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雲鵬
編輯 | 漠影
一季度出貨284萬部,同比增長超過53%,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依然在高速增長,持續火爆。
開年以來,榮耀、OPPO、vivo、三星等廠商紛紛釋出年度重磅摺疊屏旗艦新機,據外媒爆料,蘋果公司也將在2026年正式入局摺疊屏市場,其2026年最高出貨預估達到了500萬部,這無疑將進一步帶動摺疊屏市場的高速增長和產品滲透率的提升。
過去7年多時間裡,國產摺疊屏百花齊放,今天,隨著供應鏈和產品形態的成熟、蘋果的入場以及AI技術與手機的深度融合,摺疊屏市場顯然已經來到了新的價值生態競爭階段,迸發出新的創新機遇。
端側手機AI智慧體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基於大屏分屏實現的創新互動帶來更大想象空間,“AI+摺疊屏”成為有能力再次引爆智慧終端產業的新一輪變革方向。
當然,在這一方向上前進,依然充滿挑戰:安卓做了7年的摺疊屏,還要如何更進一步,如何死磕掉體驗最後幾塊短板?AI與手機的融合如何真正能落到實處,真正讓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變得更高效,而不是停留在PPT上?
近期,作為中國摺疊屏市場頭部玩家之一的榮耀交出了一份新的答卷,給AI摺疊屏手機這一形態定義了新的“天花板”,在給國產摺疊屏打樣的同時,也成為未來在摺疊屏賽道與蘋果正面競爭的實力代表。

榮耀Magic V5摺疊屏在全球最輕薄的基礎上兼顧滿血效能,無死角不留短板,同時在AI體驗上也直接拉滿,YOYO幾乎一句話“無所不能”。
銷量的火爆也證明其得到市場的認可,榮耀Magic V5打破了榮耀歷史摺疊屏首銷日銷量記錄。

在正式釋出阿爾法戰略、轉型AI終端生態公司,並開啟衝刺IPO之路後,榮耀釋出的第一款旗艦手機,如何透過底層技術創新繼續保持對賽道的領跑?在技術突圍的背後,榮耀又有著怎樣的深入思考和深度產業佈局?
用AI重塑傳統硬體,改變人機互動方式,將AI生態系統與消費者連線起來,榮耀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01.
減薄“1毫米”打破8項世界紀錄
自研大模型開啟智造“微米級時代”
深入梳理這款產品我們能夠發現,榮耀Magic V5摺疊屏此次如此受到行業和消費者關注,核心在於兩點:
一方面是其在底層技術創新層面實現的一系列突破徹底打破了行業的“不可能”,把摺疊屏這一產品形態做到了極致,同時帶動中國智慧製造產業向前邁進。
另一方面,其在AI層面實現了此前同類產品從未達到的體驗,真正將AI與摺疊屏深度融合,並基於開放AI生態帶動AI手機應用開發生態整體向前。
我們可以看到,榮耀做摺疊屏的思路非常明確,三步走:
第一步,先讓摺疊屏真正輕薄,跟普通直屏旗艦一樣的體驗;
第二步,在輕薄基礎上補齊短板,真正的滿血旗艦;
第三步,與AI深度融合 ,藉助摺疊屏大屏分屏優勢,打造出體驗更好的“終極AI手機形態”——AI摺疊屏;
而這三步背後有著同一個核心宗旨,就是讓摺疊屏變得更好用易用、忠於使用者體驗。
首先,在輕薄不減配方面,榮耀三年多時間裡可以說一直在領跑行業,從2023年7月榮耀Magic V2的9.9mm到今年的8.8毫米,從將摺疊機帶入毫米級時代到如今的全球最輕最薄。為了減薄1mm,榮耀打破了8項世界紀錄。

單疊片厚度僅0.18mm的青海湖刀片電池成功將行業矽含量天花板提升到25%;厚度僅0.01mm的新一代航天特種纖維,透過產線工藝的複雜升級首次落地在手機上;而榮耀魯班榫卯式緩震鉸鏈的背後,是榮耀從0構建AI魯班大模型,將組裝適配精度提升到0.003mm,是行業內唯一的L4級智慧工廠。

我們可以看到,榮耀的研發創新是體系化的、深入底層的。對於行業來說,榮耀手機前沿技術的突破也給智慧製造工藝領域帶來顛覆式升級,將摺疊屏製造工藝帶入了微米級時代。
榮耀基於尖端材料學、精密結構工程與人體工學的深度融合創新,來打破行業的不可能,讓產品的使用體驗真正得到改善,這也是榮耀“以人為本”理念的具象化呈現。
02.
夯實AI關鍵技術底座
AI智慧體+摺疊屏顛覆移動生產力
在輕薄不妥協、真滿血背後的海量硬體技術創新之外,榮耀Magic V5在AI體驗方面的突破則對AI手機行業的發展有更深遠的影響和借鑑意義。
今天,全球AI產業都颳起了“智慧體”風暴,AI從被動走向主動,AI智慧體已經成為必然的方向和趨勢。AI逐漸進化成能自主感知、推理、規劃、反思、執行任務的“新角色”。
向著這一方向,榮耀很早就在手機行業內釋出了與AI深度融合的MagicOS,YOYO助手也穩步進化為手機端側AI智慧體,此次YOYO支援了全棧個人知識庫、全域智慧體協同和全品牌終端互聯,在實際體驗中可以說是效率提升拉滿,結合摺疊大屏,生產力堪比PC級。
釋出會上榮耀展示的8個“一句話辦事”令人印象深刻,這些能力兼顧快速響應和精準識別,可用性極高,從做PPT、搜尋、程式設計、打車、建立日程和提醒,到識別物體、輔導功課,再到看報價、看文獻、看報表、看股市。

用CEO李健的話來說,是“什麼都能問、什麼都能看”。
榮耀的AI能力基本上實現了從工作、學習到生活全場景的全覆蓋,AI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
而在這個過程中,AI與摺疊屏的融合值得關注。從螢幕空間上直觀來看,摺疊屏面積更大、“空間彈性“也更大,這更加貼合AI智慧體執行高效應用操作的工作流。
AI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操作習慣和當前任務,自動推薦最優的分屏方案,智慧分配App或服務到不同的螢幕。AI設計、影片剪輯類生產力應用在摺疊屏上顯然也可以擁有更好的操作體驗。

如果說手機是AI智慧體最佳載體,那麼摺疊屏手機就是AI生產力的最佳載體。
相比AI PC,摺疊屏顯然更加便攜,而分屏所帶來的顯示效率、互動效率的提升,又使其補足了手機的短板,AI摺疊屏,正成為使用者能隨身攜帶的桌面級AI終端。
可以說,AI智慧體浪潮給摺疊屏新一輪爆發注入新的靈魂,移動生產力的跨代式進化就此展開。用榮耀的話來說,摺疊屏是物理的“變形術”,而AI智慧體是數字的“讀心術”。
未來AI與摺疊屏的融合必然會繼續加深,AI智慧體與系統的融合更加深入,AI“主動服務”的能力繼續提升,人與服務的關係被改變,商業模式或將被重構。
當然,在這一切顛覆性AI體驗升級的背後,硬核技術創新仍然是最根本的支撐。
要讓智慧體到體驗真正做到優秀,需要打通“感知-決策-執行”的閉環,而這一過程主要依賴於四個核心能力:多模態感知、個性化推理、自動化執行和生態化工具。

多模態感知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讓AI能讀懂文字、聽懂語音、看懂影像,進而感知使用者所處的場景和狀態,讓AI從“單一接收”升級為“立體洞察”。
個性化推理則是AI的“智慧大腦”,它會根據使用者畫像、場景動態調整策略,精準匹配需求,實現 “千人千策” 。
自動化執行會把推理結果直接轉化為行動,讓決策從“紙面方案”變成“即時行動”;生態化工具就像一個“聯結器”,完成從洞察需求到任務執行的服務閉環。
基於上述這些核心能力,AI智慧體才真正進化為“能思會做”,不再是簡單的技術應用,而是能在實際生活中幫助到每個消費者的AI。
總體來看,在出色的AI體驗背後,是榮耀一整套完整的AI主動服務生態,從底層模型的研發到上層核心能力的構建,再到AI演算法與手機硬體深度協同最佳化,AI就像有了“自主意識”,手機端側AI的體驗也從“手動檔”直接升級成了“自動駕駛”。
03.
蘋果鴻蒙安卓Windows“坐一桌”
榮耀成AI開放生態“破壁機”
整體看下來,榮耀Magic V5可以說把“AI摺疊屏”這一形態的產品直接做到了行業“天花板”的程度,而作為“AI終端生態公司”定位的榮耀,正在將這種AI能力擴充套件至整個終端生態。
從自家生態全家桶到行業跨品牌、跨裝置的互聯互通,榮耀再次實現了多個“首次”,榮耀正給整個行業的生態互建添磚加瓦。
在自家生態內,榮耀包括摺疊屏在內的AI手機可以與PC互聯實現高效便捷辦公、與平板互聯實現大屏資訊的自由流轉、與手錶互聯讓資訊隨時可以掌控、與耳機互聯實現便捷的即時語音互動。

手機與PC之間算力、格式、互動、分享壁壘打破,手機同時兼顧輕薄摺疊屏旗艦和隨身PC的屬性。
在AI方面,榮耀的個人知識庫可以在不同裝置上實現“跨端同步記憶”,比如我們在小紅書刷到的旅遊攻略,點選收藏就會自動存進個人知識庫,登入同一賬號的榮耀手機、平板、PC開啟直接就能用,這種體驗上的提升是非常直觀的。
除了自家裝置生態內的協同,榮耀還進一步實現了行業內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品牌互聯互通”,蘋果、鴻蒙、安卓、Windows裝置可以實現自有互傳分享,裝置間的壁壘被徹底打破,可以說是互傳界的“秦始皇”。

藉此,我們無論使用什麼型別、什麼品牌的裝置,榮耀摺疊屏都可以成為連線各終端的橋樑,讓資訊在不同裝置間自由流轉,這種現代移動辦公體驗,是此前從未實現的。
在打破裝置互聯壁壘的基礎上,榮耀進一步加碼AI開放生態的構建。在榮耀看來,智慧體不止是產品,更是開放生長的生態系統。
從“端雲大模型”的技術底座,到“感知-理解-學習”的核心能力構建,再到 “使用者服務+開發者平臺”的生態延伸,榮耀智慧體架構的目標是覆蓋“技術構建-能力落地-生態繁榮”的全鏈條。
面向未來的AI手機時代,開放生態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未來的行業一定是百花齊放而不是封閉獨大。普惠、強大的AI智慧體,不僅要能夠呼叫移動終端作業系統自帶的服務,還要開放與所有第三方服務的合作。

當下,榮耀Magic V5透過使用者服務及合作伙伴服務,在智慧辦公、智慧生活、智慧出行、智慧陪伴、智慧車聯、智慧家居、智慧服務等7個核心AI生態場景構建了服務生態,其核心模式是“開放協議+開放生態”。
04.
結語:AI與終端加速融合
榮耀構建AI智慧體時代領導力
可以看到,榮耀基於諸多底層核心技術能力,徹底打通軟硬體,讓手機AI智慧體實現了真正的主動、個性化、系統級AI體驗;與此同時,榮耀從體驗出發擁抱AI開放生態,打破互聯互通壁壘,讓每個人都能享受AI紅利、體驗技術變革帶來的生產力、創造力和生活質量的提升。
可以說,剛剛開啟IPO的榮耀,已經在AI上成功構建了自己的領導力。
面向未來,在AI技術快速迭代之下,AI必將會對硬體、軟體、生態提出更多挑戰,技術和生態也將成為科技巨頭們爭奪的焦點。
新生的榮耀,在技術探索與品牌發展的路上有著自己的獨特思考:他們並未滿足於現狀,而是透過一系列戰略規劃與技術投入,將AI從單純的工具升維為人們生活的“夥伴”,給消費者帶去更有溫度與深度的AI體驗。
正如榮耀所說,其終極目標是讓每個人都能平等享受AI帶來的便利,讓科技真正成為惠及所有人的平權工具。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