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多國暫停加稅90天,看似聰明,實則“大聰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梅新育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先發《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後宣佈對美追加反制措施,4月9日,中方以“先禮後兵”的方式完成了應對特朗普關稅戰交手的第二回合,體現了中國的大國風範,在美國行為方式映襯之下,也提升了中國的可信度。
  特朗普隨之宣佈再次提高對華關稅,並對不報復美國關稅戰的經濟體暫停加徵關稅90天。
  對此,輿論上也有各種解讀,有人說特朗普是認慫了,有人說中國處境不妙。在筆者看來,這種關稅戰區別性暫停措施,在當天和短期內可能看似是妙招,但在中長期則是十足昏招,因為區別性暫停,相當於間接給中國開啟了緩解衝擊的機會,出爾反爾、一日三變更無助於特朗普心心念唸的製造業迴流和長期投資。
一、美國金融市場是特朗普的軟肋
  特朗普宣佈關稅戰區別性暫停後,效果確實立竿見影:當地時間4月9日,美國股市應聲暴漲,道指暴漲近3000點,漲幅直逼8%;標普500指數漲幅突破9.5%,納指漲幅突破12%,特斯拉等重點個股全面大漲。

在對中國第一輪反制痛擊毫無思想準備、美股慘跌之後,特朗普確實表現出了相當強的自找臺階的變通水平,這一舉措從短期來看,利好美國金融市場和緩解關稅戰在當下對整個美國經濟的衝擊。
  畢竟金融業在美國經濟中所佔的地位遠超中國,美國國民資產中證券佔比遠超中國,而且美國股市數年來屢創新高,中國股市則相對疲軟許多,而金融市場恰恰又是最依賴信心、在恐慌情緒下最為脆弱的所在。這一切導致美國金融市場成為特朗普關稅戰中美國經濟最大的軟肋之一。
  同樣因遭遇關稅戰恐慌衝擊而下跌的中國股市猶如從二樓跳下,可能扭傷足踝,但不至於骨折,更不會致死;美股則猶如從十樓跳下,能否生還,要靠上帝憐憫。
  正因如此,早在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國東部時間3月22日中午)特朗普打響對華貿易戰當天,我就在《中國應當與特朗普打一場史詩級貿易戰》一文中提議,將美國金融市場作為經濟反擊的重點打擊目標:
  “中國的經濟反擊不應自我侷限於貨物貿易領域,而是應當同時涵蓋金融領域。金融領域可供我們選擇的武器不僅包括人們談論多年的拋售美債,也包括打擊美國股市。既然美國股市屢創新高,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去年一年重新整理收盤紀錄60多次,為1995年以來最多,也是特朗普最愛向選民誇耀的‘政績’,那麼,在這個領域動手,能夠把特朗普打疼。
  本來,接二連三的貿易爭端已經把今年的美國股市推向了險境:自從2016年末以來,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一直保持著2%以上,通貨膨脹壓力加大是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的重要原因。但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又有可能刺破美國股市泡沫,重蹈當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覆轍。現在,特朗普倘若大規模開徵懲罰性進口關稅,必然進一步加大美國通貨膨脹壓力,進而加大美聯儲加速加息、導致美國股市硬著陸的機率。
  在此基礎上,政府基金的投資者也好,民間基金的投資者也好,可以進一步開展點對點的打擊,針對符合上述精準打擊原則的目標企業股票,採用合法方式做空,觸發市場的‘羊群行為’,進而導致其股價暴跌。”
二、中方不對稱打擊美股的擇時藝術
  在這場全覆蓋關稅戰的第一回合,我們看到了中方宣佈反制措施針對美國金融市場的擇時藝術,也看到了特朗普的意氣驕橫、對中國可能的反制和美國金融市場的軟肋毫無思想準備。
  特朗普宣佈全覆蓋關稅戰是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星期三下午3點、北京時間4月3日星期四凌晨4點,這一時間選擇本身就會對中美股市、乃至整個東亞和美國股市造成不對稱打擊。

美股跌幅創下歷史紀錄
  因為美股正常交易時段是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30至下午4:00,擴充套件交易時段的盤前交易是美國東部時間上午4:00至9:30,盤後交易是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00至晚上8:00。
  這樣一來,即使只考慮正常交易時段,美股也需要承受4月2日週三下午3點至4點和4月4日週四、4月5日週五兩個全天的衝擊,然後才能在週末休息日停止交易消化衝擊。相反,A股和港股只需要承受4月3日週四一個交易日的衝擊,隨後就是三天清明節小長假連續三天停止交易消化利空。
  這樣一個時間選擇,表明他一開始絲毫沒有考慮關稅戰對中美、東亞-美國股市的不對稱打擊,沒有考慮如何透過時間選擇,實現對手金融市場受創最大化而本國市場受創最小化,甚至根本沒有考慮到中國反擊的可能性。
  如果是想令中國股市不對稱受創更重,他應該選擇在美國東部時間週日下午、北京時間週一凌晨正式宣佈發動關稅戰,這樣中國股市兩三個小時之後就要開市而承受第一波恐慌性打擊,美國則多了一個晚上消化恐慌情緒,甚至可能因目睹中國、東亞股市的恐慌而相對增強對美股的信心。
  相比之下,中方第一輪反制措施表現出了相當高明的擇時藝術。我方沒有選擇在北京時間4月3日當天馬上公佈,顯然是早已準備好的反制措施,而是選擇在4月4日清明節北京時間18點、美國東部時間早晨5點公佈,目的就是避免在4月3日當天因反制措施而加劇金融市場恐慌,在大陸和香港股市連續三天休市而美股交易的這一天,公佈反制措施訊息只打擊美股,但給國內股市留兩天消化、緩解的時間。公佈的時間是美國時間早晨5點,也讓美方來不及釋出安民告示,穩定市場信心。

4月4日,國務院釋出公告截圖
  在第二回閤中,中方的擇時策略既顯示了中國的有備而來,又加大了讓美股市場參與者猝不及防的力度,從而至少部分抵銷了中國反制措施對美股邊際打擊效果遞減:
  4月9日A股上漲而其它國家和地區股市普跌的交易日結束後,選擇在北京時間18點、美國東部時間9日早晨5點宣佈第二回合的追加反制措施,這是避免衝擊當天A股,同時沿襲第一回合打擊美股開盤的策略。
  不同之處在於,這次宣佈反制措施之前3小時,國務院新聞辦於15點、即A股交易日結束時間釋出《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避開了可能干擾A股市場的不確定性,讓市場感到在這個風高浪急的時期,中國至少是個對外經貿外資政策可預期、不確定性風險相對最低的大國。
  同時,這份白皮書也讓外媒、美股市場參與者普遍認為中國不會採取第二輪反制措施。在這種情況下,18點宣佈第二回合反制措施,令外媒和美股市場參與者倍感猝不及防,以至於紐約時報、BBC、路透、法新社等西方主流媒體普遍在中方宣佈之後一二十分鐘才發出訊息,美國大牌媒體記者也向筆者感慨效果炸裂。
三、關稅戰區別性暫停,結果將事與願違
  這樣看來,特朗普宣佈關稅戰區別性暫停,對當天和短期挽救美股確實是一記“妙招”,但問題是在中長期內屬於事與願違的昏招。
  因為4月9日生效的104%對華關稅率,基本上已是中美貿易禁止性稅率,對中國貿易的邊際殺傷力接近於零;對75個尚未報復美國的經濟體暫停關稅戰90天,卻讓中國企業和這些國家/地區的商人們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視窗,爭分奪秒大規模轉口“中國製造”,從而間接大幅緩解對中國的衝擊,他們也絕不會浪費這個機會。

特朗普宣佈,對多家暫停關稅90天

  在規避管制方面,我們不要低估各國商界的創造力;發展現代製造業的門檻極高,但規避管制型“創新”的門檻極低。在2001年底入世之前,為取得對西方市場出口紡織品服裝的配額,中國企業大舉湧入有配額的發展中國家,以至於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的中國工人一度多達十幾萬,而該國直到2023年底人口才126萬,模里西斯為此坐收稅收等利益多年。今天,特朗普的區別性暫停關稅會在未來的90天裡激發出多少國際貿易史上的奇觀,讓我們拭目以待。
  從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戰的目標是重構美國財稅經濟體系,重建美國製造業;但製造業前期投資沉沒成本巨大,美國這方面成本尤其高,需要長期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才能吸引投資者實實在在投入,他這種出爾反爾、一日三變的作風,能讓製造業投資者增強對美國政策環境可預期的信心嗎?
  無論如何身段靈活,無論如何為自己“交易的藝術”自鳴得意,在中長期內,人不可能擊敗客觀經濟規律。我們沒有必要為特朗普開啟關稅戰第三回合的措施而過度焦慮,我們該做的是千方百計、爭分奪秒發掘利用區別性暫停措施創造的潛在機會。在連續的博弈交鋒中,對手為自己短期解套的措施會暴露出越來越多可供利用的破綻。
  同時,如果特朗普政府有內部人士利用區別性暫停的內幕訊息而提前操作牟取了鉅額利益,世人還將觀賞到美國政治“宮鬥”的好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