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黎沛餘
編輯 | 小蠻妖 張婷婷
美編 | 黃山
微信編輯 | 侯麗


性是上不了檯面的,是糟糕的東西
我成長在90年代的東莞,當時全國聞名的“性都”。
豐盛的“性”線索包圍著我們:嬉笑、髒話、俚語、電視劇、臺灣言情小說、路邊CD攤、紅指甲與超短褲、鬧新郎、幽會、紅燈區、公交車上拐著杖在紅燈區下車的老人、成人用品店、成人電影院、牛皮鮮小廣告、男科/婦科醫院雜誌、打擊二奶集會、出軌……
在這座城市,“性”與生活結合得如此密不透風。但是成年人在言語表達上,如此地扭扭捏捏,掩耳盜鈴,甚至義正言辭地批判。讓我在察言觀色中得知:性是上不了檯面的,是糟糕的東西。
我接受到的最初的“性教育”,是媽媽有點難為情地,把一本臺灣言情小說遞給我,說是書攤老闆娘送的。我把整本書看完了之後,便飛快地扔了,扔的遠遠的。
青少年時期的我對性極其無知,卻強烈地害怕性,抗拒性。在青春期覺得早戀會對不起家人,對不起老師,對不起全世界。直至到大學畢業,我都沒有品嚐過戀愛的感受,只知道談戀愛的步驟,約會就是機械地一起吃喝玩樂,聊天散步,被動地其實也不太情願地配合對方的邊緣性行為。

一則公益廣告上關於旁人對女性領口高低的偏見
第一個男朋友,我也說不清楚自己到底喜不喜歡,只是有點好感又不好意思拒絕。當時在身體接觸上,我內心只能接受和他牽手,當他更為親密地摟著我的肩膀的時候,我會不自在的想要躲開。這或許會被他解讀為“可愛少女的嬌羞”,但其實我真的不喜歡,卻把不喜歡藏在心裡沒有說明,擔心義正言辭的拒絕會讓我變成一個不善解人意,不平易近人的女孩。
這段關係中,讓我最不堪的一件事,是發生在他給我慶祝生日的時候,我的好朋友都在場。在此之前,我們沒有接過吻。我許願之後,朋友們起鬨,“親一個親一個”。他嬉笑著湊上來,一下子就來了個“法式舌吻”,但當時我的內心其實很抗拒,但就是發不出聲音。
被當眾強吻之後,我有種極其羞辱的感覺,他口水那種味道讓我反胃、想吐,但我仍剋制住自己,不把厭惡表露出來,要不然,我就不是一個美麗從容的姑娘。
類似的邊緣性行為後續也有發生,而且不斷突破我身體和心裡的防線。我對他愈發厭惡,終於鼓起勇氣找了個分手的理由。希望和他此生不再相見,毫無情誼可留。就像當年那本劣質的言情小說,希望丟得越遠越好。
直到後來我接觸到性侵議題以後,才發現,這段經歷和感受,其實多多少少有“約會性侵犯”的成分。只是當時我並沒有說“不”的勇氣和意識,說不出不願意,難為情地順從。
對方也體察不到我的抗拒,還自己哄自己:“這些行為在拍拖之中很正常啊”。但其實在我心裡是有陰影產生的,只是那時我們兩都沒有意識到。
大四期間,我認識的一個隔壁班的男同學,尾隨一個小女生進廁所,意圖強姦。但他沒意料到對方會這麼劇烈的反抗,慌亂之中,失手把小女生殘暴地殺死。

網路上依然可搜到這件慘劇的相關資訊
我認識這個男生。這個廁所,離當時我正在上課的課室,僅僅幾百米。
這個事情給我造成很大沖擊,這個女孩名叫梁榮彩,她的男友為她建立了百科詞條,我參加了各種校園內悼念女孩的活動,還時常在網上跟進她的家人及男友,為她發聲的各種動態,我希望為這個、這樣的女孩發聲。
我也一度消沉與被動,我感覺自己身為女性,是如此脆弱,要成為一個“好女孩”真的好辛苦。要迎合好多要求,而生活又是如此不公與殘忍,我沒有安全感,也不願意表達自己,對性別不平等的主流社會,對於“男性侵略,女性悲劇”“男性主動,女性服從”這些生活劇情,我最大的對抗,就是沉默與不屑。但是是非曲直,都在我的心中。

“這個女孩被玷汙了,她不是我以前的女兒了”
當一件事情出現,我腦子裡時常的第一反應是詢問:“這公不公平?”
畢業後,在一位前輩指引下我選擇了社會工作,我強烈的感受到,我在做對的事情。2016年,當上司告訴我,有“愛·天使”保障性安全專案的崗位,可以致力於性侵危機干預,我馬上想起了梁榮彩。我毫無猶豫地承接了這個專案,希望這個專案可以幫助和她相似的人。
第一個接觸的當事人,是一個被強姦未遂的12歲小女孩。她的父母找到我們,希望幫忙追討賠償。我們也調動各方資源,把賠償從1萬元最終爭取到7萬元,在權益保障上實現了很大的改進。
賠款到賬之後,小女孩的父母要求結案。但是我們感受到小女孩有明顯的創傷後遺症,就和父母講,這個事情對小女孩的心理會有很大傷害,最好有心理諮詢師和社工的持續陪伴和跟進。
但父母還是決定在2周內把小女孩送回老家偏僻的山村裡,讓老家70多歲的爺爺來照應這個小女孩。
我懷著極大的遺憾,把一本《性侵當事人口述故事》書,用禮物紙包好,拜託父母轉贈給小女孩,希望當事人“走出來”的故事,能給予小女孩一些支援和信心,也許,性侵帶來的傷害,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能靠她自己一個人孤軍作戰。
這個遺憾,也更讓我深刻體會到性侵當事人的困難處境。她們受到的傷害,不是僅僅爭取到物質賠償就能解決得來的。這種傷害中更為複雜的,是被迫發生不自願性行為的那種羞恥感、歧視和壓力。

6月20日,19歲少女遭老師性侵跳樓,圍觀市民拍手起鬨。圖片來源:澎湃
父母帶有拋棄口吻的話語:“這個不是我以前的女兒了。”老師和同學都知道:“這個女孩被玷汙了。”
她獨自承受著這些,被迫離開原本成長了12年的生活環境,回到偏僻的山村裡,和年邁的老爺爺相依著生活。
“這些對這個12歲的小女孩公平嗎?”
只需輕輕一問,一團火就蹭蹭蹭地在我心裡冒起來。她不應該承受這些,也許是從小看武俠小說,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女俠精神所影響。從事“性侵干預”激發了我的鬥志。
我希望再也沒有小女孩遭受這樣的經歷了,而介入的行動要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越強越好。

她勇敢地質問施暴者:你憑什麼這樣對我?
後來,我遇到了一個案主是外來女工。她被同事入屋性侵甚至還懷孕了,經歷了流產之後,傷上加傷。我陪伴著她,經歷了一場動盪的心理地震。開始是強烈的憤怒,悲痛,報復,羞恥,恐懼等等混雜地襲來。隨後是綿長的噩夢,失眠,抑鬱,焦慮等等困擾,後期是逐漸信心的重建。
有創傷的性侵當事人,悲傷的情緒濃度是非常強烈的。一開始,我會被當事人濃墨重彩的情緒感染到。和她會談完過後,我會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車裡兩三個小時。我的身體就像一個山谷,情緒在裡面迴盪、穿梭。案主的情緒,把我成長過程中的帶有相同情緒的創傷,也帶出來了。

一則公益廣告上關於旁人對女性裙子長度的偏見
這個強度也讓我奔潰了幾次,這也算是情緒勞動者的工傷吧。我及時地察覺,並做了幾次心理諮詢。內傷的經歷與梳理,也讓我更能共情案主,理解她的痛楚處境,也更清晰作為一個引路人,可以如何帶她走出這羞恥和恐懼的泥潭。
半年後的一天,我們兩驅車去監獄,施暴者拒絕賠償。因此二次庭審要在他所在的監獄舉行。
當場,她勇敢地質問施暴者:"你憑什麼這樣對我?你知不知道別人是怎麼看我的?你知不知道我怎樣挺過來的?"
顫抖又堅定的聲音,響在嚴肅安靜的監獄內,所有人都很專注、安靜,都把她的質問聽進去了。我很感動,被她有力的聲音鼓舞了。回來的路上,她對我說:"我感覺自己在慢慢修復。"
當時真是感到莫大的安慰、成就感澎湃在心懷,一路在高速路上馳騁,風景快速移換,被打雞血的我就像腳下這部馬力十足的小車,滿懷信心向前衝,相信只要堅持的行動,就可以改變現狀,就可以改善性侵當事人的生活處遇。
這兩個個案不僅是個體本身,還代表著一個群體,代表著目前大部分性侵受害者。受侵害的人多數是女性,她們的生活處境,充斥著惡劣的不公。
社會依然在汙名化她們,性別不平等滋生的貞操觀,把女生的性與個人價值捆綁。只要發生一次“性的被搶奪”,這個女生的一輩子就“被毀”了,她身體“髒”了,她名聲“臭”了,她家人要蒙羞了,她受到的懲罰比男的強姦犯還嚴重。
強姦犯只要坐牢3-10年,而她呢,則要被困在汙名髒水的牢籠一輩子。每一個閒言碎語的觀眾,都可能是施暴者。

一則公益廣告上關於旁人對女性鞋跟高度的偏見
這種壓迫女性,壓迫性侵當事人的文化環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曾對5800名中小學生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性侵隱案率高達1:7,每曝光一起,背後還有七起案件不為人知。
而且,性侵的情節已經公佈的並不少見,研究證明暴力侵害女性的行為在亞太地區普遍存在。聯合國對亞太地區一萬名男性進行了調查後,釋出報告顯示幾乎每四名男性當中就有一名對婦女或女童實施過強姦,72%-90%的男性承認自己對女性實施了性暴力之後,並沒有承擔任何法律後果。
被問及實施強姦的原因時,受調查男性做出的最為普遍的回答是,他們認為無論女方願意與否,男性都有權與其發生性關係。在中國農村進行的調查中,承認實施過強姦的男性中有80%選擇了這一答案。
這種不平等的、野蠻的性存在,如果不採取措施介入,就等於繼續給受害者落井下石,構建一個施暴者的樂園。我們勢必要行動,要改變。

基於性別不平等的性傷害,越懂得,越堅持
2016年,我開始作為“愛·天使”保障性安全專案的專案主管,在佛山市南海區衛計局資助與指導下,所在機構佛山市南海區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支援下,和小夥伴們一起致力於性侵干預議題。
經過3年多的探索,在預防性教育方面,制定了可複製性、趣味性、參與性強的系統課程活動,並走進了20個社群和6所學校開展流動兒童/女工性教育,預防性教育服務普及了3萬人次,服務的流動兒童/女工大部分實現了掌握基本性教育知識水平,並且,透過熱線、微信等方渠道,為公眾提供便利的諮詢服務。
基於性別不平等的性傷害,越懂得,越堅持,我不害怕困難和瓶頸,反而越挫越勇。這些不公的存在都會增加我的使命緊迫感,推動性別平等,為婦女爭取性自主權及其保障的社會浪潮,已經走過百年歲月,有些事情,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這場持久戰,攻堅戰,我已經做好準備。一輩子很長,只爭朝夕,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衷心希望每個性侵當事人都能得到溫暖的保護。
本文由“發展共學”供稿,授權土逗釋出
發展共學:“呈現公益人思考,支援公益人發聲”
佛山市南海區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致力於社群發展、文化保育、性教育等專項社會工作服務。

喜歡這篇?
掃碼讚賞


漫畫:發條

閱讀原文,讚賞“土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