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可歸者越來越多!這一群體在澳洲增長最快….

(立即掃碼,搶購開啟DAIKIN之旅)
(立即掃碼,搶先體驗)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最西澳;作者:PING

一座破舊的消防站或許看起來並不像個像樣的家,但對於曾在西澳Bunbury服刑的Murray Strawbridge來說,這已經是他能找到的最好地方了。

目前,住房危機仍在西澳蔓延,像Strawbridge這樣的刑滿釋放人員也因此成了無家可歸群體的一部分。

相關倡導者還指出,目前,在刑滿釋放人員中,面臨無家可歸的人正變得越來越多,這些人也需要更多支援。

Murray Strawbridge
46歲的Strawbridge曾和另外三個人一起,在Bunbury的一個廢棄消防站裡住了10個月,因為在這個租金飛漲的城市,他們很難找到一個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
Strawbridge還稱,雖然那裡並不完美,但至少可以遮風擋雨。
“對我來說,那就是安全感,儘管那裡連一扇可以上鎖的門都沒有。”

“能有個地方讓我休息,讓我閉上眼睛,對我來說就已經是一種莫大的榮幸了。”

但就在上週,Strawbridge被趕出了這棟廢棄的房子,他不知道接下來自己應該怎麼辦。
據瞭解,Strawbridge患有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自12歲起就頻繁進出監獄。
他承認自己有犯罪史,但現在他想“改過自新”,找份工作,並需要一個家。
Bunbury有為年輕人提供的危機住所,也曾嘗試過用小型房屋為有需要的人提供過渡性住房。
Strawbridge稱,他希望政府能夠為刑滿釋放人員提供類似幫助。

“我們必須有住處,否則我們就會舊病復發,直接回到一個我再也不想看到的地方。”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無家可歸者的行列,這個問題可能很快就會失控。”
David Cain是西澳Outcare的總經理,該機構主要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再融入社會和分流服務。
Cain稱,在監獄裡服過刑的人會被汙名化,這讓他們很難進入不景氣的租房市場。

“在全國範圍內,無家可歸人數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就是那些曾經坐過牢的人。”
“我們必須意識到,監獄中的每個人最終都會離開監獄,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有責任確保這一過程儘可能順利且有效。”
Cain還說,如果這些人不能穩定生活,那麼他們很有可能再次犯罪。

他還稱,33%的刑滿釋放人員都曾經歷過無家可歸。

“在現在這種有很多人處於無家可歸境地的情況下,我們確實需要做得更好,努力為每個人找到住處。”
今日話題討論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評論~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素材來源:AB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