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窈窕媽媽Jessica |來源:窈窕媽媽(ID:iiimum)
賈乃亮李小璐複合了?
一時之間,評論區裡炸開了鍋,網友們不斷的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有的人表示“活久見”、有的人在猜測“他倆是不是複合了?”、有的人,則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評論道“乾脆復婚吧”……
實際上,那天是他們女兒甜馨11歲的生日會,兩人到場是為了給女兒慶生,並沒有複合。
但值得一提的是,照片上,11歲的甜馨緊緊依偎在父母身旁,笑顏如花。
她並沒有像當年網友們“預言”的那般,因父母離異而受到巨大打擊,從而變得脆弱內向。
相反,如今的她在陽光下健康成長,已然成為了一位明媚的大姑娘!
甜馨能夠成長於此,完全是賈乃亮與李小璐共同的功勞。
兩人夫妻關係雖走到盡頭,但從未放棄作為父母的責任,即便沒有在一起,但給予孩子的愛卻不會少半分。
他倆用行動證明了:父母的愛才是滋養孩子最好的土壤!
乍一看,貌似說父母離婚,會帶給孩子源源不斷的“負面影響”。
可實際上,這份影響是好還是壞,其實完全是由父母雙方決定的。
其實此次為甜馨慶生,並不是兩人離婚後第一次同框互動。
賈乃亮只要有空,都會飛去陪伴甜馨,全程參與她的成長。
三人一起去公園裡運動,父女兩在開心打著羽毛球,李小璐則站在旁邊加油,並不時為賈乃亮遞上毛巾和水,兩人並沒有刻意保持距離。
有教育專家曾指出:離婚即老死不相往來,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思想。
對於離異家庭來說,定期進行家庭活動,能讓孩子的心理落差沒有那麼大。
或許正是因為這點,在甜馨的生活裡,她沒有因為父母離異,而少了爸爸,或者媽媽。
所以當有網友和她談起父母關係時,她會毫不避諱說到:“爸爸媽媽我都愛!”
同樣在孩子面前,將關係處理很好的,還有馮紹峰與趙麗穎。
兩人離異後,不僅一次被媒體拍到共同帶孩子出門聚餐。
吃完飯後,馮紹峰還會不斷回頭提醒趙麗穎注意安全,別低頭看手機。
他不會擔心兩人之間隨時有條引爆線,稍有不慎便瞬間炸開。
其實夫妻間無論因為什麼原因結束,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選擇不做分道揚鑣的夫妻,而是隻做關愛孩子的父母。
兩人在對方面前,始終會站在伴侶的角度看到各種問題,從而導致各種分歧,引發爭吵。
然而,如今分開後,作為王詩齡的父母,他們反而更加理解對方。
畢竟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一致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她幸福快樂。
所以在離婚後,王嶽倫接受採訪大讚李湘,他認為從育兒觀念上,兩人完全合拍。
李湘也依舊將王嶽倫當做最合拍的夥伴,只要和女兒一起出席的場合,她都會叫上王嶽倫,並且一起有說有笑。
王詩齡在他們的身邊,依舊是那個得到全世界愛的小公主。
年初她決定報考牛津大學藝術系時,還與父母商量到大半夜,最終得到父母共同的支援。
父母離異,一時之間會給孩子的世界,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色。
但這層灰色,只要父母願意一起攜手抹去,那麼孩子依舊能見到那份絢爛。
那麼孩子大機率,將一直生活在陰霾之下,甚至影響往後的人生!
哈佛大學研究所有一項統計表明:在高達82%以上的離異家庭中,孩子的性格中普遍存在自卑、內向、情緒低落,甚至是抑鬱傾向。
主持人姜思達幼年時父母離異,分開前,他倆總是爆發激烈爭吵。
媽媽會向他列舉爸爸的種種不是,而爸爸又會挑刺媽媽。
年幼的姜思達不知所措,他無法分清父母之間誰對誰錯,更加不懂該站在哪邊。
於是,他只能開始埋怨自己:“都是因為我不懂事,他們才會吵架。”
多年後,母親告訴他自己“已放下過去”後,他躲在角落裡崩潰大哭。
從小,在課本中我們便學到:“與人相遇,不交惡緣,與人離別,不留惡語。”
很多離異的夫妻沒有意識到,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
還記得前段時間,鄭少秋那在美國自殺的女兒鄭安儀嗎?
鄭安儀幾歲時,父親鄭少秋與母親盧慧茹因“感情不合”離婚。
為了懲罰鄭少秋,盧慧茹懷著對他的怨恨,帶著女兒鄭安儀遠走加拿大。
在鄭安儀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母親不斷給她傳遞:“你父親感情冷漠,不負責任!”
後來,她離開母親獨自前往美國生活,並陷入了一段痛苦的三角戀情。
父母關係破裂,有時還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性格,甚至會ta喪失“愛”的能力。
可能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娛樂圈“模範丈夫”張智霖,曾經是不懂愛的。
在眾人的眼裡:如此溫柔長情的張智霖,一定擁有很幸福的童年吧?
而事實卻是,張智霖父母很早便離婚,但由於種種原因,卻還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在家中,張智霖是父母情緒的“垃圾桶”,每天起床迎接他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
於是,他開始恐懼婚姻,拒絕與一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不想重蹈父母的覆轍。
袁詠儀的開朗樂觀,教會了他如何愛人,也讓他感受到了被愛。
很多離異夫妻都沒有意識到,影響孩子的不一定是離婚。
眾人不解,為何如此年幼的孩子,會不希望父母在一起,有一個完整的家呢?
於是,他拿出了自己創作的漫畫,裡面的內容,值得每一位父母細細思考:
在我六歲以前,爸媽相親相愛,我一直有個令人羨慕的家。
可慢慢的,爸媽總因為各種事情爭吵,爸爸會大發雷霆,而媽媽則傷心流淚。
當他們告訴我決定時,我很害怕,可他們卻告訴我不用擔心;
我發現爸爸突然變得更有趣了,他會每天陪我玩,我愛他。
媽媽住在附近,她每天都會來看我,陪我聊天,我發現她再也沒哭過了。
奇怪的是,爸爸媽媽再也沒有吵過架,並常有說有笑的帶我逛商場、去旅行。
很多人充滿關切的問我:“作為一個破碎家庭的孩子,你有怎樣的感受?”
我仍然能感受到他們無微不至的愛,所以,這不是一個破碎的家。
但在我心中,你們卻是最好的父母,你們永遠是我心裡的NO.1。
父母雖然離婚,但只要不把孩子當做“累贅”,並且積極共同履行作為父母的責任;
那麼,夫妻離異後,怎麼做才能很好繼續履行父母的責任了?
很多父母離婚後,習慣以“孩子小”為藉口,放棄與孩子溝通。
所以,開誠佈公的告訴孩子,父母分開了,與你無關,但依然愛你!
相比父母的離異,孩子更怕的是再也無法與父母共同相處。
定期進行家庭活動,能有助於孩子從心裡認為:我並沒有失去父母任何一方。
比父母離異更可怕的是:兩人分開後,依舊不斷攻擊對方。
一對互相攻擊彼此的父母,會讓孩子時刻生活在焦慮與恐懼當中。
既然選擇了分開,那就停止戰火,給孩子一個和平、充滿安全感的世界。
不把離婚的傷害殃及孩子,盡力留存家庭的美好,才能讓孩子在成長中不會感到缺失。
畢竟,沒有所謂的“破碎的家”,只有“破碎的關係”。
願你無論是在婚姻還是身為父母的課題裡,最後都能交上滿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