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者榮耀:駛向“無人區” 2025-07-10 22:44 華商韜略 摺疊屏,進入競爭“深水區”。 2025年的摺疊屏市場,新品密集登場,輕薄紀錄持續突破,國產供應鏈崛起。 傳言許久的蘋果摺疊iPhone輪廓也日漸清晰,訊息稱其已進入P1原型階段,將於2026年秋季正式釋出。 玩家眾多,巨頭下場,摺疊屏賽道已然走過形態嚐鮮的初期發展階段,“技術密度”與“生態厚度”的雙重較量、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級整合”或將成為下半場競爭的焦點。 作為摺疊屏賽道的“老玩家”,榮耀構築了一道三角防線。 從輕薄引領、AI應用到生態破壁,其以“一步不退”的姿態,率先邁入了新的產品價值階段。 摺疊屏自誕生起,就一直在跟厚重作鬥爭。 這是摺疊屏發展初期,整個行業的頭號死結——因為形態笨重,很多消費者不願嘗試。 解開這個死結,需要在材料、結構等技術領域投入巨大精力,並依賴對於產品的體系化理解與技術厚度積累。 關鍵時刻,榮耀下場,引領並加速了行業的輕薄化路線。 早在2021年,榮耀就把摺疊屏當作自己的戰略突破方向,原因無他:摺疊屏這個品類,是最考驗廠商技術能力的。 彼時的摺疊屏江湖,早有巨頭入場,並且在輕薄化方向做出了成績,以致很多人認為,不可能更輕薄。 榮耀並沒有受囿於固有的規則,而是打破行業壁壘,用各種跨界思維突破,最終有了自研的魯班榫卯式緩震鉸鏈、新一代航天特種纖維、青海湖刀片電池等一系列創新材料和黑科技。 在這些黑科技的加持下,榮耀在摺疊屏輕薄化競爭中,成為行業引領者。 從榮耀Magic V2的9.9mm,將摺疊屏首次帶進毫米時代,到榮耀Magic V3更進一步,做到9.2mm,再到榮耀Magic V5的8.8mm……不斷重新整理摺疊屏的輕薄紀錄。 但與此同時,輕薄、續航、耐用,成為鎖住摺疊屏的三個枷鎖。 當三者不可兼得時,妥協與閹割似乎成為一種必然選擇:為輕薄犧牲效能,為續航閹割配置,為耐用堆砌冗餘…… 結果便是,摺疊屏雖然越來越輕薄,但在效能、影像、螢幕、續航等方面的體驗,距離成為主力機卻總有一個臺階要邁。 這是行業技術進化速度與使用者真實需求的激烈碰撞。 作為行業引領者的榮耀,依託創新材料、創新架構設計等體系化的創新能力,徹底終結了摺疊屏的妥協史。 2025年7月2日,榮耀釋出最新一代摺疊屏手機——榮耀Magic V5。 這部厚度僅8.8mm、重217g的摺疊屏,不僅再次重新整理了全球最薄摺疊屏紀錄,更具顛覆性的是: 這是一部真正滿血全能旗艦摺疊屏。 它不但搭載了驍龍8至尊版八核滿血晶片,6400萬畫素的滿血潛望長焦鏡頭,還有6100mAh青海湖刀片電池。 效能、影像、續航等各種體驗,直接拉滿,沒有妥協。 此外,還有滿血衛星通訊、滿血雙屏體驗、滿血堅固外屏、滿血防塵防水等,一共八大滿血體驗。 尤其搭載全新YOYO智慧體後,一語打車、一語搜尋、一語PPT等八大一語AI,讓摺疊屏秒變生產力工具。 八大滿血體驗,絕非簡單堆砌硬體,而是系統性技術攻堅的結晶,是榮耀自研技術的又一次極致進化。 從這個意義上講,榮耀Magic V5不僅是一款產品,更是終結行業妥協史的一把利刃,是榮耀向行業宣告: 摺疊屏的終極目標從來不是形態獵奇,而是體驗的無縫躍升。 消費者也用錢包投票,榮耀Magic V5首銷當日直接重新整理榮耀歷史摺疊屏首日銷量紀錄。 歷經多年嚐鮮期後,摺疊屏賽道的競爭,從形態探索的1.0時代,正式邁向體驗為王的2.0時代。 摺疊屏誕生之日起,全行業就面臨一個靈魂拷問:摺疊形態能否創造屬於自己無法替代的場景價值? 大屏是早期答案。 廠商扎堆硬體迭代,試圖在輕薄化的同時,最大化發揮摺疊屏的大屏優勢,更大的螢幕使用面積,雙屏/多屏互動的應用方式,都成為早期摺疊屏產品價值的獨特落腳點。 但僅有大屏就夠了嗎? 消費者用腳投票,摺疊屏的iPhone時刻,並未因輕薄化而降臨。事實證明:告別嚐鮮階段,硬體迭代解不開這個核心死結。 因為使用者體驗的升級迭代,除了硬體之外,更取決於軟體及其生態——而AI,正是撬開這扇大門的金鑰。 如果說大屏是摺疊屏的骨架,AI就是它的靈魂引擎。 當摺疊屏的硬體創新進入瓶頸,AI將成為決定使用者體驗和產品差異化的終極戰場。這意味著: 誰掌控AI領導力,誰就能在未來摺疊屏戰爭中搶佔制高點。 榮耀恰好手握這把鑰匙。自2016年推出全球首款AI手機以來,榮耀始終站在AI終端的潮頭。 此後,榮耀持續推動AI技術的發展,逐步構建起以AI為核心的平臺級能力。 2022年,當榮耀提出並佈局平臺級AI,從底層重構MagicOS作業系統,讓AI成為智慧終端的大腦時,行業大多數玩家對於AI的認識,還停留在摳圖、拍照渲染等應用層面。 彼時的榮耀,已經在暢想,藉助平臺級AI的能力,讓不同裝置之間可以相互協同、無縫聯接。 最終,打造一個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榮耀在行業首發了端側大模型,攻克了效能與功耗的平衡難題,實現了端側AI的流暢執行。 緊接著,又在行業首發YOYO智慧體,具備任務自主執行能力,能夠像人一樣操作手機、閱讀螢幕、理解資訊,並自主呼叫手機資源和第三方服務。 YOYO智慧體的推出,標誌著榮耀在AI終端生態中的領先地位。 從平臺級AI到端側大模型,再到YOYO智慧體……榮耀憑藉在AI領域的長期耕耘,最終具備了重構行業的實力。 2025年初,榮耀釋出阿爾法戰略。這是其在AI領域的里程碑——標誌著榮耀從智慧手機制造商向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公司轉型。 最新發布的榮耀Magic V5,正是阿爾法戰略落地的首款重磅旗艦產品,也是榮耀在AI領域歷經多年耕耘的一次厚積薄發。 其價值,不止於重新整理了摺疊屏輕薄紀錄,也不止於滿血全能旗艦身份,更在於AI對使用者互動體驗的顛覆性重塑。 核心就是全新的YOYO智慧體。 不同於傳統智慧助手,YOYO智慧體完成了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的蛻變,當用戶需要服務時,YOYO能夠主動理解使用者意圖,並完成指令。 這在人機互動的漫長卷軸上,刻下了一道分水嶺。 它打破了過去AI手機就是摳個圖、做個會議摘要的初級階段,賦予摺疊屏近乎PC級的場景化生產力。 榮耀Magic V5釋出現場,當李健一口氣展示了“一語AI,萬事找YOYO”八大智慧體服務時,現場觀眾瞬間被點燃。 以摺疊屏為AI核心載體,榮耀Magic V5透過左屏瀏覽、右屏AI提煉的雙屏互動,實現了人機協作。 類似旅遊攻略同步整理、一語生成PPT等,過去需要被動輸入指令的各種繁雜任務,如今有了YOYO智慧體,使用者只需動一動嘴就能自動完成。 但榮耀的野心,遠不止摺疊屏。 依託多模態感知、個性化推理、自動化執行、生態化工具等技術,YOYO智慧體可跨裝置、跨應用執行復雜任務。 比如,多平臺一鍵打車、跨系統操控家電,解決“指令碎片化”痛點,日均為使用者節省1小時。 要實現這一點,徹底釋放智慧終端的生產力,還需破除另一重堅冰:割裂的生態。 由於歷史的原因,手機、PC、智慧穿戴等各種產品,在生態上是相互割裂的,不同廠商、不同裝置、不同系統之間,無法互聯,更談不上協同。 這個頑疾已經困擾了行業數十年。 榮耀一直是開放生態的堅定踐行者,阿爾法戰略的核心要義,便是與行業夥伴共建開放、共享的AI生態系統。 榮耀Magic V5全球首發與iOS、鴻蒙系統的高速檔案互傳,一舉打破了不同品牌、生態、裝置間的割據。 儘管在此之前,很多廠商也在努力實現安卓與iOS裝置的互聯。 但榮耀是行業第一家打通了蘋果、鴻蒙、安卓、Windows四大生態的,它也因此成為全球唯一實現全品牌終端無縫互聯互通的品牌。 這一突破效能力,直接將“跨系統協作”的終極便捷交到了消費者手中。 無論安卓手機/平板、蘋果的iPhone/iPad/MacBook,還是Windows PC,榮耀Magic V5都能無需任何第三方工具,實現檔案疾速互傳、資料即時同步與流暢的跨端協作。 這種真正意義上的開放互聯,其獨特價值在於: 對消費者而言,它徹底解放了裝置選擇權,使用者不再因系統不同而困擾,辦公、學習、創作真正實現“裝置自由”,體驗前所未有的跨終端操作便利。 對行業而言,它樹立了開放互聯的新標杆,打破了長久以來各生態封閉的藩籬,為整個智慧終端行業向更開放、更融合的方向發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推動了使用者體驗的實質性躍升。 有了AI+硬體的互聯互通,就彷彿給AI時代的摺疊屏插上了翅膀,剩下的就是不斷地生態共建,不斷地提升使用者體驗。 為此,榮耀聯合阿里、比亞迪、美的共建7大AI生態場景,覆蓋車聯、家居、辦公全鏈路,使摺疊屏成為串聯數字生活的超級樞紐。 這些破壁和共創之舉,賦予了摺疊屏不可替代的價值屬性,推動摺疊屏從“小眾嚐鮮玩具”向“生產力工具”的進化,使其成為使用者的生產力與娛樂雙重中心。 從這個意義上講,榮耀用AI重構了摺疊價值,引領摺疊屏進入了體驗為王的時代。 無論終結摺疊屏妥協史,重鑄產業標尺,還是打破生態壁壘,推動AI互動革命,榮耀向外界彰顯了鮮明的“破壁者”形象: 不滿足於跟隨,挑戰行業固有規則,重新定義未來。 榮耀Magic V5釋出會上,榮耀CEO李健借柏拉圖的洞穴隱喻,揭示了榮耀的底層驅動力。 當行業還困在洞穴裡,與跟隨、妥協的“影子”作戰時,榮耀專注於用創新之“光”,鑿開洞穴,照亮使用者需求的本質: 極致體驗與自由無界。 商業創新的本質,不止於技術或產品迭代,更在於認知的突破。 榮耀Magic V5以滿血全能與AI躍遷,打破行業長期陷於輕薄化的思維慣性,將摺疊屏重新帶回使用者需求這個更本質的方向上。 這其中,每一項技術成果背後,都是對使用者需求和體驗的一次深刻洞察,是榮耀向科技“無人區”發起的衝鋒。 榮耀Magic V5的誕生,也凝結著中國製造的躍遷。 位於深圳坪山的榮耀智慧製造產業園,是行業唯一的L4級智慧工廠,此刻正源源不斷將這些技術成果落地,賦予摺疊屏新的生命。 這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榮耀在摺疊屏賽道的崛起,不是單一能力的突破,而是一場體系化的勝利。 榮耀深圳研發實驗室的專利牆,凝聚了底層創新的成果。正是這些技術積累,支撐了青海湖刀片電池、航空級特種纖維等關鍵技術的誕生和創新材料的應用,也讓榮耀得以解決摺疊屏長期存在的痛點。 平臺級AI、端側大模型和YOYO智慧體,構成了榮耀的AI生態底座。基於此,榮耀才能在實現摺疊屏輕薄化之後,繼續突破行業限制,打造出效能全面的旗艦摺疊屏,推動行業進入以體驗為核心的新階段。 此外,位於深圳坪山的L4級智慧工廠,代表了精密製造的能力。沒有它,即使擁有強大的技術,榮耀也難以將榮耀Magic V5這樣的前沿科技產品真正落地量產。 從精密製造到底層創新,再到AI生態和底座,榮耀以不斷創新的技術密度,支撐起了其面向未來的戰略野心。 告別嚐鮮,終結妥協,一種由AI驅動的全新互動正規化,正蓄勢登臨舞臺,並在榮耀的引領下,以開放之姿撞碎生態壁壘。 這標誌著,剛剛開啟IPO的榮耀,已穩穩立住AI領導力的旗幟,正堅定駛向全球科技競爭的“無人區”。 它的目標遠不止於產品領先,更在於: 在改寫行業規則、攀登價值鏈頂峰的征程上,為中國智造樹起一面獵獵作響的旗幟。 THE END 尊敬的讀者朋友們,衷心感謝您訂閱《華商韜略》,為了便於您及時收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敬請星標華商韜略公眾號,感謝支援,期待長久伴您同行。 華商韜略出品 主編:畢亞軍 責編:周怡 美編:溫佳寧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圖蟲創意、東方IC,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絡 華商韜略旗下公眾號,歡迎關注 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 敬請聯絡:010-65580525 [email protected] 周總監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成長計劃】 簽約賬號【華商韜略】原創內容 ◆◆◆ “點贊”是喜歡,“在看分享”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