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人(1739期)衛星雷射通訊用高精度MEMS快反鏡取得重要進展;FAA批准提高星艦發射率;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8月在京舉行

沒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狄德羅

#
神舟十九號帶回重要實驗樣品
助力太空探索與人類健康研究
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帶回中國空間站第八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涵蓋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新技術等25個實驗專案,總重量約37.25公斤。其中,生命類科學實驗樣品包括骨細胞、成骨細胞、人支氣管上皮細胞、蛋白樣品及果蠅等20類,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下行生物樣品種類最多的一次。果蠅在空間站“亞磁-微重力”環境下成功繁育出第三代,其行為與地面不同,為研究人類在太空的生存和繁衍提供重要參考。

此次返回的材料類實驗樣品包括高強韌鋼、月壤加固材料等4類22種,後續將進行組織形貌、化學成分等測試分析。這些研究將為新型高效能合金設計、大尺寸高效能晶體的地面製備提供技術支撐,助力下一代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奈米電子器件等關鍵材料的製造和應用。部分材料類樣品已在軌完成暴露實驗,有助於提高材料在空間服役過程中的穩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
上海微系統所衛星雷射通訊用高精度MEMS快反鏡取得重要進展
可實現精確的雷射光束閉環控制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科技研究所感測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在高效能MEMS快反鏡研製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實驗室開發的MEMS快反鏡具備大鏡面尺寸、小封裝體積、高線性度、高角解析度、快速響應、高重複定位精度和低鏡面動態形變等優點,並集成了高靈敏度角度感測器,可實現精確的雷射光束閉環控制,對衛星雷射通訊意義重大。

圖1 封裝後的MEMS快反鏡
快反鏡在衛星雷射通訊中負責光束的指向、捕獲和跟蹤。為滿足雷射星間鏈路對高精度光束控制的需求,快反鏡需具備高指向精度、高工作頻寬和高光學質量等效能指標。針對傳統機械快反鏡和原有MEMS快反鏡存在的問題,研究團隊設計並開發了10 mm大口徑壓電驅動MEMS快反鏡,採用雙層異構整合技術和晶圓級鍵合工藝,使其具備高線性度(99.95%)、超高角度解析度(0.3 μrad)、快速階躍響應(0.41 ms)等效能。
此外,該MEMS快反鏡還集成了基於矽壓阻應變原理的片上角度感測器,透過創新性地引入力學定向結構形成應力集中區域,將角度感測器靈敏度提升了63%。在效能表徵方面,研究團隊首次針對10 mm大口徑鏡面動態變形進行表徵,證明其在準靜態驅動下最大動態表面形變僅2 nm,滿足遠距離衛星雷射通訊對鏡面面型的要求。
該高效能MEMS快反鏡為衛星通訊終端提供了小型化高效能解決方案,與傳統機械快反鏡及現有商用MEMS快反鏡相比優勢顯著,具有重要的航空航天應用前景。未來,研究團隊將繼續最佳化鏡面尺寸、閉環控制和器件可靠性。
#
我國首次開展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測
遙感衛星、航空物探齊上陣
2025年5月6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西藏昌都八宿縣仁龍巴冰川正式開展我國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測。此次探測綜合利用遙感衛星、航空物探、地面調查等先進技術手段,旨在掌握海洋性冰川的發育規律和消融變化,為自然資源管理提供基礎資料支撐。海洋性冰川是極地或高山地區多年存在的天然冰體,是珍貴的固態淡水資源,透過探測可瞭解全球氣候變化的過程和趨勢。

在探測中,除了直升機進行航空探測外,還使用了先進的地面探測裝置和無人機,透過空地協同獲取精準資料。調查隊員在海拔4745米的仁龍巴冰川進行冰川厚度的探地雷達測量,為航空探測提供地面驗證資料。搭載雷射雷達的無人機可生成三維地形資料。預計3到4個月後,將獲得冰川範圍、高程、厚度、儲量、流動速度及其變化狀況等資料成果。                     
#
SpaceX獲准將星艦發射次數從每年5次增加到25次
"全美髮射網路擴容" 戰略取得實質性突破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批准SpaceX將得克薩斯州星艦基地的年度發射許可量從每年5次試驗性發射增至25次常規發射。這標誌著SpaceX“全美髮射網路擴容”戰略取得實質性突破。作為全球最活躍的火箭運營商,SpaceX承擔著星鏈衛星部署、商業衛星發射及政府航天任務等多重使命。

FAA資料顯示,SpaceX計劃在佛羅里達肯尼迪航天中心將單個發射臺每年發射星艦的次數提升至44次,並計劃改造卡納維爾角美國太空軍基地的發射設施,將發射臺的年發射能力提升至76次。此外,SpaceX還申請將佛州另一發射場的獵鷹9號火箭年發射上限從50次提高至120次,並希望將加州聖巴巴拉附近美軍空軍基地發射獵鷹9號和重型獵鷹火箭的年度總數提升至100次。
這一系列擴張計劃恰逢美國商業航天競爭加劇的關鍵時點。藍色起源與聯合發射聯盟(ULA)正加速在佛羅里達部署新火箭,推動行業進入“發射頻次軍備競賽”。為此,美國航天業界與政府已啟動關於擴建佛州發射場基礎設施的專項磋商。
然而,SpaceX的快速擴張正面臨社群阻力。發射場周邊居民持續抗議頻繁發射導致的噪音汙染、海灘封閉及潛在生態影響。
#
True Anomaly完成2.6億美元的C輪融資
自2022年成立以來已籌集超過4億美元資金
True Anomaly 近日完成了 2.6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這筆資金將用於增加員工人數、提升生產能力,並支援未來在地球同步軌道(GEO)和地月空間的任務。本輪融資由 Accel 領投,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參與,Stifel Bank 提供了債務融資支援。True Anomaly 自 2022 年成立以來已籌集超過 4 億美元資金,目標是爭取國防部(DoD)商業化計劃中的大型合同。

True Anomaly 聚焦國防領域,曾贏得價值 3000 萬美元的“VICTUS HAZE”戰術響應空間任務合同,還被選中開發地面系統軟體,這是總值 10 億美元的不定期交付 / 不確定數量(IDIQ)合同的一部分。公司組建了由前國防部官員組成的團隊,以爭取更多政府合同。本週,美國太空軍提出用商業替代方案取代現有地球同步空間態勢感知計劃(GSSAP)星座,True Anomaly 的 Jackal 計劃提前佈局,滿足軍方對 GEO 系統的升級需求。Jackal 衛星具備高 Delta-V 能力和機載計算功能,能為美軍提供太空作戰優勢。
True Anomaly 目前已向低地球軌道(LEO)發射三顆 Jackal 衛星,計劃明年執行更高軌道任務,包括 GEO 和地月空間任務。公司正利用 C 輪融資投資勞動力和裝置,實現 Jackal 衛星大規模生產,同時開發針對對抗性空間操作的新有效載荷和平臺。
#
Skylo 與Syniverse合作為Verizon客戶帶來衛星雙向簡訊服務
Skylo此前向Verizon客戶推出了緊急訊息和位置共享
近日,Skylo Technologies與Syniverse宣佈合作,透過衛星向Verizon客戶提供雙向簡訊服務。此次合作將Syniverse的Evolved Mobility解決方案與Skylo的技術無縫整合,允許Verizon等行動網路運營商在不改變現有架構、解決方案或硬體的情況下,透過非地面網路(NTN)提供SMS服務。這種整合使用了行動網路運營商熟悉的diameter協議,確保了技術的相容性和互操作性。

Skylo此前已於2024年為Verizon客戶推出了緊急訊息和位置共享服務,而此次合作進一步擴充套件了服務範圍,使衛星簡訊能夠在部分Verizon裝置上使用。Syniverse執行長Andrew Davies強調,衛星網路能夠在極端條件下提供可靠的通訊服務,而Evolved Mobility for Messaging解決方案有助於克服非地面網路與地面網路整合時的互操作性挑戰。
此外,Skylo還於上週宣佈與荷蘭電信公司KPN建立合作伙伴關係,推出基於衛星的物聯網服務,旨在增強KPN在農業、能源、海事和運輸等領域的客戶的連通性,提高業務效率、資產跟蹤、安全性和可靠性。此次合作還計劃開放一些曾經被認為無法到達的地區,進一步拓展衛星通訊的應用範圍。
#
印度加強衛星通訊的安全和資料合規規則
Starlink和OneWeb面臨新挑戰
印度正在加強衛星通訊的安全和資料合規規則,這給SpaceX的Starlink和其他寬頻星座進入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帶來了新的障礙。印度電信部(DoT)5月5日宣佈了29項額外規定,這些規定以國家安全利益為由,也適用於已經獲得直接向用戶提供太空通訊服務許可的公司。這些規則包括要求通話記錄和其他使用者資料必須儲存在印度境內,以及根據國家法律進行攔截和監控的新義務。衛星運營商還必須展示他們計劃在商業發射後的五年內,如何從印度採購至少20%的地面基礎設施裝置。
這一舉措是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致命恐怖襲擊後,印度與鄰國巴基斯坦緊張關係加劇的幾周後出臺的。這些規定給法國艦隊運營商Eutelsat帶來了額外的挑戰,儘管Eutelsat已經獲得了印度的全球移動個人通訊衛星(GMPCS)許可,但仍需等待頻譜才能在印度提供服務。與此同時,據報道,美國的Starlink在經過多年的談判後,正接近獲得其GMPCS許可。印度擁有超過14億的人口,為連線提供商提供了巨大的潛在使用者群體,儘管可支配收入差異顯著。對於Starlink來說,一旦清除監管障礙,該國將是一個“增長的爆發點”。然而,Novaspace最近釋出的對SpaceX財務狀況的預測並不預計Starlink在2025年在印度獲得監管批准。
#
HANBIT-Nano火箭的衛星整流罩分離系統完成地面測試
採用低衝擊分離技術相比傳統方案

近日,韓國航天企業Innospace宣佈其HANBIT-Nano火箭的衛星整流罩分離系統在地面完成測試。測試資料顯示,HANBIT-Nano採用的低衝擊分離技術相比傳統方案,在分離衝擊載荷與分離速度控制等核心指標上表現顯著提升。該系統透過最佳化力學載荷傳遞路徑,使衛星在整流罩分離階段承受的衝擊大幅降低,為客戶的衛星載荷提供了更高安全性與環境穩定性。
#
寧德時代透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衝刺「A+H」
寧德時代於 2025 年 5 月 6 日在港交所披露聆訊後招股書,計劃在香港主機板上市,聯席保薦人包括美銀、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際、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寧德時代此次募資將用於推進匈牙利專案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設,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目前,寧德時代正在推進匈牙利工廠、與 Stellantis 集團合資的西班牙工廠以及印尼電池產業鏈專案的建設或籌建。
寧德時代本次上市有望成為自 2021 年快手上市以來香港最大規模 IPO。該公司於 2018 年在 A 股上市,目前總市值約 1.02 萬億元人民幣。
#
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8月在北京舉行
8月15日至17日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和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辦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北京市人民政府、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亞太機器人世界盃國際理事會聯合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北京總站參與聯合承辦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於今年8月15日至17日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和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辦。本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比賽專案總體設計為主體賽事+外圍賽事。參加本次人型機器人運動會的機器人應滿足以下六個條件:
第一,參賽機器人是參賽隊自研或採購的機器人。
第二,機器人是一個獨立整體,不得分離為多個子單元,或是用軟纜連線的子單元,不得在比賽場地內設定標記物。
第三,機器人應具有軀幹、上肢、雙足,有效重心到足底的最大伸展距離為身體高度的40%—70%。其中,場景賽比賽專案機器人的下肢可採用輪式或雙足式。
第四,機器人應自備能源,但不得使用具有危險性的任何能源。
第五,機器人控制方式可以選擇手動遙控或完全自主控制。其中,手動遙控(包含半自動),只能採用無線遙控方式,由操作人員在指定區域進行遙控指揮;完全自主控制,除傳送開始指令外,計時階段不允許任何形式的人工介入,全程由機器人自主完成。自由體操、單機舞蹈、群體舞蹈比賽專案的控制方式,必須是完全自主。
第六,比賽期間的網路由各參賽隊自行提供。
#
百度動物語言轉換專利公佈
可實現人與動物深度交流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動物語言轉換方法、裝置、電子裝置及儲存介質」專利昨日正式公佈。
專利摘要顯示,該專利提供了一種動物語言轉換方法、裝置、電子裝置及儲存介質,涉及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領域。
具體實現方案為:獲取與動物相關的多模態資料,多模態資料包括動物聲音資料、動物行為資料以及動物體徵資料;對多模態資料進行預處理,得到融合後的多模態資料;根據融合後的多模態資料對動物的當前情感進行識別,以得到動物的情感識別結果;將情感識別結果進行語義對映以及語言翻譯,以將動物語言轉換為人類語言,得到語言轉換結果。
該專利能夠準確識別動物的當前情感狀態,並將其轉換為人類語言,從而實現動物與人類之間更深層次的情感交流和理解,提高了跨物種溝通的準確性和效率。
>End
>>>                      
太空與網路綜合轉載。來源:參考訊息、光明網、國際火箭發射、國際航天愛好者、微視航天
支援保護智慧財產權,轉載請註明原出處及作者。
部分圖片難以找到原始出處,故文中未加以標註,如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 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編輯:豔玲、哈玫,周泳、邱莉、黃榕、娜娜
主筆記者:李剛、魏興、張雪松、霍劍、樂瑜稻子、趙棟
策劃部:楊豔、若㼆、李真子
視覺總監:董濘
專業攝影:馮小京、宋偉
設計部:顧錳、潘希峎、楊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業務部:王錦熙、瑾怡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等事宜,請加微信:15910858067
商務合作;展覽展廳設計、企業VI/CI及室內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及品牌推廣;企業口碑傳播及整體營銷傳播等,請加微信:13811260603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衛星與網路各分部:
成都分部負責人:沈淮
長沙分部負責人:賓鴻浦
西安分部負責人:郭朝暉
青島分部負責人:江偉
· 衛星與網路總部負責人:農燕
· 會議活動部負責人喬顥益、許克新、董今福
· 投融資及戰略層面合作:劉雨菲
· 本平臺簽約設計公司:一畫開天(北京)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負責人:楊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