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智慧崛起,榮耀MagicV5定義下一代AI智慧體終端

作者王飛郵箱[email protected]
2025年伊始,AI技術的商業化程序再一次重新整理想象邊界。OpenAICTO Mira Murati創立的AI初創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以20億美元完成史上最大種子輪融資,估值高達100億美元。這一創紀錄的融資數字,不僅重新整理了種子輪融資的歷史記錄,更深刻昭示著全球資本對AI技術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和巨大期待——AI應用的正規化可能正在被重新定義。
與此同時OpenAIGPT系列到GoogleGemini從微軟的Copilot到蘋果的AI戰略AI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如果仔細觀察全球主流科技公司的戰略,會發現另一趨勢是——全球頂級科技巨頭正在AI賽道上展開的激烈角逐,紛紛推出面向終端裝置的AI戰略,加速推動AI雲端大模型邁向端側智慧體”。
AI智慧體正取代傳統語音助手,成為新一代作業系統的核心。它不僅能理解自然語言,還具備上下文感知、主動執行、多模態互動等能力,正在從你告訴它做什麼正式躍升為它猜你想做什麼的智慧形態。這一正規化變化,也正在重塑硬體終端的設計邏輯。
全球正在掀起一輪關於下一代智慧終端的競速,前沿的科技廠商已經加入了這場討論:OpenAI投資Jony Ive團隊打造AI專用硬體裝置,GoogleGemini AI整合進智慧眼鏡……不難看出,AI的價值正從算力中心轉向使用者入口,而硬體終端,正在成為AI體驗的第一戰場。
一個重要的討論是:什麼是最佳的AI智慧體終端?
行業中已有的多種AI終端探索形態正在印證這一趨勢。比如智慧眼鏡雖然在便攜性和沉浸感上具備優勢,但受限於顯示尺寸、電池體積和互動方式,更適合做資訊提醒、導航、拍照等輕量級任務,難以承擔AI智慧體所需的複雜互動與內容創作負載。
而傳統平板和PC體積更大,雖然具備足夠的螢幕空間與算力,但由於缺乏通訊能力與全天候陪伴屬性,更像是AI工作站,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隨身助手”。
智慧手機作為最貼近使用者生活的終端,自然成了AI智慧體落地的首選入口。而摺疊屏手機,則在便攜性與拓展性之間找到黃金平衡:合上是旗艦手機,展開是AI生產力平臺,既貼身又高效,既輕巧又全能,摺疊屏形態以其大螢幕、多工、沉浸式互動的天然優勢,正在成為AI智慧體落地最理想的形態之一。
這也是由AI技術演進與人機互動需求共同決定的。隨著AI工具型助手”向智慧體躍遷,其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不再是你問我答,而是主動發現、主動協同、持續服務。這就要求終端具備更強的資訊呈現能力、更高效的多工處理能力,以及更自然、無障礙的互動體驗。
而傳統直板手機螢幕受限於尺寸,天然不足以承載AI智慧體所需的多視窗、多模態、多流程協作場景。例如,使用者希望一邊與AI生成簡報,一邊查閱資料、編輯內容,甚至進行視訊會議,這些複雜互動在傳統手機上極易產生割裂感與效率瓶頸。
相比之下,摺疊屏在展開形態下提供媲美平板的顯示空間,既能實現多視窗並行,又可在主副屏之間實現任務接續、檢視聯動。它讓AI智慧體的主動服務能力真正有了操作的舞臺,釋放出PC的生產力與創造力體驗。

正是在這樣一個技術趨勢與產品演進高度重合的時間點,榮耀率先完成了摺疊屏形態 + AI智慧體深度融合的產品落地——榮耀Magic V5應勢而生。
2025年7月2日,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公司榮耀在深圳舉辦新品釋出會,備受期待的輕薄摺疊旗艦新品——榮耀Magic V5驚豔亮相。榮耀Magic V5以突破性的製造工藝和技術創新、全面滿血的旗艦效能配置,以及AI智慧體的多功能應用、多生態覆蓋,重新定義摺疊旗艦標準,實現八大世界紀錄、八大滿血體驗、八大一語AI、七大AI生態,帶來前所未有的V587”摺疊旗艦新體驗。
更重要的是,榮耀Magic V5不僅在硬體層面實現摺疊屏不減配的技術突破,更在軟體體驗上,以萬事找YOYO”AI智慧體為核心,重構人機互動模式。它不是簡單地將AI功能疊加在手機系統之上,而是將AI智慧體作為作業系統的一部分,真正讓裝置從被動執行者,變成主動服務者。

也就是說,這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集大成的AI智慧體摺疊旗艦產品。
例如,在榮耀Magic V5上,使用者無需跳轉應用、切換介面,只需一句話就能完成原本繁瑣的多步驟任務——

  • 想生成一份產品釋出會PPT,只需說出主題,AI智慧體即可呼叫資料庫,生成結構完整、視覺統一的簡報;
  • 想訂票出行,說出時間地點,“YOYO”會智慧比價、規劃行程、自動填寫資訊;
  • 想快速搜尋資料,AI能理解上下文意圖,跨APP聚合答案,並主動總結成段落或圖表形式呈現……
這正是榮耀所定義的一語AI”——它還包括了一語傳送一語識物一語看屏一語記憶一語程式設計等八大場景的語義直達式體驗。

從技術上來看。這些能力的實現,背後是AI模型與終端協同能力的全鏈打通,不是依賴某個單點AI模型的堆疊,而是源自榮耀對AI智慧體系統架構的長期投入與自研。榮耀Magic V5背後基於多模態融合能力、上下文理解技術、意圖識別系統與系統級介面打通機制,打通了語音識別、知識理解、任務執行和互動反饋的全鏈閉環。
更為關鍵的是,這八個功能並非孤立點綴,而是覆蓋了使用者從工作到生活的七大典型使用生態場景。
你可以發現:真正讓榮耀Magic V5智慧手機躍升為PC級生產力終端的關鍵,從來不在於某個植入終端的大模型的能力,而在於其AI智慧體能力與摺疊大屏形態的深度融合所帶來的效率躍遷。
前面提到,傳統手機在處理複雜任務、多視窗協作時,受限於螢幕尺寸、任務切換成本,往往無法承擔高強度資訊處理場景。但在榮耀Magic V5上,展開態提供的沉浸式大屏,配合系統級多工最佳化與AI助手協同,使得辦公、創作、決策等重負載任務首次具備隨身完成的可能性。
在榮耀Magic V5上,榮耀沒有停留在螢幕更大的直覺層面,而是重新構建了AI智慧體與物理空間的互動方式,透過左右雙屏協同邏輯,打造出一種高度結構化、符合AI工作流的新互動形態。

使用者可以一邊與YOYO進行語音或文字互動,一邊即時在文件中修改內容,還能同步檢視參考資料、視訊會議或郵件,真正實現語義驅動的多工並行工作流。在這種模式下,AI不再是碎片化呼叫的工具,而成為了持續協同的第二大腦。
這樣的雙屏協同,也天然對應了AI任務的兩個核心維度:語義流(理解、反饋)+資訊流(資料、執行)。它不再是簡單的把大屏分兩半,而是一次深度貼合AI工作流的終端介面設計革新:例如使用者與AI在左屏高效互動,問題與指令在多輪對話中被理解與迭代; 同時在右屏即時看到任務執行過程,甚至可以手動介入細節微調,實現智慧 + 人工”高效協同。
這種左右分工的互動模式非常類似PC級的生產力,也極大提升了使用效率:使用者不再需要頻繁切換應用、在任務間來回跳轉,而是在一個空間內完成多個任務流程閉環。正如榮耀公司產品線總裁方飛所言,摺疊屏已經從1.0時代來到2.0時代,摺疊屏2.0時代是一個場景化創新的時期,榮耀Magic V5提供的AI PC級的生產力,其實就是讓摺疊屏,可以在平板和電腦之間在進行能力的轉換。
摺疊屏不是為了看得更大,而是為了做得更多;AI也不只是為了回答問題,而是為了接管流程、協同執行、提升決策效率。這正是榮耀Magic V5AI智慧體與螢幕形態、系統架構深度融合後的核心優勢——不僅展示AI,更真正服務使用者。
這種能力的實現,並非只靠單一維度的升級,而是榮耀在軟硬體系統融合上的長期投入積累。同時意味著榮耀需要從生態站位上,也要和合作夥伴打通互通互聯技術,突破智慧終端的壁壘。

為此,榮耀不僅在軟硬體一體化上下足功夫,更在底層協議和系統開放性方面持續佈局。例如,榮耀Magic V5全面支援MCPA2A協議,透過這一技術體系,可以打通不同裝置之間的資料壁壘,使得AI不再困於單機環境,而能真正發揮跨終端、跨場景的智慧聯動價值。
榮耀Magic V5可在AndroidiOSHarmonyOS、Windows等主流平臺間實現多端檔案極速互傳、任務協同、通知同步、應用跨屏等多種能力,資料同步與跨端協作等高效聯動,誰都能連,傳啥都快,開啟萬物互聯AI新體驗。
與此同時,榮耀與合作伙伴共築主動服務的AI生態體驗,包含智慧辦公、智慧生活、智慧出行、智慧陪伴、智慧車聯、智慧家居、智慧服務等生態,目的是打通智慧體之間的語言互通,讓車機、家居、手機、平板等終端裝置的AI助手可以相互呼叫、協同服務,形成完整的主動式服務鏈路。
從這個角度來看,榮耀Magic V5也是業內首個實現全品牌、全平臺、全形態互聯AI智慧體摺疊屏終端。
榮耀Magic V5不僅是榮耀阿爾法戰略的首款摺疊旗艦產品是榮耀對AI終端時代理解與實踐的集大成者。
這不僅是一場產品層級的勝利,更是一次時代級別的搶跑——榮耀正以Magic V5為起點,推動中國科技品牌從智慧手機制造商”向AI終端生態引領者轉型,重新定義全球使用者與智慧體之間的關係。

點個愛心,再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