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人多的地方,我感覺馬上就要暈過去了

PPPD
焦慮症
01
我在小紅書上確診了PPPD焦慮症。
事情是這樣的:我去醫院看病,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工作日看病的人也特別多。因為我知道自己並不喜歡嘈雜的環境,所以當我處在那個環境下我感覺非常煩躁並且有馬上想走的衝動。但是我又不能放任自己的病不管不顧,所以我就咬咬牙,想要找個安靜點的角落待一會兒。但是就在我穿過人群試圖尋找一個安靜的角落時,我突然感覺頭暈,並且有點站不穩,感覺隨時就要昏倒在地。在小紅書一搜,嘿,PPPD焦慮症。
當時其實有些半信半疑吧。不過沒過幾天,我又去了一個人山人海的地方,比醫院的人還多,馬上要昏倒在地的感覺更加強烈,我馬上找了個地方地下。好好好,這次我信了。
02
不過其實我的症狀應該算是比較輕的。因為患者還有其他較為嚴重的表現,比如持續性頭暈。患者會經常感到頭暈或不穩定,雖然這些症狀可能有波動,但通常是持續存在的。頭暈的感受可能表現為“浮動”或“暈船”感,有時伴有視覺模糊或失重感。頭暈症狀通常在站立、行走、或在動態環境(如乘車、在擁擠的地方)中加劇。患者可能感到在這些情況下失去平衡或站不穩,甚至可能伴隨噁心感。
03
為什麼會出現PPPD焦慮症?我在網上搜索到了一些相關資料:
急性前庭疾病
   前庭神經炎、梅尼埃病或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等急性前庭事件常常是PPPD的初始誘因。這些疾病會導致劇烈的頭暈、噁心和失去平衡感,迫使患者在身體和心理上適應新的狀況。即使急性症狀消退後,患者可能仍然感覺不穩定和頭暈,這種持續的症狀會導致PPPD的發生。
偏頭痛
偏頭痛患者更容易發展為PPPD,尤其是那些反覆經歷頭暈發作的人。 頭痛和頭暈之間的聯絡可能會使患者對頭暈的感知更為敏感,增加了PPPD的風險。偏頭痛發作時的視覺和感覺過敏也可能在發作間期持續存在,進一步加重PPPD症狀。
焦慮和抑鬱
 心理因素在PPPD中起著重要作用,焦慮和抑鬱症狀會放大和維持頭暈感。長期頭暈和對未來發作的擔憂會增加患者的焦慮水平,形成惡性迴圈。抑鬱症狀可能使患者對生活失去興趣和動力,加重身體症狀的感知和反應。
視覺刺激過敏
對複雜視覺環境(如人多的地方、繁忙的街道)過度敏感是PPPD的一個常見特徵。視覺刺激引發或加重頭暈感,使患者在面對視覺複雜的環境時感到極度不適。這種過敏反應使患者更傾向於避免這些環境,進一步限制了日常活動和社交生活。
04
如果你和我一樣,屬於輕度的PPPD焦慮症,那麼你可以試著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規律的作息、健康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這些改變有助於改善整體健康狀況,緩解PPPD的症狀,並增強身體和心理的應對能力(健康生活對大多數心理問題都適用)。
你也可以試試前庭康復訓練。這是一種專門的物理治療方法,旨在改善患者的平衡和適應能力。這種訓練通常包括一系列針對眼、頭和身體運動的練習,幫助前庭系統重新調整,從而減輕頭暈感和不穩定感(在網上搜索前庭康復操,可以嘗試著做一做)。
或者你可以試試暴露於自己感到不適或害怕的環境中,讓自己適應這些環境並減少對視覺刺激的過敏反應(當然我覺得獨處很舒服,所以我不準備嘗試這個方法)。
簡而言之,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小眾的疾病(至少我身邊沒有朋友是這樣的)。我現在隨時備上耳塞,以備不時之需。不過,每個人都能慢慢探索出適合自己的適應環境的方法,我在這裡就不多做贅述啦。
文字|範蕊工作室、部分來自維基百科
編輯|範蕊工作室
圖源網路 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