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這場重磅釋出會上,坐C位的兩位華人是誰?

作者:喻汀
北京時間2月18日中午,馬斯克帶著他的“地表最聰明AI”Grok 3亮相。

這場在X平臺同步直播的釋出會,引發全球關注。

這個馬斯克口中“聰明得可怕”的大模型,在數學測試、科學評估、編碼能力等方面的測試中,都超越了DeepSeek V3和GPT-4o等模型。
然而比Grok 3更吸睛的,是坐在C位的兩位華人。

Grok 3釋出會上,坐在中間的兩個華人面孔引發關注

整場釋出會,馬斯克彷彿化身“點頭機器”,這兩位華人則全程主導技術講解,用專業與智慧征服了全場。
他們是誰?到底什麼來頭?
坐在馬斯克身旁的小夥名叫吳宇懷(Yuhuai Wu),95後,杭州建德人,初中在杭州讀書,高中轉到加拿大,後就讀多倫多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博士期間曾在 Deepmind和OpenAI實習,是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企業 xAI的聯合創始人。
坐在中間為吳宇
坐在吳宇懷旁邊的年輕人,則是多倫多大學助教Jimmy Ba,師從“AI教父”傑弗裡·辛頓。Jimmy Ba曾獲得Facebook機器學習研究生獎學金,還拿過斯隆研究獎。他不僅是學術領域的佼佼者,更是吳宇懷的老師。
Jimmy Ba
他倆,都是馬斯克xAI團隊的核心人物,也難怪能在這場釋出會上坐主桌。
2023年7月,馬斯克宣佈xAI成立,正式加入全球通用人工智慧的“混戰”。
xAI團隊核心成員曝光後,人們驚訝地發現,這支大佬雲集的隊伍裡,竟有三分之一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xAI團隊成員
湖南伢子楊格、清華學霸戴子航、浙大天才張國棟,都在團隊中擔綱重任。
楊格(Greg Yang),初中開始赴美學習,本科和碩士學位都在哈佛大學數學系攻讀,2018 年還曾獲得本科生數學領域最高榮譽摩根獎。他曾在微軟研究院工作,此前參與過微軟與OpenAI 在大模型上的合作。
張國棟(Guodong Zhang),多倫多大學博士,曾獲 2022 年蘋果博士獎學金。而他本科就讀於浙江大學。
戴子航(Zihang Dai),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博士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在谷歌研究院工作。
原來,中美大模型之爭,竟是一群中國人在過招?
先來看一組資料。
據美國矽谷聯合投資公司(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2024矽谷指數》(Silicon Valley Index 2024),在矽谷從事技術類職業的人中,中國大陸出生的人才佔16%。
圖片來源:《2024矽谷指數》
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領域,華人科學家正以驚人的密度參與技術革命。
美國MacroPolo釋出的《全球AI人才追蹤報告2.0》The Global AI Talent Tracker 2.0顯示,2022年,在全球前20%的頂尖AI人才中原籍國為中國的人才佔比高達38%,超過美國本土的37%。
圖片來源:《全球AI人才追蹤報告2.0》
擁有中國本科學位,也就說在中國接受了本科階段教育的頂尖AI研究人員(前20%),佔比更是高達47%!
圖片來源:全球AI人才追蹤報告2.0
2024年爆火的GPT-4o背後,17位關鍵團隊成員中有6人是華人,本科分別來自北大、清華、中科大等。
還有“AI教母”李飛飛,Lepton AI創始人賈揚清,DeepLearning.AI創始人吳恩達,這一連串AI界如雷貫耳的名字,無不在昭示著:華人,正在撐起AI界的半壁江山。

李飛飛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AI人才追蹤報告2.0》做了一個數據對比,在中國國內工作的頂尖AI人才(位居全球前20%)比率,從2019年的11%攀升至2022年的28%。
圖片來源:全球AI人才追蹤報告2.0
如今,越來越多的AI人才選擇留在或回到中國,而隨著人才發展環境持續最佳化,對於一流人才來說,中國也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就在Grok3釋出會的餘溫尚存之際,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中國青年戰隊”——DeepSeek,又有了新動作。
2月18日,DeepSeek發表了一篇純技術論文,將目光轉向了注意力機制NSA
這群熱血青年,正在為中國AI開闢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連馬斯克都承認:“中國有很多非常聰明、非常有上進心的工程師,你應該期待中國能創造出許多偉大的東西。”
如今再看馬斯克在釋出會上的頻頻點頭,或許正是他對華人力量的信任。
從追趕到並跑,從矽谷到杭州,這群年輕人正在用智慧和努力證明:
在人工智慧領域,在未來每個重大突破的座標上,都必定刻著中國科學家的名字。
 參考資料:
[1] 鳳凰網科技丨馬斯克成點頭機器人,Grok3釋出會坐C位的兩個華人是誰?
[2] 大眾日報丨馬斯克狂讚的“地球最聰明AI”,背後竟有1/3華人團隊撐腰!
[3美國MacroPolo丨全球AI人才追蹤報告2.0
[4美國矽谷聯合投資公司丨2024矽谷指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