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執棋問鼎,摺疊混戰終結?

摺疊屏市場格局逐漸落定。
近日,知名市場調研機構BCI公佈了2024年的中國摺疊屏市場報告。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摺疊屏出貨量約917萬臺,同比增長30.8%。其中,華為以51.29%的市場份額位列榜首,榮耀、vivo、三星、小米位列其後。
這是華為連續第五年領跑中國摺疊屏市場。五年間,擠進摺疊屏賽道的廠商越來越多,各種技術引數的角逐也越來越激烈,但這並未影響華為的領先態勢。過去五年間,華為摺疊屏的年均市佔率高達50.3%。
甚至有訊息稱,2025年至今,華為在摺疊屏市場的份額已經高達七成,領先優勢持續擴大。甚至可以說,摺疊屏市場格局已經變成“華為VS其他”。
去年11月釋出的華為Mate X6,正是敲定這一格局的重要砝碼。
摺疊屏市場陣營分化
自從2019年華為首次將摺疊屏引入大眾市場開始,摺疊屏就以每年超過100%的速度,成長為智慧手機市場少有的增量產品。迄今為止,頭部廠商都已確立“摺疊+直板”的雙旗艦戰略,華為更是在2024年推出了首款商用量產的三摺疊,把摺疊屏的體驗推向新的高度。
但摺疊屏銷量在穩步上升的同時,各大廠商的策略也出現了明顯分化。
2024年,市場不斷有手機廠商暫停摺疊屏品類研發的訊息傳出。OPPO、vivo上一代小摺疊屏產品的更新時間分別停在了2023年8月和4月,而小米小摺疊MIX Flip在熱銷的同時,又被傳暫停了大摺疊產品線,並推遲了今年的新產品釋出計劃。
另一家積極投入摺疊屏的廠商是榮耀,這家公司一度推出內折、外折、小摺疊三款不同品類的摺疊屏產品,還發布了主打時尚路線的榮耀V Purse。但到2024年,榮耀也收縮了更新的品類,僅聚焦在內折和小摺疊上。
摺疊屏市場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的戰略選擇,一是部分廠商在尚未形成銷量正迴圈的背景下,決定收縮。
由於摺疊屏手機的研發和生產成本極高,尤其是螢幕技術和鉸鏈設計需要大量投入,許多廠商仍然面臨虧損。榮耀前CEO趙明就表示,榮耀在摺疊屏領域歷史累計虧損已經達到二三十億元。vivo產品副總裁黃韜也曾提到,vivo在摺疊屏業務上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二則是產品策略上存在不同。對於部分廠商來說,在商業回報尚未清晰的情況下,摺疊屏產品可作為一種技術展示或高階化嘗試的初步探索。目前,這些廠商尚未進行完整的產品矩陣規劃,而是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入到了市場更為成熟的直板旗艦產品上。這也是在智慧手機市場整體遇冷、手機廠商降本增效背景之下,一種合理的商業選擇。
相比之下,華為是在摺疊屏產品線上覆蓋最全面、也是戰略最清晰的一家廠商:
連續五年更新的摺疊旗艦Mate X系列已經在高階市場打出口碑,去年11月釋出的華為Mate X6系列拉動華為市場份額高漲;小摺疊Pocket 2也拿下了2024年小摺疊市場的銷冠;創新嘗試的三摺疊,更是成為了年度現象級產品。
華為摺疊屏的持續熱銷,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商業正迴圈,從而能夠保證產品持續迭代。與此同時,作為中國摺疊屏市場的開創者,華為是最堅定看好摺疊屏前景的廠商之一,也始終保持著敏銳的技術把控。
一個例證是,OPPO近期釋出了號稱全球最薄的摺疊屏OPPO Find N5,而榮耀緊接著表示,在摺疊屏輕薄程度上仍將保持第一。輕薄因此再次成為摺疊屏市場比拼的焦點,但華為早在2023年釋出Mate X3時就已經開始強調輕薄,並在不犧牲鉸鏈質量和影像規格的前提下做出了當時最輕薄最全能的摺疊屏。
華為Mate X6,強在哪裡?
當輕薄再度成為摺疊屏行業爭鋒的焦點時,華為似乎又輕鬆地領先了一個身位——輕薄只是華為Mate X6的其中一個亮點,它在影像、效能、AI等方面的體驗,也全面超越了其他同類產品。
不同於其他摺疊屏簡單最佳化外觀設計的做法,華為Mate X6採用了創新的分散式玄武架構,透過對摺疊機主框和副框的零部件全新佈局設計,融合創新材料應用,帶來了極致的空間利用和效能躍遷,從而在可靠性、通訊及散熱等方面大幅提升,實現了輕薄與效能的平衡。
而在系統方面,華為Mate X6到手即可升級擁有鴻蒙原生智慧加持的HarmonyOS NEXT,例如在直板機中大受好評的隔空手勢操作。而在AI與OS的深度融合之下,華為Mate X6獨特的大屏也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智慧體驗。
在HarmonyOS NEXT中,小藝智慧體正式升級為系統級AI助手,不僅能夠識別使用者意圖、解決使用者需求,更針對Mate X6的大屏進行了適配,支援智慧識屏功能,並能根據螢幕內容回答使用者提問或處理文件,把大屏體驗挖掘到極致。
基於原生智慧強大的AI底座,在盤古大模型的賦能下,小藝智慧能力再度進階,配合華為Mate X6的大屏、分屏功能,讓辦公效率變得更高。例如,使用者在看釘釘文件的時候,可讓小藝一鍵生成圖表;瀏覽搜狐新聞時,也能快速輸出摘要,並且可以同屏操作。
在諸多廠商追求大模型引數比拼的時代,華為選擇把AI落地到使用者最實際、最熱切的需求當中。2月5日,華為原生鴻蒙版的小藝助手App率先接入DeepSeek,智慧體廣場上線DeepSeek-R1的Beta版。隨後小藝助手獲得了新版本升級,將DeepSeek-R1智慧體升級至正式版的同時,支援聯網搜尋功能,華為Mate X6一躍成為AI體驗最佳的摺疊屏手機。
更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 X6也是少數同時搭載麒麟晶片與鴻蒙原生系統的手機之一,被稱為難得的“麒麟鴻蒙完全體”,這也意味著它真正實現了國產手機少有的“軟硬一體化”,無論是系統流暢度、資料安全還是操作體驗,都與其他產品拉開了差距。
影像同樣是華為Mate X6的核心賣點。在華為Mate X6中,華為首次在摺疊屏手機上搭載了配備多光譜成像技術的紅楓原色攝像頭,解決手機影像長期以來的偏色難題。在這顆攝像頭加持之下,華為Mate X6的主攝、超廣角和長焦微距攝像頭都能夠大幅提升色彩還原的準確性和細膩度,實現了“所見即所得”的效果。
影像是摺疊屏行業長期以來的痛點。在摺疊屏進入大眾市場前期,許多廠商將產品重點放在輕薄設計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像配置。但華為Mate X6並未做出讓使用者為難的選擇,而是透過技術創新,實現了輕薄、效能與影像的平衡,做到了真正不止輕薄的全能旗艦。
在解決使用者真實痛點的基礎上追求極致的體驗創新,這是華為Mate X6獨到的產品法則,也讓它成為了摺疊屏中毫無疑問的旗艦標杆。市場反饋就是最好的例證——據供應鏈訊息,相比前代機型,華為Mate X6首銷周內增幅達130%,至今仍然一機難求。
摺疊屏,只有華為和其他
手機市場的多年廝殺已經說明,能夠拿下一次的銷量勝利,或許在於某個押對寶的創新點、營銷的成功或絕對的價效比優勢,但能夠持續領跑,深厚的技術底蘊、對使用者需求的精準洞察、強大的產品力和品牌力都缺一不可。
這也是為什麼華為在連續五年領跑之後,還能夠再度憑藉Mate X6穩居第一身位。而從市場份額來看,說“摺疊屏行業只有華為和其他”也並不誇張。
從2019年首次把摺疊屏帶進大眾市場開始,華為就成為了摺疊屏技術最有力的推動者。無論是遇強則強的複合疊層結構、水滴鉸鏈、重新定義機身空間的分散式玄武架構,還是智慧多樣的大屏體驗,不僅促進了摺疊屏技術的快速迭代,也帶動了國產供應鏈的騰飛,最終使全行業受益。
作為全球研發投入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華為對於研發的高壓強投入是支撐其摺疊屏技術領先的根基。難得的是,即便是在外部環境高度承壓的2019年,華為仍然選擇推出當時前景並不明朗的摺疊屏。
五年後,這種果敢在三摺疊上再度上演:在其他廠商還在為份額搶破頭時,華為已經開始另一個維度構想智慧手機的新可能性。
這可能是才是最能考驗科技公司的一關:在沒有成功經驗參考的時候,是否具有足夠的膽識與魄力去嘗試,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否具有紮實的技術創新能力支撐,是否能夠取得供應鏈和渠道的雙重信任。
華為堅定投入摺疊屏的邏輯是,相信摺疊屏是打破智慧手機創新停滯的切口,並有能力革新傳統體驗。而如今的銷量成績已然證明,華為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摺疊屏的成功也為華為帶來了強大的品牌加持。時至今日,華為Mate X系列幾乎已經成為摺疊屏的代名詞,每次新品釋出都能夠引發空前的關注度。渠道層面的反饋同樣證明了這一點:儘管所有摺疊屏廠商都試圖追求高溢價,但釋出即跌價的現象卻並不少見,反觀華為Mate X6推出近三個月仍溢價超千元。
華為Mate X6的征程還遠未結束。2024年12月,華為Mate X6正式在全球發售,迄今已在歐洲、中東、南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熱銷,成為全球摺疊屏市場不可忽視的一枚旗幟。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