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摘選自《上野千鶴子的午後時光》,來源:鳳凰讀書

01.對沒有意義的事情,仍然保持好奇心
我從小就是個好奇心強的孩子。
學校放暑假佈置了課題研究,我想到一個好玩的點子。
在家門口的馬路上放一枚硬幣。有多少過路人會發現它,又有幾個人會撿起它呢……我躲在角落裡觀察、計算,並提交了相關報告。
這裡的問題在於,究竟該放多大面值的硬幣。鋁製的一日元硬幣在瀝青馬路上並不顯眼,即使有人看到,也可能視而不見。十日元硬幣用作實驗太昂貴,小孩子也負擔不起。如果撿走的人太多了,還要不斷地補充。想來想去,我最後決定放五日元硬幣。那是昭和30年代的事了。
那是個炎熱的夏天,躺著不動都會汗流浹背。我觀察了兩三個小時就累得不行,最後趕緊撤退了。印象中,發現地上有硬幣的人很少,停下腳步撿起硬幣的更是隻有一兩個人。加上那是住宅區的馬路,行人本就不多。但我也有收穫,就是意識到,走路時會盯著地面的人很少。
欸?你問我這種發現有什麼意義?
什麼意義也沒有。

只是因為有趣。因為我想知道,人類會採取怎樣的行動。如果把五日元硬幣換成十日元會怎樣?換成一百日元又會怎樣?如果換個地方,在繁華的街道,或是學校的走廊做這個實驗呢?結果會發生什麼變化?就算看到硬幣,也會因為顧忌四周的目光,不好意思撿起來——這樣的人會增多嗎?諸如此類,問題可以不斷地拓展。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試著提問,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充滿了謎團。不拒絕無聊的提問,而是緊咬不放,持續探索,就能觸及意想不到的深刻答案。就算得不到任何有意義的答案,也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不也很好嗎?
直到現在,我依然覺得,立志研究社會學的人必須具備的素質裡,第一是好奇心,第二是靈敏,第三和第四不知道,第五才是智力。
02.到人生的下坡階段,更適合滑雪了
我家附近有家用滑雪練習場。從山裡的房子開車過去只要十五分鐘。為了趕上早八點的索道,我總是在七點半天還沒亮時起床,八點左右出門。在保暖衣外疊穿毛衣,外面裹著全套滑雪服,整個人包得嚴嚴實實。寒冷是年齡的大敵。此外,還要套上圍脖、口罩、護目鏡與帽盔,戴上厚厚的手套,蹬上滑雪靴,簡直是在太空行走的打扮。我一使勁兒,把滑雪板、滑雪杖扛上肩膀,寒冷不近人情,風像刀割在身上。
我一邊嘟囔“玩這個還真是辛苦啊……”,一邊走向滑雪場。

因為我掌握了節能省力的滑雪方法,怎麼滑都不覺疲憊。只要移動重心,就能不斷往下滑。既不會出汗,也不會導致腰腿疼痛,幾乎不像是在運動。違反重力的上升運動,就交給索道或吊籃之類的機械。我只管往下滑就好。在人生的下坡階段,還有比滑雪更適合的活動嗎?這麼看,滑雪果然是屬於年長者的活動,我牽強附會地想著。
在偶然的情況下,我見到了用坐式滑雪椅滑雪的人。一個下半身癱瘓的人用兩根滑雪杖控制著剃刀般的滑雪板,熟練地滑下了斜坡。即使如此費勁也要滑雪嗎……沒錯,即使如此費勁也要滑雪。它就是這樣的活動。啊,哪怕下半身癱瘓也能那般享受其中,真好。我從中獲得了安慰。
03.誰說女人該坐副駕的?
父親考到駕照的時候,我年紀還小。看著駕駛座上握緊方向盤、因緊張而動作僵硬的父親,身為孩子的我也輕鬆不起來。
父親說“這麼難的事,交給男人就好”,我也只是想著,哦,這樣啊。
到了三十多歲,我生來頭一回在美國長住,才意識到出行的不便。聯絡駕校之後,一個面相實誠的大叔駕車出現在我的公寓前。美國的駕校沒有專用的練習場地,剛開始學車就得上公路。教官的座位上雖然有輔助剎車,但作為新手第一次握方向盤就面臨這種情況,實在嚇得人魂飛魄散,直到現在想起,我都禁不住同情自己。
試著驅動汽車,我不由得感嘆:什麼啊,居然這麼簡單。坐駕駛座的人竟然這麼爽。究竟是誰說女人該坐副駕的?

我喜歡汽車。只需簡單的操作就能讓引擎發出震動的聲響,猛然提速,這感覺叫人慾罷不能。轉彎時的操作也很暢快。即使小個子的我坐在巨大的美式車駕駛座裡,被儀表盤阻擋視線,幾乎看不清前方的路況,汽車依然會根據我的指令而動。
汽車似乎有種魔力。佐野洋子女士在六十八歲得知自己患癌只剩兩年壽命時,立即在從醫院回家的路上衝進汽車經銷店,買了輛“美洲豹”;這件事記錄在她的隨筆集(《無用的日子》朝日新聞出版,2008 年)裡。我對此非常理解。
04.降低期待值,尤其是對男性
正因我對他人、對世界沒有過多期待,所以也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恩賜。每當有人對我表示出預料之外的善意,我都喜悅不已;每當世界慷慨地對我展示期待之外的美麗,我都充滿感激。

世人似乎都以為我是個攻擊性很強的“厭男”人士,其實恰恰相反。我對大多數男性都很寬容,也很少生氣。當然,這是因為在我心裡,男人不過如此,我對他們的期待值很低,所以反而會在不同的男性身上發現意想不到的美好品質。每到這時,我就會覺得世界比我想象的有趣,活在這種環境裡也不那麼難熬了。
05.有條件的話,一定要泡澡!
一天之中,我最為期待的時刻是泡澡。
深夜時分,拖著筋疲力盡的身體回到家後,還有看郵件之類的雜務等著我。當一切告一段落,時鐘已經走過十二點。之後就準備泡澡。
因為我是一個人住,泡澡自然也是一個人泡。
在舒適的溫水裡舒展四肢,那快感簡直無法言喻……清楚地感覺到血液迴圈至發冷的手腳,身體的每一寸肌膚都逐漸放鬆下來。
啊,簡直太幸福了。

原以為這種樂趣唯我獨享,實際上喜歡泡澡的獨居者很多。因為是一個人住,所以不會有人打擾,也不會有人催促,無論二十分鐘、三十分鐘都能盡情享受。若是與家人同住,肯定會被唸叨:“你還要泡多久啊,趕緊出來吧。”
之後,我讀到“東京GAS”旗下都市生活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結果:獨居者選擇住宅時最重視的除了收納問題,就是浴室裝置。我心想,果然。
泡完澡,就該享受浴後時光了。我會套上寬鬆的長衫,開始做皮膚護理。用薰衣草或杧果味的面霜或乳液按摩容易乾燥的皮膚。跟朋友們聊過之後,我才驚訝地發現,很多獨居者還有個共同的愛好,就是洗完澡光著身子在家裡走動。屋裡再也沒有別的人,在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不需要有任何顧慮。不管胸部下垂還是小肚子凸出,都不用擔心被人看到,可以隨心所欲地擺弄冒著熱氣的身體。
是嗎?你也一樣啊!
話雖如此,我還是忍不住想,自己一整天最期待的時刻竟然是泡澡,這期待真是微不足道啊。我那總是猶豫放一百升還是一百二十升水的吝嗇勁兒,倒是並不讓自己討厭。
06.記得放慢腳步,去欣賞落日
我見過最壯觀的海平線日落,是在印度的孟買。從朋友住的高層公寓陽臺向外望去,燃燒晃動的日輪把天際染成金色,徐徐落向印度洋。當它沉入海里那一刻,我幾乎懷疑海水會猛然沸騰。後來,我也在巴黎和西班牙以西的海岸看過類似的海平線日落,但沒有一次能比得上孟買那天傍晚日落的壯觀。不過,當視線離開壯麗的夕陽,從有錢人居住的高層公寓陽臺落向地面時,會看見腿部殘疾的乞丐坐在推車上乞討。或許正是這種鮮明的對比,才給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最讓我難忘的落日,是在靠近愛爾蘭北部,一個名叫多尼戈爾的鄉鎮海邊別墅看到的。偏西風帶來的風浪一刻不停地吹向大西洋沿岸的石壁。樹木在此無法生長,只有歐石楠密佈的沼澤地裡站著幾隻迎風佇立的羊。這是一片貧瘠的土地,羊的數量比人還多。有時一大早就有滿身酒氣的紅臉男人經過身旁。這裡的居民大都是老人與孩子,正值盛年的男女極其少見。因為村子很窮,他們只能越過海岸的石壁,到對岸的美國去掙錢謀生。如此想來,也只有從早就灌下威士忌之類的烈酒才能強撐著人活下去吧。
我在那棟別墅裡集中精力做翻譯。完成一天的工作後,我會在天光尚存的傍晚出門散步。站在海岸的石壁上,感受著海面吹來的強風,環視著眼前那群海鳥。鳥群忽上忽下,猶如被風捉弄。虧它們沒有撞上岩石啊。我欽佩不已。接著,我在原地目不轉睛地看著太陽緩緩墜入大西洋。
等到夕陽最後一絲餘暉消失在海平線彼岸,我在天黑之前回到家,點燃火爐裡的泥炭,烤暖身體,開始準備晚飯。
每當想起愛爾蘭,在那些日子裡看過的日落就會鮮明地浮現在我腦海中。它那麼美,彷彿一整天就是為這一刻而存在。
落日不屬於任何人,也無法獨佔。無論目擊者有多少,都能均等地分享。只要心有餘裕,願意放慢腳步,停下手中事務去欣賞……

07.生小孩之前要想清楚,小孩和寵物可不一樣
我有個朋友患有小兒麻痺症,雙腿無法自由活動,自小就是在父親的憐惜與溺愛中長大的。父親每晚都要把年幼的她抱進被窩,輕撫著她睡覺。對她而言,異性之愛的最初體驗,就是父親給予她的全身心的愛。長大後她才意識到,在其他異性身上尋求父親給的那種愛是不可能的,無論什麼樣的愛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因此她對結婚並無念想。
“不過啊,我還是想有個孩子。”
因為她覺得,孩子可以給她無條件的愛,以及無人比肩、無法取代、不摻雜謊言的信賴……
她認為有了孩子,就能成為孩子無可取代的“唯一”。聽了她的願望,我卻無法對她表示贊同和鼓勵,告訴她:“是啊,沒錯,要不生一個?”
因為這是把孩子當成了寵物。我很清楚,對寵物的渴望裡不只包含無私的愛,還存在一種想讓對方無條件依賴自己、服從自己的私心。如果以這種態度生下孩子,孩子就太可憐了。孩子不是寵物。事實上,在被父親當作寵物溺愛的童年時期,我已經敏銳地意識到父母的愛有多任性了。

08.即使年老了,也要好好打扮自己啊
聽說最近出現了“美容福祉人員”的資格考試。具體說來,就是在持有“美容師”資格的基礎上,再考取“看護福祉人員”的資格。到養老場所為老人們剪頭髮、化妝,會讓他們格外高興。老人們並不是要與特別的人見面,也不打算出去玩,精心打造的髮型過一晚就會塌掉,好不容易化完的妝洗過臉就會消失。
即使如此,也有人關心自己的外形,為了讓自己更好看而費盡心思,還鼓勵道:“婆婆你看,是不是變漂亮啦?”這種心情對老人們很重要。看到年老的女人往臉上抹劣質粉底、塗不自然的口紅,或許有人會覺得噁心,或許有人會評價“女人到死都不忘打扮”,認為這是“女人的業障”。不過,讓老人開心的不是裝扮的結果,而是在裝扮的過程中,有人關心自己的外貌這件事。
從那時候起,我開始覺得,美容師是個了不起的職業。
09.多交朋友,能在節假日和你做“家人”的朋友
單身人士會在正月裡深刻體會到沒有家人的滋味。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回父母家過年。即使與人同居,這個習慣也一直沒變。父親那邊的兄弟姊妹帶著孩子過來,桌上擺著年節料理和雜煮湯,大家一起互道“新年快樂”,由此確認父親的家長地位……家族裡的正月,就是這樣一種儀式。
父母去世後,我再也無家可歸了。

對很多人來說,到了我這個年齡,自己的子孫輩會繼續組成一個新的家庭。但我沒有走上這條路。
我意識到真的要一個人過正月了,於是決定“尋找家人”。
我知道有兩個關係很好的女性朋友要一起共度正月,於是拜託她們:“除夕和元旦讓我跟你們一起過吧。”她們爽快地答應了。三人吃著親手做的、略帶正月氣息的食物,舉起啤酒乾杯。這份恩義,我一直記到現在。每次跟她們見面,我都會懷念地說起“那時候,我們還做過‘正月家人’呢”。
這種時候,單身人士會從心底裡嫉妒那些“有家的人”。
確切地說,是隻有在這種時候。
我把我們這群人叫作“除夕家庭”。
到了今年年底,這個“除夕家庭”裡也會有兩個人不在日本,到時候又怎麼辦呢?
不如來個“除夕家庭成員大招募”,又或者乾脆到滑雪場過年。還是說要去國外跟朋友會合,在那邊迎接新年。又或是去其他朋友家。再不然就去朋友開的民宿跨年吧。
想來想去,因為選擇太多而猶豫不決。
這種時候我就會感慨,雖然沒有家人,但我“還有人脈”。

10.享受獨居的生活,這大概是最重要的一條
我越發覺得,人或早或晚都會變成孤身一人。既然如此,趁早過上一個人的生活,也更方便重新出發。事實上,我有個朋友六十多歲失去了最愛的丈夫,後來的生活卻比以往更精彩。用她的話說,“是他把這些時間留給了我”。丈夫在世時,她過得很快樂;丈夫不在了,她也有別的快樂。
只要變成了單身,為何會如此就不重要了。成了單身人士才會發現,大家的生活方式都相差無幾。這樣看來,我的經驗相對豐富。
所以我會對重返單身的人說:“歡迎回來。”
獨居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完全掌控時間和空間。無論要做什麼,都不必徵求別人的同意,不需要任何顧慮。這對女人尤其重要。因為女人從小就被教育,只要有人同時與自己身處同一個空間,即使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先照顧對方的情緒,優先考慮對方的方便。男性大概無法體會這種感覺。即使結了婚,他們想做什麼也會照做不誤,很少有人會看妻子的臉色、徵求妻子的同意。
變成單身之後,最先改變的生活習慣是,上廁所不會再鎖門了,接著就是不再關廁所門了。也有人舉例說,洗完澡後光著身子在房間裡到處走的感覺很棒。此外,辛苦工作了一天,大晚上回到空無一人的家中,那種解脫的感覺別提有多爽了!
回到空無一人的家中,是婚後依然工作的女性也會經歷的。不僅如此,她們還要趕在家人回來前開燈、匆忙換衣服、準備晚餐。與之相比,回到無人陪伴的家裡,用醃菜就著魚肉、啤酒吃晚餐,這種獨居生活要輕鬆得多。

本文節選自
《上野千鶴子的午後時光》
作者: 上野千鶴子出版社: 中國友誼出版社出品方: 磨鐵·鐵葫蘆出版年: 2023-10
八月,您願意和我們一起去景德鎮與周老師圍爐夜話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