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作再拿「白卡Medicaid」福利不能白領!

國會共和黨人為配合川普總統在遣返移民和減稅政策方面的主張,同時努力避免聯邦赤字失控,正在積極尋求從不同領域開源節流。
然而,這些措施已經引發廣泛爭議,特別是針對低收入民眾和貧富差距問題的批評聲音尤為強烈。
根據《紐約時報》和《衛報》的綜合報導,川普政府的多項政策成本高昂。例如,僅僅延續2017年減稅法案的部分內容,就需要耗費高達5萬億美元的公共資金。
而大規模遣返無證移民及加強邊境管控的措施,也將需要動用數十億美元的財政資源。這種高額的支出令倡導財政平衡的共和黨議員進退兩難。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已釋出了一份長達50頁的報告,列出了多項開源節流的建議。其中包括對所有進口美國的產品徵收10%的關稅,預計此舉將為聯邦政府帶來約1.9萬億美元的收入。
然而,許多共和黨議員對此表示懷疑,認為川普未必會全面落實這些政策,因為關稅政策可能對國際貿易和美國企業造成負面影響。
在這份清單中,部分措施被認為對一些民眾影響尤為嚴重。
例如,在Medicaid(聯邦醫療補助)計劃方面,政府提出要求肢體健全的申請人必須符合工作條件才能獲得福利,孕婦、學生以及照顧家庭成員的個人可獲豁免,但預計仍有約60萬人將因此失去資格。
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估計,這項政策將在未來10年為聯邦政府節省1000億美元。此外,非公民將不再有資格享受Medicaid,同時縮減Medicaid擴充套件計劃,但這將把財政壓力轉移到各州政府身上。
除此之外,共和黨人還建議增加一些新稅項。例如,對可免費使用公司健身房、獲得僱主提供食宿的員工徵稅,甚至將獎學金列為徵稅範圍。僅僅針對獎學金的稅收,預計就可為聯邦政府帶來540億美元的收入。
與此同時,他們還提議推翻拜登時代的若干政策,例如減少清潔能源支出、廢除《降低通脹法案》的稅收抵免,以及取消對電動車的補貼。這些舉措若能實施,可能在未來10年內節省高達8000億美元。
然而,這些提議在共和黨內部也遭遇反對聲浪,特別是來自清潔能源企業集中的州份的議員,他們擔心這將對當地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在減稅方面的舉措一方面被視為對企業和富人的優待,例如企業稅率從35%降至21%,使高收入家庭受益匪淺;另一方面,卻可能加劇基層的財政負擔。
智庫城市布魯金斯稅收政策中心的分析顯示,年收入超過45萬美元的家庭將獲得接近一半的減稅優惠,而基層民眾的稅收負擔則幾乎沒有明顯減輕。
此外,川普競選時曾承諾,小費和加班費將免稅,但根據眾議院的分析,此舉將讓聯邦在未來10年減少7500億美元的稅收收入,進一步加大財政赤字。
總的來看,共和黨人提出的這些政策,雖然有助於減少部分財政壓力,但可能對基層民眾和中低收入群體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引發巨大的政治挑戰。
許多分析認為,這些措施可能會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並導致共和黨在政治上面臨更大的反彈風險。
版權宣告:我們微信公眾平臺尊重和維護版權、著作權。平臺所釋出的原創文章與圖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凡非本平臺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們致力於優質內容分享,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