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環球資訊:哥倫比亞大學披露最新國際學生資料,泰國總理透露自己曾遭電信詐騙

第二百二十一期
Vol.221
內容提要
1.交大密院官宣停辦;
2.哥倫比亞大學披露最新國際學生資料;
3.知情人士稱拜登政府將不執行TikTok禁令,交由特朗普處理; 
4.泰國總理透露自己曾遭電信詐騙,提醒公眾提高警惕;
5.教育部:穩紮穩打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6.教育部部署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寒假促就業暖心行動”;
……
更多精彩內容,請閱讀下文。
留學前線
#1
香港大學釋出2024年度報告
近日,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釋出了《2023/24年度資料報告》,其中涵蓋新生人數、生源地、熱門專業、畢業生就業、獎學金等方面情況。
2023/24學年在讀學生中,港大的非本地生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其他亞洲國家、澳新、歐洲、北美及南美非洲等地。其中,內地學生佔比最大,在所有非本地生中佔比達到了84.3%。
從本科階段來看,內地學生總數3,180人,在非本地生中佔比63.4%,高於上一年的59.6%,表明港大錄取的內地生越來越多;從研究生階段來看,來自中國內地的修課式研究生總數9,849人,在非本地生中佔比高達92.4%。
更多詳情資料及香港各高校的申請攻略,可點選下圖跳轉專題圖文檢視。

#2
交大密院官宣停辦
近日,美國密西根大學校長Santa J. Ono證實,即將終止和上海交通大學長達20年的學術合作。此前一直網傳的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停止招生的傳聞成真!
交大密院由上海交通大學和美國密歇根大學兩所頂尖大學於2006年共同創辦,如今可以說是國內中外合作辦學專案中分數最高之一,更是很多江浙滬理工牛娃的夢校。而且學費價效比非常高,每年只要75000元。
在過去的20年裡,交大密院已經為1000多名本科生提供了全球學習的體驗。可以說是國內最好的申研專案,24屆本科去向包括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頓、卡內基梅隆、加州伯克利、耶魯等,本科出國直博21人。密大管理層指出,目前就讀於該課程的學生不會受到影響,可以繼續完成學位。
更多具體詳情及針對中外合作專案的深度討論,可點選下圖跳轉圖文檢視。

#3
英國電子簽證ETA新規,1月8日起已實行
自1月8日起,來自非歐盟國家的旅客在免簽入境英國之前,需線上申請“電子旅行許可”(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sation,簡稱ETA)。
該政策適用於包括港澳臺地區及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公民,甚至嬰兒也需申請。
ETA的申請費用為10英鎊(約12歐元),有效期為兩年,但護照更換後需要重新申請。旅客憑此許可最多可在英國停留六個月,並在兩年內多次入境。值得注意的是,過境時也需出示ETA。
此項政策之前已實施於卡達、巴林、科威特、阿曼、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等海灣國家,現已擴大到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韓國、美國、以色列、日本、墨西哥和紐西蘭在內的48個免簽證國家和地區的旅客。根據英國內政部的資料,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三國每年貢獻約600萬名遊客。
更多具體詳情,可點選下圖跳轉專題圖文檢視。

#4
澳洲公佈2023/24年移民統計資料,學生簽證數量下降近26%
近日,澳洲統計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ABS)釋出2023-24財年最新移民資料。資料表明,自疫情後取消邊境限制以來,2023-24年澳洲的海外淨移民首次出現年度下降。
在所有臨時簽證持有人數量中,學生簽證持有者數量下降了近26%,從2022/23年度的27.8萬人降至20.7萬人,佔澳洲淨移民總數的39.5%。這是自2016/17年以來的最低比例(不包括疫情期間)。
其中,高等教育學生簽證數量降幅最大,由上一年的17.7萬人下降至14.8萬人,下跌比例達30%,不過仍是留學生最大群體。
糾其主要原因,是澳洲政府對國際教育體系此前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提高英語語言門檻和簽證財務要求,以過濾掉那些主要目的非學習的申請人。此外,持臨時學生簽證離境的移民人數比前一年翻了一番。
移民統計資料顯示,儘管留學生人數有所下降,但留學生仍是最大的移民群體。
更多資料詳情及澳洲大學申請路徑,可點選下圖跳轉專題圖文檢視。

#5
哥倫比亞大學披露最新國際學生資料
近日,哥倫比亞大學官方公佈了其2024-2025學年的國際學生及訪問學者資料。
資料顯示,本年度哥大共迎來了來自158個國家和地區的23914名國際學生及3181位訪問學者,其中中國留學生群體尤為引人注目,總人數達到了9923人(含OPT),訪問學者則有663人,中國留學生人數幾乎佔所有國際生人數的50%,遠超排名第二的印度(2360人)。
在本學年的中國留學生中,本科生312人(較去年減少4人),研究生6074人(較去年減少407人),非學歷學生77人,另有3460人(較去年增加379人)持有OPT在美國工作(但仍是拿F1學生簽證的哥大學生)。
#6
美國:一知名大學不再接受GRE家考成績
近日,俄亥俄州立大學(OSU)發現了部分已錄取的MBA候選人在GRE家考中存在作弊行為,學校迅速撤銷了這些學生的錄取資格,並對GRE家考成績的可信度提出質疑。隨後釋出重磅宣告,表示其MBA專案將不再接受2024年10月1日之後的GRE家考成績。
#7
駐洛杉磯總領館提醒南加州中國公民及留學生繼續妥善防範應對洛杉磯山火災害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微信公眾號訊息,目前,洛杉磯山火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區域性區域火災風險仍為最高等級。至少24人在火災中死亡,另有多人失蹤。當地警方持續加強對強制撤離區域的巡邏保護,多人因違反宵禁令、攜帶隱蔽槍支和毒品、假扮消防員進出房屋等被逮捕。據當地氣象部門預報,洛杉磯地區將出現新一輪強風和乾燥天氣,對滅火工作不利。洛杉磯聯合學區大多數學校已復課。目前無中國公民在山火中傷亡的報告。
駐洛杉磯總領館再次提醒南加州中國公民持續關注山火動態,提前做好應急準備,聽從政府疏散命令,不要隨意進入強制撤離區。強化安全意識,防範應對搶劫或盜竊等違法犯罪活動,高度警惕與山火相關的欺詐性捐款及冒充當地災害管理、消防救援部門工作人員等火災救援騙局,確保人身財產安全。留學人員留意並遵守所在學校、社群指引,與家人保持聯絡。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撥打911報警求助(可要求中文服務)。如有中國公民傷亡,請即聯絡總領館。
登入洛杉磯消防局網站檢視山火動態:https://www.lafd.org/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24小時):+86-10-12308,+86-10-65612308。
駐洛杉磯總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1-213-8078052。
國際快訊
#8
美國加州遭遇強風,火災風險達到“極度危險”水平
當地時間1月14日,據美國風暴預測中心和國家氣象局釋出的警告,美國南加州部分地區由於強勁的“聖安娜風”,火災風險達到“極度危險”水平。預計未來24小時內,洛杉磯及周邊地區將遭遇高達每小時112公里(70英里)的狂風。這可能導致現有的多場野火火勢迅速蔓延,甚至引發新的火災。根據此前訊息,文圖拉縣13日晚爆發的新火災——“奧托”山火因加州風力增強也處於最高火災威脅區域。
消防部門表示,強風將嚴重影響空中滅火作業,若風速超過每小時48公里(30英里),飛機將無法安全飛行。此次火災蔓延風險已導致當地數百萬居民受到威脅,當局正在全力應對,遏制火勢的進一步擴大。
截至目前,伊頓大火和帕利塞德大火已成為加州歷史上第二和第四大破壞性的火災,過火面積達155平方公里(60平方英里)。氣象部門預測,強風將持續至本週中期,當局已發出警告,提醒民眾保持警惕,避免因風力加劇導致火災形勢進一步惡化。
#9
民調:大多數美國人認為,過去四年美國在關鍵領域退步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當地時間14日,民調機構蓋洛普公司釋出的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拜登政府執政以來,美國在移民、經濟、聯邦債務等一系列關鍵領域退步。
據報道,民調結果顯示,美國公民持負面看法最多的問題為聯邦債務問題(67%的受訪人認為情況惡化)、移民問題(持負面看法的佔比為64%)、貧富差距問題(持負面看法的佔比為60%)、經濟(持負面看法的佔比為59%)以及美國的國際地位問題(持負面看法的佔比為58%)和犯罪率問題(持負面看法的佔比為51%)。
調查還顯示,多數人認為美國在教育(46%)、恐怖主義(42%)、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44%)、國防和軍隊(40%)、醫療保健(41%)等方面也落後於其他國家。
但對於本屆美政府表現方面的評價,兩黨存在很大差異。民調顯示,63%的民主黨人對基礎設施方面變化評價積極,51%的人對能源領域變化評價積極,50%的人對貿易關係方面變化評價積極。
而共和黨人認為,美國在幾乎所有領域都退步了。比如,83%的人對經濟方面的變化評價負面,89%的人對移民政策方面的變化評價負面。
#10
收到邀請,TikTok執行長計劃出席特朗普就職典禮
總檯記者當地時間1月15日獲悉,兩位知情人士透露,TikTok執行長周受資收到邀請,將出席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就職典禮。
此外,有訊息稱,特朗普正考慮在上任後釋出一項行政命令,暫停執行TikTok禁令60至90天。特朗普在TikTok平臺上擁有超過1400萬粉絲,此前,特朗普曾多次發聲表示對TikTok有好感。
#11
知情人士稱拜登政府將不執行TikTok禁令,交由特朗普處理
當地時間1月16日,據美國廣播公司(ABC)援引知情政府官員資訊,拜登政府表示將不會強制執行原計劃於1月19日生效的TikTok禁令,相關工作將交與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處理。
該官員在一份宣告中稱,TikTok應在美國所有權下繼續運營,但鑑於禁令生效的時機恰逢拜登政府離任前一天,因此將由下一屆政府負責處理。
根據美國國會透過的法案,若TikTok未能在1月19日前完成從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剝離,則將被禁止在美國運營。
2024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打著所謂“保護國家安全”的旗號,簽署一項國會透過的“不賣就禁”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在2025年1月19日前將TikTok出售給非中國企業,否則這款應用程式將在美國被停用。
TikTok在美擁有1.7億使用者。面對美無理法案,字節跳動多次明確表示,不會出售TikTok業務。
#12
泰國總理透露自己曾遭電信詐騙,提醒公眾提高警惕
泰國總理佩通坦近日對媒體透露,自己也曾遭遇詐騙,對方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模擬東盟某國領導人的聲音,並以“國家”名義誘騙其捐款,自己險些上當。她以此提醒公眾對電信詐騙提高警惕。
佩通坦當天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說,對方用AI技術模擬東盟某國領導人的聲音,透過音訊稱希望合作。“對方聲音太像了,也非常清晰,我以前聽過這個聲音。”她告訴記者。
佩通坦說,詐騙分子後來要求她捐款,並稱“泰國是東盟唯一沒有捐款的國家”,這引起她的警惕和懷疑。隨後,當對方發來一個不屬於其所稱國家的銀行賬戶後,她才真正意識到這是個騙局。
佩通坦已責令副總理兼數字經濟與社會部長巴瑟處理此案,她同時提醒民眾對電信詐騙提高警惕。
#13
烏克蘭延長戰時狀態至5月9日,中使館釋出提醒
據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微信公眾號訊息,烏克蘭官方宣佈,烏國家戰時狀態延長至2025年5月9日。鑑於當前安全形勢,請中國公民暫勿來烏,請自願在烏境內停留的中國公民務必提高警惕,密切關注安全形勢,注意當地釋出的安全提醒,堅持做好安全防範及必要時撤離準備。
官方新聞
#14
教育部:穩紮穩打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近日,202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指出,2025年是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的關鍵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強國全面佈局、高位推進之年。
一要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深化黨的創新理論“三進”,落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要錨定國家重大戰略急需,深入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迴圈。
三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持續提升教育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
四要啟動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引領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
五要健全教育國際戰略合作體系,推動各級各類教育找準國際交流合作的方位和職責,提升全球教育治理能力,促進更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
六要持續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助力教育教學深層次變革。
七要深入踐行大安全觀,持續鞏固教育系統安全穩定態勢。牢牢掌握黨對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織密扎牢校園安全“防護網”,完善工作機制。
#15
教育部部署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寒假促就業暖心行動”
據教育部訊息,為推動各地各高校充分利用寒假視窗期,進一步最佳化提升就業指導服務,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深入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寒假促就業暖心行動”。
本次行動以“就業服務不斷線 寒假暖心促就業”為主題,透過精準推送就業崗位、精細做好就業指導、精心開展就業幫扶、積極開展就業實習等四項活動,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精準推送就業崗位。寒假期間,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將持續推出12場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線上專場招聘活動。各地各高校透過書記、校(院)長和校(院)領導班子成員“訪企拓崗”“訪地拓崗”等,多渠道開拓彙集就業崗位資源。及時瞭解掌握畢業生求職進展和就業意願,主動為畢業生推送就業崗位資訊。
精細做好就業指導。各地各高校充分利用教育部“網際網路+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等資源,結合舉辦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等活動,從政策解讀、簡歷製作、面試輔導、求職技能等方面,為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雲課堂”“雲指導”。透過學校工作群組、就業管理平臺等,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問題、就業手續“雲諮詢”“雲辦理”。充分發揮學校“一站式”學生社群服務功能,為寒假留校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就業指導服務。結合畢業生求職就業需求,做好就業觀念引導和心理疏導。
精心開展就業幫扶。寒假期間,教育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網路平臺將持續推出線上培訓課程。各地各高校重點組織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就業困難群體畢業生積極參加線上線下就業培訓。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要求,建立幫扶工作臺賬,透過家校聯動、走訪慰問、經濟援助、崗位推薦等多種方式,用心用情做好“一對一”結對幫扶,幫助畢業生切實提高就業能力,增強就業信心。
積極開展就業實習。要求各地各高校抓住寒假畢業生離校返鄉視窗期,積極組織畢業生到企事業單位、科技園區、實習基地、基層一線等參加實習實踐、社會調研、志願服務、職業培訓等活動,幫助畢業生熟悉職場環境,瞭解崗位需求,拓寬就業渠道,實現儘早就業。
通知強調,各地各高校要結合本地本校情況,精心謀劃部署,細化工作方案,堅持寒假就業服務不斷線,確保“暖心行動”取得實效。
#16
北京將動態調整教育資源,滿足學齡人口教育教學
據“首都教育”微博訊息,從現在開始到未來十年,隨著北京市戶籍人口變化,在讀學齡人口高峰正呈排浪狀衝擊各個學段,目前的峰值已從小學逐步進入到初中和高中階段,並逐年逼近高等教育階段。因此,北京市將加大資源統籌力度,動態調整教育的相關資源,以系統性思維應對挑戰。還要有計劃地推進優質本科的擴容和擴招,按照分類發展“一校一策”原則明確市屬高校校區分佈和功能定位,有針對性進行校區調整,宿舍建設和新校區建設等各項工作為即將到來的高等教育階段的學齡人口高峰做出充足的準備。
來源:國會山報、ABC、中國僑網、歐洲時報、環球網、央視網等

編輯:李嘉祺
統籌:劉潔
終審:姜乃強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
聯絡我們
後臺私信聯絡留學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