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貿易政策,尤其是對華加徵 145% 關稅、針對中國船舶下手,正給美國消費者帶來困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 月 6 日訊息,特朗普宣佈 “對等關稅” 後,美國自中國進口量急劇下降。業內警告,幾周後美國消費者將面臨商品漲價和短缺難題。

洛杉磯港貨運量銳減,訂單大量取消
“本週,我們(洛杉磯港)貨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了約 35%。”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透露,這是特朗普宣佈 “對等關稅” 後首批抵港貨船情況,從中國進口貨物量下降超 50%。
塞羅卡表示,許多美國進口商取消訂單,因不願承擔高額關稅,這可能使中國商品價格翻倍。洛杉磯港原預計 5 月有 80 艘船抵達,20% 的船隻行程已取消,客戶還取消了 6 月 13 個航次。
企業策略調整,未來發貨量堪憂
美國物流和貨運代理公司 Flexport 執行長瑞安・彼得森指出,一些零售商付費將產品存中國倉庫,不進口到美國,因這樣比付關稅成本低。
彼得森認為,進口商和零售商不願擔關稅成本,未來發貨量或持續降,降幅可達 60%。他提醒,美國消費者很快會察覺變化。“集裝箱數量少 60%,到貨量就少 60%,庫存售罄後就會短缺,價格也會漲。”
多方預測進口量下滑,經濟影響加劇
CNN 援引美國零售聯合會(NRF)資料稱,預計 2025 年下半年美國進口量同比至少降 20%,自中國進口量降幅更明顯。摩根大通預計,美國從中國進口量將降 75% – 80%。
特朗普上臺後挑起貿易戰,對中國進口商品徵 145% 關稅,針對中國香港和內地 “小額豁免” 政策 5 月 2 日到期,還盯上中國船舶,徵收高額費用。
特朗普關稅政策生效前,美國企業囤貨。資料顯示,美國 3 月貿易逆差超預期,擴至 1405 億美元。經濟學家預計,貨船抵港後進口激增還會持續幾周,之後迅速衰退。
美國金融服務機構 Nationwide 經濟學家丹尼爾・維爾哈伯 6 日指出:“企業一季度提前訂購消費品等,應對 4 月 2 日‘解放日’。新關稅實施,美國通脹將上升,給本就放緩的消費和經濟增長帶來更大阻力。”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同日在報告中也提到,貨物若在規定時間前裝船、運輸並在 5 月 27 日前收到,可免稅進美國,這讓企業有更多時間備貨,4 月資料會體現,但之後貿易將大幅放緩。
庫存告急,消費者生活受影響
當前,美國人在買此前存美國倉庫的商品,但庫存正耗盡。彼得森上週稱:“若情況再持續幾周,零售商庫存將賣完,夏天就會商品短缺、貨架空空。”
塞羅卡預測,屆時美國消費者選擇將大幅減少。他強調:“全球 90% 貿易透過海運,洛杉磯港約 45% 業務與中國有關,包括傢俱、電子產品等,關稅最終會體現到商品成本中,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彭博社報道,特朗普貿易壁壘已嚴重影響美國經濟,依賴中國廉價產品的美國人深受其害。美國年輕人對特朗普政府愈發不滿,其針對中國電商平臺及 TikTok 的舉措,影響美國年輕人生活,增加他們通脹壓力。“氣瘋了”“負擔不起”“不知道怎麼辦”,不少年輕人抱怨關稅政策打亂生活。同時,共和黨內部也出現不滿聲音,特朗普徵稅行為或影響共和黨明年國會中期選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