組裡取得明顯進步
12.總體而言,特朗普在黑人選民方面也有進步

-
上圖可以看出,較2020年,特朗普在黑人群體的男性、年輕人(18~29歲)、中年人(45~64歲)及鄉村選民方面有一定的進步 -
但大多數黑人仍然按照傳統的黨派歸屬,把票支援了哈里斯。在他們看來,(MAGA)共和黨是白人政黨
13.老年人更加支援特朗普

-
以上為簡單按年齡段劃分,不同年齡群組對兩個候選人的支援
-
相對年輕人而言,50歲以上的人更加支援特朗普
-
但這可能和人口結構有關,即50歲以上人口的白人佔比更高,50歲以下白人佔比更少,而這又和移民/出生率/預期壽命等因素相關
14.相較2020年,特朗普獲得了更多年輕人的支援

-
上圖可以看出,特朗普在年輕人中的表現顯著改善,在18~24歲以及25~29歲兩個群體裡,特朗普的得票率均提升了10個百分點
-
儘管仍然與更多的年輕人支援民主黨
-
以往,民主黨/左翼/自由派代表反叛,代表進步;現在,共和黨/保守派更有反叛的意味,左派成了當權的建制派和主流。考慮到特朗普與哈里斯有將近20年的年齡差(整整一代人),能夠在年輕人群體中取得這樣的表現,已經能夠說明許多問題
15.進一步拆解發現,年輕男性轉向支援特朗普

-
上圖顯示了2018、2020、2022、2024年選舉(包括了國會中期選舉)的結果 -
2024年最大的特徵是,18~29歲男性轉向支援特朗普/共和黨,且較哈里斯有13個百分點的差異 -
前面說,特朗普在贏得年輕人的支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裡可以看出,最大的改進來自年輕男性 -
不僅年輕男性,年輕女性也有這樣的端倪,儘管民主黨在年輕女性方面仍然大幅領先共和黨
16.哈里斯/民主黨獲得的年輕選民支援明顯下降

-
作為“硬幣的另一面”,哈里斯獲得年輕選民的支援下降了(具體體現在,相比2020年大選,在這個群體裡較共和黨的領先優勢被大大縮小(超過10個百分點)
17.女性對特朗普的支援反而有所提升

l
-
這一次,哈里斯作為女性候選人出戰,重點打女性牌,把“女性不受政府/男性干預而自由決定自己的身體”作為重要的選舉主題;大選前,主流媒體更渲染女性“偷偷揹著自己的丈夫,投票支援哈里斯” -
實際結果,特朗普在贏得女性選民方面也取得了進步,其中最顯著的是無大學文憑的女性,以及在鄉下生活的女性。這些女性對治安、非法移民等問題非常敏感,另外對哈里斯這樣的加州女子精英並無好感
18.相應的,哈里斯獲女性選民的支援反而有所減少

-
同樣是“硬幣的另一面”:特朗普能夠獲得更多女性的支援,自然是削弱哈里斯在女性方面的優勢 -
相較2020年,哈里斯/民主黨在女性選民方面較共和黨的優勢縮小了約7個百分點
19.宗教/信仰團體的投票趨勢:跟著種族/族裔走

-
“廣義”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其他基督教、摩門教)大多支援特朗普 -
猶太人、穆斯林、其他(可能是印度教或佛教之類其他宗教)則支援哈里斯 -
其實還是沿著種族/族裔投票。美國的白人都是基督教,占人口基數的絕大多數;猶太人傳統上支援民主黨;穆斯林作為少數族裔團體,也傾向於支援民主黨。其他的,南亞、東亞裔也是民主黨的基本盤 -
無神論者大多是精英、知識分子、受高等教育者、進步主義者/自由派,自然支援民主黨
20.教育差異:越有文化,越支援民主黨;越沒文化,越支援共和黨

-
高中及以下文憑者,大多支援共和黨 -
研究生文憑者,大多支援民主黨 -
教育程度/學歷仍然是政治派別和歸屬的最可靠判定因素(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 -
教育/學歷是表面的。教育背後,仍然是階層問題
21.因教育形成的黨派差異還在加大

-
上圖的數字為特朗普的得票率 -
高中及以下文憑群體更加支援特朗普了;研究生文憑群體則更加支援民主黨了 -
因教育(背後是階層)形成的政治黨派差異還在加大,撕裂還在加劇
22.哈佛/MIT校園周邊的投票情況——壓倒性的支援民主黨

-
下圖為哈佛、MIT的校園所在——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Cambridge,MA)的投票情況 -
兩所名校的許多教授居住在這個區域。坎布里奇被戲稱為“坎布里奇人民共和國”(PRC) -
本次大選,當地有87%的人支援哈里斯,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支援特朗普 -
他們和特朗普/MAGA支持者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相互都無法理解
23.最窮的和最富的都支援哈里斯

-
上圖可以看出,最窮的群體(收入低於25,000美元)和最富的群體(收入超過10萬美元)都支援哈里斯/民主黨 -
最窮的群體就是城市黑人及拉丁裔,民主黨傳統的基本盤 -
最富的群體,則是居住在大城市的精英,和前面的高學歷者是一個群體
24.共和黨選民畫像:低學歷低收入。民主黨選民畫像:高學歷高收入

-
這張圖特別形象,按收入高低、學歷高低,劃為四個象限 -
具體的數字為選民佔比差額(百分點)。這個數字可以剔除民主黨最窮一部分選民(城市黑人貧民)的影響,因為這部分人的絕對數量少,佔比低 -
民主黨選民在左下角,屬於高收入、高學歷;共和黨在右上角,屬於低收入低學歷 -
2024年的民主黨(哈里斯)取代了1996年共和黨(Dole)的位置;2024年的共和黨(特朗普)則取代了1996年民主黨(克林頓),兩黨對調 -
誰是精英階層/統治階層,誰是草根,一目瞭然
25.女性總統:美國還沒準備好?


-
美國曆史上只有兩位真正的女性總統候選人(以獲得選舉人票為基礎,剔除了Jill Stein之類“陪跑”候選人)
-
兩位女性都被特朗普打敗,得票也非常接近
-
附送一張圖,大選結果出來當晚,希拉里和卡瑪拉坐在一起。兩位同病相憐的失意女性
-
也許美國人還沒有準備好讓女性當總統
26.19個“風向標縣”的結果——全軍覆沒

-
隨著Clallam, WA“錯選”了哈里斯,19個“風向標縣”(bellwether county)全軍覆沒,美國再無“風向標縣”。“風向標縣”是過去十年美國政治劇變的意外“犧牲品”。 -
然後,有17個“風向標縣”這次仍然選了特朗普。回頭看,除了2020年大選以外,這些地方的表現還真不錯,真的只錯了一次。 -
這也難怪許多人認為2020年不正常,有舞弊的嫌疑。至少亨特·拜登筆記型電腦和51個情報官員事件還沒完。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tuzhuxi”
想更多瞭解複雜世界,敬請關注“坐井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