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 哦~
日前,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在其官網頭條報道了一項最新研究——首次在豬胚胎中培育出小型人類心臟,這顆豬-人“雜交”胚胎的心臟能夠跳動,並存活了 21 天。

近年來,科學家們已成功將基因編輯的豬器官(腎臟、心臟)成功移植到人體中。
此外,還有研究人員正在培育人-獸嵌合體,透過在動物胚胎中植入人類細胞,以希望將來能夠培育出攜帶可移植給人類的器官的動物,這為解決全球器官移植短缺問題提供了一條新出路。
培育嵌合體動物的一種方法是製造出缺少某些特定器官(比如心臟)所需基因的動物胚胎,然後將人類幹細胞注入這些胚胎中,以期望人類細胞(而非動物細胞)形成該器官。
目前已有幾個研究團隊利用這種方法在豬胚胎中培育出了人類肌肉細胞和血管細胞。
近日,在中國香港舉行的 2025 年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年會(ISSCR 2025)上,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研究員做了題為:Xenogeneic regeneration of humanized mesonephros/heart in pigs(豬體內人源化中腎/心臟的異種再生)的報告,首次報道了在豬胚胎中培育出含有人類細胞的心臟,這些胚胎存活了 21 天,在此期間,胚胎中的小型心臟開始跳動。
賴良學研究員表示,豬是一種合適的供體物種,因為其器官的大小和解剖結構與人類相似。
賴良學團隊此前曾在豬胚胎中培育出早期階段的人類腎臟(中腎),這些胚胎在母豬體記憶體活了長達一個月。因此,他們想看看類似的結果是否適用於心臟。
研究團隊透過引入防止細胞死亡以及促進細胞生長的基因,對人類幹細胞進行了重程式設計,以增強其在豬體記憶體活的能力。
然後,他們生成了兩個對心臟發育起關鍵作用的特定基因被敲除的豬胚胎。
在受精後不久的桑椹胚期(此時胚胎僅由大約 32 個快速分裂的細胞組成),將少量的人類幹細胞引入其中。
隨後,這些胚胎被移植到母豬體內繼續發育。
研究團隊發現,這些嵌合了人類細胞的豬胚胎最多能生長 21 天,之後便無法存活。
賴良學研究員表示,有可能是人類細胞擾亂了豬心臟的功能。
研究團隊仔細觀察了這些胚胎中的心臟,他們發現,這些心臟已經成長到了相當於人類心臟在 21 天時的發育階段——指尖大小,並且在跳動。
研究團隊在這些人類細胞中進行了熒游標記,從而能夠區分心臟中豬細胞和人類細胞。
此次報告未公佈這些心臟中的人類細胞所佔比例,此前他們進行的豬腎臟研究中,人類細胞佔據了 40%-60%。

△ 攜帶人類心臟細胞的豬胚胎
這項研究尚未發表,具體細節仍不得而知,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想開發出給人類移植的心臟,就需要該器官完全由人類細胞構成,以避免引發人體免疫系統對器官的攻擊。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生物世界”
撰文:王聰|編輯:王多魚|排版:水成文
參考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106-8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