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發布2025AI人才報告!開百萬天價年薪招人,國際生紅利到了?!

2025 年,中國在AI 領域突飛猛進。
DeepSeek大模型技術亮相炸得全球AI行業地動山搖,AI 人才缺口突破 400 萬,國內高校在 AI/機器人領域的論文產出和工程實踐已處於國際前沿……
但在國內 AI 強勢崛起的當下,最近棕櫚君收到了一些學生和家長的質疑——學 CS /AI,還有必要去美國嗎?中美人工智慧發展的差距有多大?學AI相關專業,未來想留美難嗎?
不如聽聽真正的行內人怎麼說。今年1月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CEA)釋出的《人工智慧人才報告AI Talent Report》,全景式地掃描了美國AI人才的現狀。 

有以下幾點重要發現:
1,美國AI本碩博畢業生數量在過去十年顯著增加,其中本科學位增長最快的學科是計算機科學/資訊科學、機械工程。
2,中國AI人才增速超過美國,但美國的頂級AI研究人員、頂級AI實驗室以及前沿AI模型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3,市場對於AI人才需求的增長速度遠超美國高校的人才供應,未來留子們的機會還有很多。
今天,棕櫚君將一一解讀報告中提到的核心內容。相信大家看完後,會對美國AI人才培養和市場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知
01
AI學位的增長
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CEA報告詳盡分析了美國現階段AI相關學位的供給情況
41.9%屬於工程領域,36.5%屬於計算機和資訊科學領域,13.7%屬於數學和統計學領域,還有4%和3.9%分別在物理科學和生物科學、多學科學科和語言學領域所有這些學位中,45.2% 被認為與AI 硬體相關,54.8%與AI軟體相關。
我們再看看不同學位的情況。
學士學位:自2000年以來,美國AI相關學士學位的授予量大幅增加,2010年至2022年總增長翻了一倍多。其中增長最快的學科是計算機科學/資訊科學(佔42%)、機械工程(佔13%)。
碩士學位:也有所增加,同期增長了71%。
博士學位:AI相關博士學位授予量在總數中佔比較少,但自2010年以來,增長48%,高於美國學位整體增長水平。
但即便如此,AI學位的增長,依然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2015年至2022年,AI軟體領域相關職位招聘數量年均增長率31.7%,但相關學位的年均增長率則是學士學位8.2%,碩士學位8.5%,博士學位2.9%;AI硬體領域也是如此,預計資料中心工人的需求以3%的速度增長,但相關學位的年均增長率是學士學位 2.7%,碩士學位 -0.3%,博士學位 1.5%。
除了AI供需不平衡,CEA還調研了美國AI人才的國籍結構——
本科階段:僅11%的AI相關學位授予非美國公民;
碩士階段:非美國公民佔比達到40%至60%;
博士階段:自2003年以來,非美國公民比例持續超過50%,2022年甚至達到了59%。其它學科博士學位中,非美國公民則通常只有20%左右,差距驚人!
這意味著美國AI領域的高階人才,是極度依賴國際生源的。
02
中國AI發展迅猛
但美國頂尖AI人才更多
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是否具有明顯優勢?
根據各國每年釋出的S&E(科學Science和工程Engineering)畢業生統計資料,CEA對美國、中國、印度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學位產量最高的國家進行了比較。
結果發現:在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層面,美國的授予數量雖然領先於大多數國家,但並非最高。
印度授予的學士學位數量更多,而中國不僅學士學位數量超過美國,博士學位數量也遙遙領先。並且差距還在不斷擴大,到了2022年,博士學位幾乎是美國的2倍。
畢業生數量無法證明研究人員最終會流向哪裡
於是,CEA又以NeurIPS 機器學習會議的研究人員資料為衡量標準,發現:2019年,59%的頂尖AI研究人員在美國公司工作,中國公司工作的佔比僅為11%;但到了2022年,中國所佔比例增長到了28%,美國則出現下降變成42%。
可見,中國的AI人才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
美國保爾森基金會下屬的MacroPolo智庫釋出的《全球人工智慧人才追蹤2.0 (The Global AI Talent Tracker 2.0)》報告也證明了這一結論。
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人才幾乎被美國壟斷。全球25所高產AI研究機構中,美國佔18個,包括4家公司谷歌、Meta、微軟和IBM,以及14所美國大學。當時中國只有清北兩所高校上榜。
但到了2022年,前25所高產AI研究機構中,中國的學校增加到了5所,中科院、上海交大、浙大榜上有名,並且華為也上榜了。
同一時期,美國上榜的機構從18個減少到15個。IBM被無情拋棄,僅剩3家企業留存;杜克大學、紐約大學被拋棄,還有12所高校上榜。
分別是: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普林斯頓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哈佛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不過,仍有跡象表明,美國的AI人才質量,相比其他國家,有著明顯的優勢
比如,雖然中國培養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數量幾乎是美國的兩倍,但美國培養的頂尖AI博士研究人員數量卻比中國多90%,AI人才精英化程度非常高。
再比如,大多數頂尖人工智慧實驗室設在美國,著名的機器學習模型和基礎模型在美國訓練,甚至大多數與人工智慧相關的GitHub專案也由美國主導。
換言之,美國的AI畢業生儘管不是最多的,整體的質量和能力卻不容小覷。所以,想要赴美學習CS的家庭大可放下心來,美國CS強校對於學生的培養,其它國家高校一時半會是趕不上的。
03
三面出擊
AI人才留美的紅利到了?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AI人才需求,CEA建議美國主要採取三大手段。
  • 增加美國高校AI人才培養數量
  • 引進全球人才,放寬AI人才移民政策
  • 制定更有利於 AI產業發展的政策
這份報告重點關注第一個手段,即美國高校肩負起人才培養的重擔
為此,CEA設計了一套基於學位的AI人才分類系統。這一系統的核心邏輯是:AI行業需要的技能並不只是侷限於明確的“人工智慧”專業,而是涵蓋更廣泛的相關學科。
於是,在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IPEDS資料庫的2,320個學術領域中,CEA選取了154個學科歸類為AI相關
CEA還給出了提高AI相關學位供應的具體措施:
提高入學率和畢業率增加選擇AI相關學位的學生群體;擴大AI相關的學位課程容量;增加AI教學資源的投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獎助學金財政援助;加強AI職業發展相關資訊的傳播,讓學生了解AI前景和薪資水平,提升興趣度。
關於這一點,美國大學現階段已經其實做的已經挺好了!
MIT、斯坦福、卡梅等幾所老牌理工強校就不多說了,藤校裡耶魯未來五年內會在AI領域投資超過1.5億美元,賓大推出了人工智慧工程理學學士學位,康奈爾設計了人工智慧與社會輔修課程……誰也不想被時代的浪潮拋下。
棕櫚君印象非常深刻的還有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這幾年開設了很多將資料科學(DS)與其他學科結合的創新型新學位,包括會計+DS、天文學+DS、商業+DS、化學工程+DS、金融+DS、資訊科學+DS
校方談及為何這樣做,給出的理由正是考慮到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預測,2021年至2031年期間,資料科學職業將增長36%,遠超所有職業的平均增長率
還有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去年7月宣佈成立新學院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Data Sciences(計算機、資訊和資料科學學院,簡稱SClDS),提供資料科學學士學位和三個研究生學位。
南加州大學更是成立了一個新的高等計算科學學院,新建了一個佔地116,000平方英尺的Ginsburg計算大樓,致力於將計算技術融入整個USC的各個學科。
所以,我們能看到美國大學的敏銳度是非常高的。也確實吸引了全球的學子們赴美求學,CS專業申請熱度居高不下,申請難度也最高。
04
美國AI人才需求旺盛
年薪百萬不是夢!
“AI 沒有創造更多的程式設計師崗位,而是讓更多程式設計師下崗,丟失了自己的飯碗!
過去五年,美國軟體開發人員的職位確實在減少,也經歷了幾輪科技公司的大規模裁員,但AI的蓬勃發展,使得市場依舊對頂尖AI人才求賢若渴。
先看軟體領域2015年至2023年間,涉及“自然語言處理”和“神經網路”等技能的職位增加了257%,在頂峰時刻的2022年,預估超20萬個崗位都在渴求AI人才。
同時,據《紐約時報》報道,即便是非營利組織,AI研究人員的年薪都超過了100萬美元,那些沒有或行業經驗很少的AI專家,也能賺到30萬至50萬美元的年薪和股票。以OpenAI 為例,它成立第一年花費了約1100萬美元,其中700多萬美元用於支付工資和其他員工福利。

AI領域的薪資也遠高一般計算機行業,開價高,漲價也快。
Burtchworks於 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對1841名資料專業人員(1265名資料科學家和576名人工智慧專業人員)進行了調查,發現2021年至2022年期間,AI從業者的薪水增長了10%至13%不等。
一級到三級資料科學家的平均基本工資範圍在9萬到14.5萬美元之間,資料科學經理的平均基本工資範圍為15.5萬美元至27.5萬美元,三級資料科學經理基本工資可能會達到31萬美元,年增長率為13%。
一到三級AI專業人員的工資中位數在10.5萬美元至17.5萬美元,AI經理在16.7萬美元至27.5萬美元之間,三級AI經理基本工資為 300225美元,年增長率為 9%。
資料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gilpress/2022/06/14/a-booming-market-for-ai-skills-with-salaries-topping-300000/
再看硬體領域:AI人才需求很大且涉及多個行業,尤其是資料中心和晶片供應鏈專業人才的短缺已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
2020年到2021年,資料中心交易的總價值增長了40%,投資額達到480億美元,UptimeInstitute 預測,勞動力需求將以約3%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大部分增長集中在雲計算領域。
資料中心的絕大多數工作都需要在大學/職業學校接受培訓或具有同等經驗,2020年接受調查的資料中心經理中有50%表示難以找到熟練人才,71%的人擔心三年後也找不到合格的員工
晶片供應鏈行業同樣需要技術型的高階人才,從設計、製造到封裝、測試,各個環節的人才供給都不足,要求50%的從業者至少擁有學士或研究生學歷。
由此可見AI時代,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而當前全球AI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美國也在透過一系列政策持續加碼建設和培養高質量AI人才,這為國際生們創造了獨特的機遇。
xAI的Grok3釋出會上,讓馬斯克都要靠邊坐的兩位華人AI科學家成為全球關注點。據統計,僅xAI的團隊中就有著三分之一的成員是中國本土人才,可見華人在美國AI領域的實力。
棕櫚君建議對AI感興趣的家庭可以重點關注上文提到的斯坦福、MIT、卡梅、伯克利等12所上榜《全球25所高產AI研究機構》的美國大學,選它們未來就業肯定是更有保障的~
最後,棕櫚近年美本CS/工程學院錄取戰績頗豐,拿到了MIT、加州理工、伯克利、卡梅、賓大、UCLA、德州奧斯汀、佐治亞理工、華大、UIUC、東北、普渡等名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Offer!
(僅部分展示)
如果你想在棕櫚指導下
圓夢美本CS強校
歡迎掃碼新增Amanda老師
回覆關【CS】一對一諮詢!
* 棕櫚大道所有原創文章須授權才能轉載,嚴禁未經授權的轉載、搬運,一經發現違者必究。也煩請廣大家長幫助我們監督和維權,凡告知有效資訊即可獲得留學禮包一份,感謝大家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