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禮品卡“福利”變“負擔”?灣區乘客實測:隱藏價格陷阱!

據 SFGATE 4月21日報道 近日,一名舊金山居民Rupinder Summan在使用優步(Uber)禮品卡乘車時,意外發現費用比平時高出不少。這一現象不僅讓他感到疑惑,也引發了消費者對拼車平臺“基於行為的定價”機制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圖片來源:SFGATE 報道
Rupinder原計劃在去年南加州的蜜月旅行中使用優步和Lyft禮品卡。然而,在測試相同行程、時間和出發地的價格時,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車費明顯高於妻子。兩人均未訂閱任何高階會員服務,唯一的不同是他賬戶中添加了禮品卡。
他隨後在Reddit上瀏覽其他貼文後發現,自己並不是唯一有類似遭遇的使用者。在多個拼車平臺的討論區,不少使用者稱,一旦使用或上傳了禮品卡,系統給出的價格就會“悄悄”上漲。
旅遊部落格View From the Wing創始人Gary Leff也曾經歷類似狀況。在德州奧斯汀前往機場的途中,他上傳信用卡積分後發現車費飆升。相比之下,他用未新增任何積分的另一個App查詢相同行程,價格則顯著偏低。
聯邦貿易委員會的研究指出,現代電商平臺常用使用者的地理位置、瀏覽記錄等資料進行“個性化定價”。哈佛法學院教授Oren Bar-Gill 表示,這種行為屬於“基於行為的定價”(BBP),即企業根據使用者的支付習慣和消費歷史推測其“支付意願”,從而調整價格。
圖片來源: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Bar-Gill指出,使用者甚至可以“訓練”演算法。例如,頻繁拒絕價格較高的行程報價,可能會讓系統誤認為你是一個“價格敏感型”消費者,進而在未來提供更低價格。
針對外界質疑,優步發言人Zahid Arab表示:“優步不會根據使用者使用的支付方式或是否新增禮品卡來設定不同價格。”他解釋,優步定價是根據需求、時間、路程、交通狀況以及司機可用性等變數即時調整的。
Zahid補充,使用者看到價格差異可能是因為秒級別的請求時間不同,或者有無折扣適用。“如果你使用折扣,它會在你確認行程前顯示。”
圖片來源:reddit 截圖
優步CEO Dara Khosrowshahi在2024年2月的投資者電話會上曾表示,公司正嘗試“根據司機的行為模式分配行程”。雖然他強調這僅適用於司機端,但這一說法仍被部分學者認為與“演算法工資歧視”理論不謀而合。
Bar-Gill建議,如果使用者對定價機制存在疑慮,不妨嘗試延遲確認行程、頻繁比較價格,甚至用親友賬戶比對同一行程的價格。“就像在集市討價還價一樣,你得隱藏自己對價格喜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