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培生BTEC為技能人才培養提供解決方案

穿上自己設計的服裝,走上國際時裝秀的T臺,北京愛迪學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範子嬌的感悟是:“BTEC的學習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更讓我收穫了實用技能,併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主攻服裝設計方向,從面料實驗到立體剪裁,從專案規劃到管理實施,她在BTEC的學習中收穫頗豐。
“之所以選擇BTEC,是因其具有世界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體系,匹配了學校教育的發展需求。”對於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學術主任金嵩敏來說,BTEC獨特的注重實踐技能的授課模式,能夠對接世界著名高校教育資源的平臺環境,以及學子們在完成學業後的成功與成才,是最令她欣慰的。
培生BTEC是全球終身學習公司培生(Pearson)旗下的以未來為導向、被全球廣泛認可的資格證書。它助力各個年齡段的學習者在以技能為基礎的現代經濟社會中獲得成功所必備的知識、技能、工作方式和信心。在英國,每年有68萬左右的學生學習BTEC課程,95%以上的英國大學認可BTEC證書;在全球,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所院校和機構獲得培生認證開展BTEC教學。
1998年,BTEC課程體系來到中國,如今在中國擁有130餘個BTEC中心。BTEC創新的教學模式在助力學子拓展學術知識、掌握面向未來的職業技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01
BTEC課程體系賦能技能教育
技能人才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國家明確了到“十四五”期末技能人才佔就業人員比例達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1/3的目標。這是形成“人力資本紅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
中國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是支撐強國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力量,是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重要戰略資源。技能不僅可以改變個人命運,還可破解國家發展難題。我國在推動全球職業教育互學共建的同時,積極借鑑國際先進經驗。如何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如何構建更為完善的技能教育體系?近年來,英國培生BTEC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在全球受到廣泛關注。
作為全球重要的技能教育體系之一BTEC體系覆蓋超過15個行業領域,設定了從1級到7級多個級別的證書。培生BTEC國際證書與培訓大中華區負責人金迪介紹,作為不同於傳統學術教育的另一種學習路徑,BTEC提供從基礎學習到研究生級別的專業課程。這些課程是與教育者、僱主和政府合作開發和驗證的,確保內容符合行業發展的最新需求。無論是直接就業還是繼續深造,BTEC支援學習者在職業生涯的每一步獲得實踐性的學習經驗。BTEC課程包含多種單元,旨在幫助學習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構建知識理解和專業技能。BTEC學習者具備的實用技能和行業知識,將使他們在升學和就業中更具競爭力。
培生BTEC國際資格證書與培訓大中華區負責人 金迪
BTEC2級和3級證書,對應中國中學階段的學習,許多學生選擇利用獲得的BTEC3級資格證書升入高等教育。而BTEC4級(英國高等教育證書HNC)和5級(英國高等教育文憑HND)證書等同於英國大學本科一、二年級的學習,學生完成4級和5級證書的學習後,可選擇直接就業或進入大學第二年或第三年繼續學習。而7級證書等同於研究生的學歷水平,相當於學生在專業領域具有了深入研究的能力和創新思維。
在中國,BTEC體系被國際學校、高職學校、大學、培訓機構以及企業和行業協會普遍採用,擁有豐富的專業門類,包括商業、藝術設計、音樂表演、體育運動、創意媒體、資訊科技、農學園藝等。此外,BTEC 還提供人工智慧、雲計算、工程、應用科學、電子競技、康養、旅遊與酒店管理等多樣化的專業選擇。
在藝術教育領域,BTEC證書具有顯著優勢。“學生在修讀完成BTEC課程後,得到的是具有國際標準、被廣泛承認的資格證書。在海外本科學校申請季,平均每週都有二至三所海外院校前來宣講招生。”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學術主任金嵩敏表示,BTEC課程的實施,促進了學校與多所海外頂級藝術學院的合作。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伯明翰城市大學、英國考文垂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艾米麗卡爾藝術與設計大學、芝加哥藝術學院、賽凡納藝術學院等全球幾十所頂級藝術學院,都可與BTEC體系進行成績置換。
BTEC在技能培養方面極具專業性,獲海外高等教育廣泛認可,還能與其他教育證書組合教學。在課程融合方面,IB體系下的IBCP課程將BTEC課程融入其中。IBCP課程的職業相關課程模組(Career-related study,簡稱CRS)與BTEC建立了全球合作伙伴關係 。世界文憑組織IB亞太區中國發展與認可經理朱春鳳介紹,IBCP課程與BTEC3級課程銜接緊密。學習IBCP課程的學生,可在CRS模組選擇修讀BTEC課程,積累實踐經驗。學生可憑藉IBCP整體成績,包括CRS模組中的BTEC課程成果,申請海外高校。
學習BTEC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在升學及全球就業市場方面獲得顯著的優勢。據金迪介紹,2024年9月培生職業技能部對中國六家BTEC中心的468名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有99%的學生順利升入國外大學,成功進入QS前一百名大學的學生佔比達61%。
02
基於實踐,
以技能為依託的“大技能教育”
如何推動全球職業教育的互學共建,探求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全球戰略,以職業教育促進全球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英國技能教育開展的實踐,英國商業貿易部中國區教育技能、創意產業、零售及體育綜合部門主任劉靜女士提出了“大技能教育”的理念,即在全年齡段開展技能教育。在她看來,要依據不同年齡段人群的身心特點,從小開始加強職業技能教育的培養。
英國商業貿易部教育、技能、體育、零售及創業產業綜合部門主任 劉靜
如何借鑑世界各國的先進經驗,促進技能教育的創新發展?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國際推广部副主任張照天先生認為,BTEC課程體系在中國的落地實施,是中英教育標準對接的有益嘗試,也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優質國外教育資源、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可喜探索。這種探索必將對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國際推广部副主任 張照天
在前不久舉行的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上,《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正式釋出。報告強調了職業啟蒙教育與普職融合的重要性,倡導在普通中小學開展職業啟蒙教育、勞動教育、職業體驗、技能類課程,健全高中階段和本科階段的融通模式,促進教育多樣化,為學生的人生選擇與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提供機會和載體。
當前,世界各國都在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貫通,儘早培養學生樹立職業意識,為構建成功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以更好地適應世界的變化與多元挑戰。BTEC在中國的工作,為中英技能教育互學共建提供了一個良好契機。
從中學到大學再到成人教育,BTEC課程為涵蓋全年齡段的技能教育提供瞭解決方案:在中學階段,透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挖掘學生在不同領域的潛在特長,引導他們確立職業目標和方向;在大學預科和高等教育階段,聚焦學生職業方向促進其專業能力的提升。
BTEC所秉持的貫穿全年齡段的“大技能教育”理念,彰顯了世界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據金迪女士介紹,BTEC同時還支援成人教育和終身學習。培生與世界範圍內的眾多企業和機構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可為企業和社會的人才培訓發展提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教育標準與課程框架。
技能教育的核心要義是實踐,BTEC為傳統學術教育提供了創新性的實踐方案。BTEC課程將學術知識和職業技能的開發與評估融合,以專案式的學習模式,以基於真實場景的設計課程,在實踐中點燃學生的職業興趣,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會持續向學生提供反饋與指導。
“基於實踐性,BTEC課程以職業為導向,注重市場需求分析預測,注重產教融合的教學創新。其專業課程與行業的最新發展和需求緊密相連,以確保學生學習內容的前沿性與實用性。”這是多位從事BTEC教學的教師的感悟。英國培生總部與行業協會合作,定期更新BTEC教學大綱,以保證課程內容與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緊密結合。
“依照BTEC對實踐性學習的相關要求,我們為BTEC 專案的學生安排了在奇瑞汽車生產工廠的實地學習,學生們不僅學到了有關汽車生產的最新技術,還在教學活動中透過模擬設計、原料採購、汽車生產、汽車銷售的全程參與,增長了實踐動手能力,這非常有利於他們未來更好地適應工作與繼續深造。”安徽師範大學卡迪夫國際預科中心國際本科專案負責人徐雯老師如是說。
鑑於課程的實踐導向與專案制的學習模式,BTEC採取過程性與總結性相結合的評估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考核,對學生就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等進行全面考量,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融入實操實踐,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最終實現學生認知能力與應用技能的雙重提升。
03
以面向未來的技能教育
培養創新人才
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今天,學生的創造力與批判性思維日益成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關鍵技能,也成為未來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未來的職業教育將不同於傳統職業教育的形態,應以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為根本目標。以科技領域為例,科技發展既需要基礎研究人才,也需要技術技能人才。
如何在基礎知識與技術能力的融合中,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型技能人才?“BTEC不僅重視對學生硬實力的教學,同時非常注重學生軟實力的提升。”培生BTEC國際證書與培訓大中華區負責人金迪表示,技能型學習可以更好地賦能國際教育的未來發展。
據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未來五年將有8500萬個工作崗位被人工智慧取代。對此,耀華國際學校桐鄉校區中學部聯席校長Parras Majithia認為,面向未來,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創造力和原創性思維至關重要。雖然傳統的學術教育也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但對於那些更適合職業教育和情境學習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優勢容易被忽視。而 BTEC提供的有針對性的專業技能學習更能挖掘出這類學生的真正潛力。
“在藝術設計類課程中,教育技術將帶來重要的變革。”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學術主任金嵩敏認為,在技術帶來巨大的便利性與啟發性的時代,BTEC藝術設計類課程也在倡導人們不僅要看見未來也要回溯過去,要在文化歷史與傳統工藝的結合中發現新的生長點,在繼承傳統的同時推陳出新,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不被技術所裹挾。
培養面向未來的技能人才,另一個關鍵要素是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在科技創新與教育全球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社會越來越重視人的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家長對於提升孩子技能水平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除創造力與批判性思維外,領導力、抗壓力、溝通力與團隊合作能力,都是孩子迎接未來挑戰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軟實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廣州斐特思學校BTEC專案協調員Sam Robinson先生認為,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他看來,以學生為中心是BTEC的重要教育理念,教師會尊重學生的意願,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職業規劃指導其選擇合適的課程。其次是注重過程性學習,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比如,在遊戲中讓學生透過團隊合作進行探究,避免透過AI等工具直接尋找答案,消除學生以結果為導向的慣性思維,引導學生注重思辨能力的培養,從而與世界建立多維連結。
“很多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希望在大學期間多學習一些知識,我們想給學生提供這樣的出口,因而申請成為培生BTEC教學中心。”在上海高頓教育全球戰略及合作伙伴負責人樊文祺看來:培生BTEC是一個寶藏,它能給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成長通道。她表示,高頓目前在中國有400多所合作院校,希望在培生的資源平臺助力下,幫助更多院校獲取國際教育資源。
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高新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職責,是技能重塑的主要渠道,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徑,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賽道,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逐夢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伴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化,技能與職業教育對促進綜合性人才培養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凸顯。
在探索與推動技能教育發展的路上,培生BTEC為全球學子提供了一條通往成功的職業教育路徑,為技能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樹立了典範,更為中英兩國深化教育合作,攜手促進技能教育發展提供了廣闊平臺。面向未來,致力於培養更多具有創造力和全球視野的創新型人才,持續為教育全球化注入新力量,期待中英技能教育的合作交流再上新臺階。
來源:《留學》雜誌總第259期

編輯:李嘉祺
劉潔
終審:姜乃強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
聯絡我們
後臺私信聯絡留學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