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子刊:超50萬人佇列研究顯示,吃大量加工食品與多種疾病死亡率增加相關

近期,《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IF=13.6)發表了一項多中心前瞻性佇列研究,考察食品加工程度與全因及死因別死亡率的關聯。結果顯示,攝入較多超加工食品,與迴圈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和帕金森病死亡率升高相關
來源:醫咖會

原文連結: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epe/article/PIIS2666-7762(24)00377-6/fulltext

研究方
研究設計和參與
歐洲癌症和營養前瞻性調查(EPIC)是一項多中心前瞻性佇列研究,於1992-2000年間招募了來自10個歐洲國家(丹麥、法國、德國、希臘、義大利、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和英國)23箇中心的521,330名參與者。參與者從一般人群中招募,年齡限制在35-74歲之間。每3-4年與參與者聯絡一次,以獲取有關任何重大疾病和死亡率的資訊。
研究人群與隨訪
當前分析使用了除希臘外所有參與中心的資料。排除標準包括:(1)基線時報告當前或既往診斷為癌症、缺血性心臟病、卒中、心絞痛和/或糖尿病的參與者;(2)缺少隨訪資訊;(3)能量攝入/需求比極端(最高和最低的1%)的參與者。參與者平均隨訪時間為15.9年(標準差[SD]3.05年)。
食物攝入量與Nova分類
基線時,使用經特定國家驗證的飲食頻率問卷(FFQs)評估過去12個月的食物攝入量。
所有食品根據Nova分類法進行分類(由巴西研究團隊提出的一種食品分類方法,根據食品的加工程度將其分為4大類):
  • Nova 1:未加工或微量加工食品。即天然食品或透過冷凍等傳統方法改變的食品,不含新增劑。
  • Nova 2:加工烹飪配料。是從Nova 1食品或自然界中獲取的物質(如油、鹽、脂肪)。
  • Nova 3:加工食品。由Nova1和2食品組合而成,包括使用儲存方法(如醃製、發酵、熏製)製成的食品。
  • Nova 4:超加工食品。含有從食品中提取的物質和工業新增劑(如甜味劑、色素、調味劑、穩定劑、乳化劑)的工業製劑。
各Nova食物組的飲食攝入量表示為每天的絕對食物攝入量(g/天)和能量攝入量(kcal/天),以及相對食物攝入量(% g/天)和能量攝入量(% kcal/天)。按照相對食物攝入量(% g/天)每增加1個標準差(SD)來計算風險比(HRs)。
注:相對食物攝入量(% g/天)是指一天中每個nova食物組食物攝入量/每天總食物攝入量;相對能量攝入量(% kcal/天)是指一天中每個nova食物組能量攝入量/每天總能量攝入量。
死亡率評估
EPIC中心透過與癌症登記處、衛生部門連結,或透過主動隨訪收集參與者的生命狀態以及死亡原因和日期。隨訪時間為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死亡原因包括:癌症、迴圈系統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自殺。
研究結果
參與者和基線特徵
共有428,728名參與者被納入最終分析。隨訪15.9年後,記錄了40,016例死亡。超加工食品的平均相對攝入量為13.7% g/天,範圍8.06% g/天-22.7% g/天。
圖. 研究納入流程圖
Nova 1食物攝入量與死亡率的關聯
Nova 1食物攝入量增加(即每日相對食物攝入量[% g/天]每增加1 SD),與全因死亡率呈負相關(HR=0.92;95%CI:0.90,0.93),與癌症(0.96;0.94,0.98)、迴圈系統疾病(0.89;0.87,0.92)、腦血管疾病(0.88;0.83,0.93)、缺血性心臟病(0.88;0.85,0.93)、消化系統疾病(0.70;0.65,0.75)和帕金森病(0.81;0.68,0.96)的死亡率呈負相關。從Nova分類中去除酒精後,Nova 1食物攝入量與癌症死亡率的關聯不再具有統計學顯著性。
圖. Nova 1食物組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Nova 2食物攝入量與死亡率的關聯
Nova 2食物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無關。與最低四分位數(Q1)相比,Nova 2攝入量在最高四分位數(Q4)時與多個死亡終點相關。從Nova分類中去除酒精後,Nova 2食物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HRQ4 vs. Q1=0.96,95%CI:0.92,0.99)和迴圈系統疾病死亡率(0.91;0.84, 0.98)的關聯仍然顯著。
Nova 3食物攝入量與死亡率的關聯
Nova 3食物攝入量增加(即每日相對食物攝入量[% g/天]每增加1 SD)與全因死亡率呈正相關(HR=1.08;95%CI:1.06, 1.09),與癌症(1.06;1.03,1.08)、迴圈系統疾病(1.04;1.01,1.08)、消化系統疾病(1.41;1.32,1.52)和缺血性心臟病(1.05;1.00、1.11)和自殺(1.15;1.00,1.31)的死亡率呈正相關。
圖. Nova 3食物組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Nova 4食物攝入量與死亡率的關聯
Nova 4食物攝入量增加(即每日相對食物攝入量[% g/天]每增加1 SD)與全因死亡率呈正相關(HR=1.04;95%CI:1.02,1.05)。與迴圈系統疾病(1.09;1.07,1.12)、腦血管疾病(1.11;1.05,1.17)、缺血性心臟病(1.10;1.06,1.15)、消化系統疾病(1.12;1.05,1.20)和帕金森病(1.23;1.06,1.42)的死亡率正相關。從Nova分類中去除酒精後,所有關聯仍顯著。
圖. Nova 4食物組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替代分析
  • 用10% g/天的Nova 1替代Nova 3,與全因死亡率降低9%相關(HR=0.91;95%CI:0.90-0.93),與癌症(0.94;0.92,0.96)、迴圈系統疾病(0.94;0.91,0.97)、腦血管疾病(0.92;0.85,0.99)、缺血性心臟病(0.93;0.88,0.98)和消化系統疾病(0.68;0.63,0.73)死亡率降低相關。從Nova分類中去除酒精後,除腦血管疾病關聯不再顯著外,其它結果相似。
  • 用10% g/天的Nova 1替代Nova 4,與全因死亡率降低6%相關(HR=0.94;95%CI:0.93-0.96),與迴圈系統疾病(0.89;0.86,0.92)、腦血管疾病(0.87;0.82,0.93)、缺血性心臟病(0.88;0.84,0.92)、消化系統疾病(0.82;0.75,0.89)和帕金森病(0.78;0.66,0.93)死亡率降低相關。從Nova分類中去除酒精後,結果相似,且還發現了與癌症死亡率(0.96;0.94, 0.98)的關聯。
表. 替代分析結果
總結與討論
這項大規模、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表明,未加工/微量加工食品攝入量增加,與全因及多種死因別死亡率降低相關;而超加工食品攝入量增加,與全因死亡率和多種死因別死亡率升高相關。用未加工/微量加工食品替代加工食品和超加工食品,可降低死亡風險。
研究的優點包括樣本量大、長期隨訪以及包含來自多個歐洲國家的資料(食物攝入異質性大)等。侷限性在於:(1)Nova分類系統基於廣泛的類別,可能無法捕捉食品加工的某些具體細節;(2)儘管使用了驗證性問卷,但飲食資料仍然依賴於參與者回憶和自我報告,可能存在報告偏倚;(3)飲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測量僅在招募時進行,隨訪期間參與者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可能發生變化;(4)觀察性研究,無法確定食品加工程度與死亡率之間的因果關係。
參考文獻:Lancet Reg Health Eur. 2025. Doi: 10.1016/j.lanepe.2024.101208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