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美元基金募資難的背景下,美元基金在華投資收縮,中國投資者才是中國AI行業的投資主力
編輯 | 郭麗琴
近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實施對外投資行政命令的擬議規則(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 NPRM),限制美國人在中國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系統等領域進行投資。
這一擬議規則是對美國政府於2023年8月釋出的《關於處理美國在受關注國家的特定國家安全技術及產品領域投資的行政命令》的細化,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財政部制定規則,管理和監管新的專案,特別是針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
目前,美國財政部正在徵求公眾對擬議規則的意見,徵求意見將於2024年8月4日結束。之後,美國財政部將釋出最終實施條例,並確定條例的生效日期。
6月24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回應稱,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堅決反對,將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利。美方反覆強調無意對華“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但卻執意釋出擬議規則,限制美方企業對華投資,打壓中國產業正常發展。這是典型的泛化國家安全做法,違背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影響中美兩國企業正常經貿合作,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美方應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取消對華投資限制,為中美經貿合作創造良好環境。
多位AI領域投資人表示,目前來看該擬議規則對中國人工智慧行業的投融資影響微乎其微。原因在於目前中國投資者是中國人工智慧行業的投資主力,當下美元基金募資難,整體投資退潮,轉戰人民幣基金也將成為未來在華外資以及基金的主要模式。

美國這一擬議規則規定了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等領域中被納入規定範疇的產品技術引數,包含開發或生產任何用於設計積體電路或先進封裝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設計用於積體電路批次製造的前端半導體制造裝置,使用16/14nm或更小的生產技術節點的積體電路,以及為特定用途而設計的量子計算機及人工智慧系統等。
涉及相關範疇的交易分別為被禁止的交易和可通知的交易。被禁止的交易是指美國個人與被確定為“涉及國家安全技術和產品的外國實體進行的特定型別交易”,這些交易被認為“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特別嚴重的威脅”。可通知的交易指美國個人與外國實體進行的交易,這些交易涉及的技術和產品“可能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但不如被禁止的交易那麼嚴重,這類交易要求向美國財政部提交通知。
除上述兩類交易外,擬議規則對例外交易進行了規定,包括公開交易證券的投資、投資公司發行的證券、有限合夥人投資、完全買斷、公司內部交易、履行先前承諾的資本承諾、違約或其他條件導致的投票權獲取、與美國境外的個人或實體的交易。
此外,擬議規則對美國人在涉及相關交易所需要承擔的責任、需提供的資訊進行了規定。例如,在進行交易之前,美國個人需要進行合理的盡職調查。如果交易是可通知的交易,美國個人必須在交易完成後30天內,向美國財政部提交通知。在提交通知時,美國個人需要提供準確和完整的資訊,包括交易的商業理由、交易的總價值、交易各方的聯絡資訊等。
擬議規則規定,任何故意違反、企圖違反、共謀違反或導致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發出的任何命令、法規或禁令的人,一經定罪,將被處以不超過1000萬美元的罰款。如果是自然人,則處以不超過20年的監禁,或兩者並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