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對女性更友好的城市,做對了什麼?

圖源:視覺中國
你可能不信,資料顯示,目前我們80%的城市公共空間都由男性主導。
從走夜路的安全焦慮到母嬰設施的隱形門檻,女性在公共領域持續遭遇系統性擠壓。在聯合國推動"女性友好城市共同方案"20年後,城市空間有多少還給了女性?那些對女性更友好的城市,是如何回應具體需求的?
從公共生活、出行安全、個體健康、母嬰照護、社會權利等維度入手,這個婦女節,我們在全球範圍內,跨越10+城市,尋找讓女效能“鬆一口氣”的答案。
|榭瑞 葉晨灝
編輯|沈律君
把女性的名字,貼上大街小巷-瑞士日內瓦
“女性友好城市”並沒有一個十分確切的定義,但是可以反過來,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是,女性在公共生活的參與度和存在感。
一個很小的例子是,街道的命名權。世界上大部分街角的大多數牌匾、標識都取自男性的名字,在2019年的統計中,法國只有2%的街道是以女性命名的。儘管法國斯特拉斯堡正在打破這一慣例,越來越多的城市街道開始以女性的名字命名,但還沒見到非常普遍的成果。
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內瓦則把這一行動向前推了一步。在日內瓦,很多街道會用人名來命名,其中,只有7%的名字屬於女性。2019年推出的“100Elles”計劃,正在逐漸把女性的名字貼上大街小巷。“Elle”在法語中代表“女性”,在選擇路牌顏色時,日內瓦選擇用優雅知性的紫色來代表女性。
這些紫色路牌和藍色路牌並列,作為對女性歷史貢獻的認可和提醒。不過,自2020年以來,日內瓦有29條街道和廣場被重新以女性名字命名。
Rue LEE-Ya-Ching(李霞卿路)

圖源:日內瓦旅遊局
值得一提的是,新裝的名牌不僅包含了日內瓦籍女性,更有不少外籍人士。“她們是藝術家、工人、科研工作者……她們是日內瓦人或曾在日內瓦度過璀璨年華。”其中,Rue LEE-Ya-Ching(李霞卿路)有些特別,它是日內瓦第一條用中國女性的名字命名的道路。
出生於廣東番禹的李霞卿,曾出演《西廂記》《天涯孤女》和《木蘭從軍》等影視劇。1933年,李霞卿曾在日內瓦學習飛行,是中國航空界在瑞士取得飛行執照的第一人。在一個世紀以後的今天,她的名字成為日內瓦城市空間的一部分,她的精彩人生也被放入這座城市的集體記憶之中。
讓女孩不再被擠出公園-奧地利維也納
和路牌相似,看似具有公共的地方,實則可能隱藏一些女性沒有說出口的問題。上世紀末,奧地利維也納就已經開始關注不同性別使用公園的情況。城市規劃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10至12歲的女孩較少使用公園,男孩會更多地贏得公園空間的 “競爭”,將女孩擠出公園。在這一背景下,維也納改造了埃因西德勒公園和聖約翰公園。
在改造前,施工團隊和孩子們的家長充分溝通,收集了一系列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造。例如,原本佔地面積較大的足球場,女孩子較少進入,因此場地被改造成更適合兩性的競技場,增設羽毛球場等;把公園道路上的路燈亮度提高,讓道路離灌木叢遠一點,把廁所的維護頻率提高,如廁乾淨也是側向激勵女孩們到公園玩耍的隱形因素。透過這些改造,到公園的女孩明顯變多了。
維也納城市公園中增添了不少吸引女孩的元素
©️Zdenka Lammelova
和公園的改造思路類似,維也納的辦法是,從規劃之初就把女性對於不同城市空間的需求充分考慮進去。例如,各個相關部門在做彙報時,需要講清楚他們的專案怎麼樣使所有人平等受益。新的住房開發必須滿足性別敏感標準,例如公共庭院和停車場是否有充足照明。
維也納地鐵上的座位標識
圖源:Upsplash
在Women-Work-City住宅設計計劃中,維也納婦女辦公室調研發現,女性更多依賴公共交通和步行,且日常出行目的更為多樣,包括購物、送孩子、照顧老人等。
具體的改造設計由女建築師、女規劃師等主導,打造無車的中心區域,為兒童遊樂區設定圍欄,洗衣房位於頂層,配有自然採光和露天屋頂露臺,為居民提供更舒適的環境。公寓佈局靈活,從廚房能看到庭院和操場,每套公寓還配有小私家花園。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公寓樓的每一層都設定了專門的嬰兒車放置點。這樣的細節從1999年就已經開始,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維也納頗具女性特質的城市性格。
在地鐵站臺建一個1.6的母嬰室-中國深圳
在我國,一位職場媽媽的產假通常只有 3-4 個月的時間,對於絕大多數媽媽來說,想要在辦公室、通勤的道路上或是其他公共場所找到一個安全、私密的空間並不容易,最終,她們可能是在衛生間、雜物間、車裡完成吸奶。
深圳是最早在將“公共場所母嬰室配備率”納入《深圳市婦女發展規劃》的城市。但實際上,根據報道,直到2016年,深圳的母嬰室還是集中在大型高檔商場。此後,深圳把母嬰室推廣提上日程。2021年底,深圳有了1124間母嬰室,基本已經覆蓋到了公共場所。2024年,深圳地鐵1.6平方米移動母嬰室上線。
深圳首個地鐵站臺層母嬰室位於福田區地鐵7號線(負2、3層站臺)
圖源: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
其中,深圳福田區擁有了首個地鐵站臺層母嬰室。空間雖小但功能完備,內有洗手檯、尿布臺、直飲加熱一體機和溫奶器等設施,房間裝飾粉色桌布,燈光柔和,營造溫馨氛圍。
坐過地鐵的朋友都知道,在站臺層能夠找到一個公共衛生間,已經非常不易,母嬰室可以說是更近一大步。地鐵的人文關懷既需要“鈔”能力,也需要超強的執行力。
為爸爸也設定哺乳室-日本東京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很多兒童空間,真的僅僅只是給兒童使用,帶娃的媽媽只有在旁邊玩手機、發呆的份。一位日本的二娃媽媽在網上分享了她到池袋一家兒童樂園的詳細體驗,從媽媽的角度看,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兒童空間。
從JR鐵路池袋站出站步行七分鐘,就能到達Papa Mama Spot。池袋的藝術、文化發達,這一兒童中心的色彩前衛又可愛。
寬敞的嬰兒車車位
圖源:ikemom
像遊戲選擇不同設定的背景世界,在這裡,不論是父母任何一方單獨帶娃出行,還是兩人一起,都有足夠的場景可以選擇,例如,既有為媽媽提供的哺乳室,也有爸爸可以獨立使用的哺乳室。
很多細節做得非常到位,洗手池的熱水,常備的微波爐和健康計,微波爐旁邊專門安放的沙發、專門的尿布更換臺,等等。哺乳室和親子廁所不需要預約,有專門的包間,乾淨而令人放心。專門的親子洗手間、兒童洗手間也是必須的。
化妝間

圖源:ikemom
出於安全考慮,除了洗手間,所有的空間都是可以一眼看到全貌的。例如化妝間,對於有化妝需求的人來說,在公共化妝間,每個檯面之間有隔板,隔出了社交距離。更重要的是,在夫妻一方陪伴小朋友的時候,另一方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來打理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更衣室刻意留出了更大空間,能夠同時容納至少一個成人和兩個孩子。用官方有點傲嬌的口吻來評價,這是一個真正的“設施齊全”的兒童空間,但它已經超過了我們對“設施”的要求,真正把需求,尤其是細緻入微的需求,納入到具體的空間設計中。
為女孩們“搶”免費HPV疫苗-中國鄂爾多斯
2021年開始,鄂爾多斯一名頗具遠見的女性官員打破慣例,將13-15歲的接種限制拓寬到18歲,為成年的女孩消除後顧之憂 。2021年以來,鄂爾多斯對35-64歲的適齡婦女提供宮頸癌和乳腺癌的免費篩查,13-18歲的適齡女性免費接種宮頸癌疫苗。這座草原上的小城也成為全國首個免費接種宮頸癌疫苗的地區。
一個可以參考的資料是,波蘭HPV疫苗的接種率,在政府或機構全額資助的情況下大於75%,在無資金支援的情況下僅為7.5%。
圖源:日劇《非自然死亡》
過去,鄂爾多斯曾是整個內蒙古宮頸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之一。2016年,政府決定,要在2016年到2020年的5年時間裡,給35到64歲的女性做免費兩癌篩查,五年結束時,篩查率需要達到60%。五年期滿,整個鄂爾多斯篩查了20萬女性,篩查率達到了59.6%。
這是一個由自上而下推動的女性友好專案,政府、醫生與科學家共同推動。鄂爾多斯地廣人稀,許多地方觀念落後,但兩癌篩查和HPV疫苗接種還是在一步一步被落實。
把隧道、公園、廣場“透明化”-瑞典于默奧
于默奧是瑞典北部的一個城市,自1978年以來致力於建設“女性友好城市”,並且專門成立了性別平等委員會。在於默奧, “Lev!” 隧道170 米的人行道一側設有用以照明的玻璃牆,即使在夜晚也能保障人行道的能見度,寬敞的入口和平緩的拐角讓女效能輕鬆地注意到周圍的環境,不必一直處於精神緊繃狀態。
于默奧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組織,叫“滑雪吧,女孩”(You skate girl),在這是為了鼓勵女孩子們參與到滑雪運動中。與此同時,為了讓外出的女性更有安全感,原本有些昏暗的公園周邊安裝了路燈,城市裡的隧道、通路也被改造,新增加了標誌醒目的出入口等。
于默奧的市議會在2011年正式確立了性別平等戰略,旨在構建“令男性和女性可以有同等力量來形塑社會與自身生活的環境”。于默奧也是一個以“女性友好”為傲的城市,從2009年起,政府就推出了環城巴士觀光,向遊客大方地展示它的性別平等實踐。
不讓“熔爐”再現的女廁所-日本東京
電影《熔爐》誕生了一幕驚悚場景:躲在洗手間隔間的受害者,抬頭看到廁所頂部勝券在握的施暴者,無處可逃。由此延伸而來對廁所安全的討論。除了解決排隊久、如廁難的問題,廁所的安全感也很重要。
代代木深町小公園的透明廁所
圖源:japanembassy
東京豐島區的廁所改造,在前期收集了女性使用者的意見。人們普遍認為公廁黑暗且骯髒,豐島區對區內的 133 間公廁進行了名為“開放式廁所專案”的全面翻新改造。改造後的公廁美觀乾淨、舒適易用,配備有化妝空間和嬰兒座椅。根據日本媒體收集的反饋,有時候,廁所還會成為女性的庇護所,幫助她們躲避可能的風險。
圖源:kkaa.co.jp
在東京,廁所已經成為一道風景線,許多廁所兼具安全性與藝術感。隈研吾設計的鍋島松濤公園廁所充滿原木溫情,他充分使用了木材,杉木環抱著的五間小屋由一條名為“林間小道”的步行道相連,既通風,又可供孩子們玩樂其間,藝術性和安全性兼得。
給城市暗角打分,避免夜間被騷擾-印度德里
The Standard 的一篇報道顯示,英國近一半女性在夜間獨自乘坐公共交通時感到不安全,對比之下,男性感到不安全的比例大約為五分之一。女性遭遇騷擾的比例也高於男性,包括言語侮辱、被跟蹤或感到身體威脅等。
為了減少潛在的侵害和騷擾,Safetipin 誕生了。這個名稱有深刻的含義。在印度,女性傳統上會使用安全別針作為抵禦街頭騷擾的一種手段,比如遭遇騷擾時用安全別針刺向騷擾者。同時,別針將織物固定在一起、防止其散開,寓意Safetipin像別針一樣,將社會的安全 “織物” 凝聚在一起,為女性提供安全保障。
Safetipin使用介面
這是一款類似於大眾點評的App,它提供照明、開放性、能見度、人口密度、安全指數(是否有警察或安保人員)、性別多樣性等指標,對城市的街道和公共區域進行評分,使用者也可以自己上傳資料,為其他女性提供參考。
Safetipin由社會學家 Kalpana Viswanath 主持設計,在它的發源地印度德里,Safetipin 分析並評估了包括地鐵站和低收入社群在內的超過數萬個地點的安全狀況,包括地鐵站、低收入社群等,識別出了至少7000個“暗點”。德里政府根據識別出的潛在危險地圖,在需要特別注意的地區修復、加裝路燈,警方也調整了巡邏路線。
像玩遊戲一樣收集問題-肯亞內羅畢
聯合國婦女署的資料顯示,8歲以後,80%的城市公共空間更有可能由男孩主導,在同一空間,女孩會容易感到更不安全和被排斥。
成年以後,在大多數城市中,女性的負擔加重,很可能承擔著三重角色——生產、再生產和社群角色——如賺錢養家、完成家務、購物、送學等。合理的街道結構,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她們的負擔。例如,同樣都是購物,從家出發是否有直達車輛到達商場,將決定一位女士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多還是少。
圖源:eeework
為了讓更多女性參與到城市街道規劃、改造中,聯合國人居署和Global Utmaning組織共同發起了Her City計劃。這個專案提供了綜合所有資料的工具箱,它既有實在的資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虛擬的百寶箱。女性帶著一個叫Kobo toolbox的測繪儀走上街頭,用它記錄行動軌跡和日常細節,再根據收集來的各種反饋搭建起一個虛擬的理想城市——像在玩《我的世界》,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規劃和改造街道、社群。
Her City將行動全程分為三個階段:評估、設計和執行,其中女性佔據主導,城市規劃專家也會參與其中

圖源:eeework
目前Her City工具包已在全球的一百多個國家、三百多個城市落地。例如,在肯亞內羅畢的Her City專案中,Kobo Toolbox是一個社群需求的“問卷調查本”,體驗者用它標記記錄女性常去的市場、公園等場所的安全隱患點,生成“女性安全感熱力圖”,指導政府優先投資照明與監控設施。
在Her City專案中,年輕婦女、老年婦女、殘疾婦女、處於社會經濟弱勢地位的婦女、屬於少數民族或宗教的婦女、移民婦女和LGBTQ+社群的婦女,都被納入考慮。“因此,如果我們建設一個對她們友好的城市,這座城市也將對其他群體友好。”這是Her City專案的核心目標,一個女性友好的城市,實際上也是對其他群體友好的城市。
女性要上街,更要“上桌”-法國斯特拉斯堡
當“女性特質”更多地注入到一座城市,這座城市也將對其他群體抱以更溫柔的態度。2024年正值“韋伊法”透過50週年,斯特拉斯堡選擇在歐洲委員會總部前設立紀念西蒙娜·韋伊(Simone Veil)的木板。儘管法案一直以來都存在一定範圍的爭議,但作為一名堅韌強大的女性執政者,西蒙娜·韋伊對這座城市乃至更廣範圍的女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西蒙娜·韋伊(Simone Veil)和丈夫安東尼(Antoine)的棺木進入先賢祠
®REUTERS/Philippe Wojazer
斯特拉斯堡是歐洲性別平等倡導中心,“女性友好”評分一直不錯。法國女性雜誌《Femme Actuelle》在2024年釋出了一項最適合女性生活的城市排名,從安全度、生活環境、為女性提供的服務與市政當局的行動四個維度綜合評價。其中,斯特拉斯堡位居榜單Top1。
最適合女性生活的法國城市地圖
©️FEMME ACTUELLE
在斯特拉斯堡,女性在政治生活上擁有較多的機會。2001年,法國第一個由政府設立的婦女權利委員會在此誕生。自2010年起,斯特拉斯堡每年會舉辦暴力侵害女性問題會議,將看得見的危險擺上討論的檯面。
斯特拉斯堡的關鍵職位如市長、警察局長等,大量任用女性,形成女性主導的治理結構,進一步推動了性別平等措施的落地。“沒有其他法國大都市可以(像斯特拉斯堡一樣)在關鍵職位上擁有如此多的女性。”更多女性參與公共決策,擁有“上桌”的可能,城市的“女性特質”也會更多一點。
圖源:pexels
也有一些爭議存在。在《Femme Actuelle》提供的“女性友好標準”,“託兒所位置”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託兒所離女性近的城市,更有希望名列前茅。但是,年輕女性的反饋是,就業機會、潮流娛樂對他們來說也同樣重要。
除內文標註外其他參考資料:
曹康,楊熔潞,李雙金.從日常生活空間設計到總體規劃——女性友好城市規劃國際案例研究[J/OL].國際城市規劃,1-15[2025-03-07].
運營編輯:葉晨灝
三聯人文城市是三聯生活傳媒旗下的城市整合傳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聯人文城市獎、人文城市季、人文風土季為主線,創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譜計劃”等IP。在中國城市從空間轉向人文的節點上,透過展覽、論壇、演出、工作坊、報道、出版等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關注城市生活,激發公眾參與,重塑城市人文價值。
三聯人文城市聯絡方式:
官方公眾號:@三聯人文城市
官方影片號:@城市家City+
官方小紅書:@三聯人文城市
官方網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蒲軍強 15736184721
諮詢資訊:[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