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 1 月 14 日,由印度 95 後青年、2023 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全球榜單入選者阿瓦伊斯·艾哈邁德(Awais Ahmed)創辦的 Pixxel 公司,成為印度史上第一家將衛星發射到太空的私營公司。
當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太空部隊基地,Pixxel 借用 SpaceX 獵鷹 9 號火箭發射三顆名為“螢火蟲”的高光譜成像衛星。需要說明的是,此次發射是 SpaceX Transporter-12 拼車任務的一部分。

(來源:LinkedIn)

(來源:Pixxel)
Pixxel 成立至今已有五年並獲得谷歌公司資金支援,此次發射是高光譜成像技術領域的里程碑事件之一,艾哈邁德也表示此次發射開啟了“地球觀測新時代”。
他告訴媒體:“這是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高光譜衛星,也是印度有史以來第一個私人商業衛星。”他還表示,Pixxel 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能夠提供解析度真正達到五米的高光譜衛星公司。

(來源:Pixxel)
目前,三顆“螢火蟲”衛星都已成功從火箭上部署,分離也已得到確認,眼下其正運行於大約 550 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上,未來將能傳回清晰的地球檢視。
“螢火蟲”衛星自帶推進系統,這讓它能在精確軌道上停留七年左右。其還擁有 5 米的解析度,可以覆蓋 40 公里寬的帶狀區域。

(來源:Pixxel)
搭載高光譜成像技術,
能捕獲 150 多個光譜帶資料
高光譜成像是該衛星使用的核心技術,這是一種能在數百個波段捕獲高精資料的技術。具體來說,該技術讓“螢火蟲”衛星能夠捕獲 150 多個光譜帶的資料。
這是因為高光譜成像技術能讓不同分子反射不同波長的光,從而能夠捕獲更全面的波長集,進而能讓其比同類衛星提供高出 10 倍的地球表面資訊。
傳統地球觀測衛星往往依賴於更寬的光譜帶,“螢火蟲”衛星所使用的窄帶感測器則能更好地發現隱藏資訊和異常資訊。
其還具備每日重訪能力,能在不犧牲細節的情況下,針對大面積受測區域進行監測,確保不會遺漏關鍵資訊。

圖 | 高光譜成像效果和傳統成像手段效果的對比展示(來源:Pixxel)
Pixxel 還為“螢火蟲”衛星構建了一款名為 Aurora 的地球觀測平臺,該平臺能讓遙感資料集的視覺化分析變得更加簡單。
基於此,“螢火蟲”衛星能夠捕獲和分析各種電磁光譜的影像,包括肉眼不可見的波長和超出當前多光譜成像感測器能力的波長。
換句話說,“螢火蟲”衛星可以繪製此前看不到的東西,探測此前探測不到的東西,並能監測環境變化和管理自然資源。
比如:
它能近乎即時地監測森林砍伐和海洋汙染,幫助採礦、石油和天然氣等行業加強資源管理,確保相關基礎設施的安全。
它還能透過檢測土壤成分、水質或大氣條件的細微變化,讓人們瞭解農作物的內部健康狀況。
它也能收集有關雪蓋的分子資訊,幫助揭示有關氣候變化的重要見解。
總的來說,“螢火蟲”衛星旨在為地球打造“健康監測器”,預計這些高光譜資料預計將於 2025 年開始提供。

圖 | “螢火蟲”衛星的應用領域(來源:Pixxel)
雖然此次發射的三顆“螢火蟲”衛星將幫助 Pixxel 開展商用業務,但是目前它們還無法做到每天提供覆蓋全球的資訊,而是每隔兩到三天才能提供一次資料反饋。
正因此,本次發射的三顆“螢火蟲”衛星只是該公司實現商業化的其中一部分。2025 年二季度,Pixxel 還將發射其他三顆“螢火蟲”衛星,並計劃在 2026 年至 2027 年再發射 18 顆-24 顆衛星,以便在未來讓“螢火蟲”衛星每隔 24 小時就能提供一次覆蓋全球監測範圍的資訊。
獲得谷歌等外部投資,
並將和 Google Maps 展開合作
那麼,高光譜衛星到底是不是一種更有價效比的衛星?這得從人類當前所面臨的各種環境危機說起。
眼下,森林砍伐、海洋汙染、石油洩漏和水質汙染等嚴重影響著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正因此一些政府和相關公司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雖然無人機也能提供一些資料,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衛星往往更有用也更高效。
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人類就開始透過發射衛星來捕獲地球表面反射的光波,以此來監控天氣和農作物等。
然而,受到雲層覆蓋、光照條件和距離等影響,衛星影像會呈現出不一致且模糊的狀態,而且目前太空中的大多數衛星僅能捕獲可見光譜中的光以及紅外光譜中的幾個波長。
基於此,高光譜技術開始邁入衛星應用領域。Pixxel CEO 艾哈邁德告訴媒體:“到 2029 年,(衛星影像)市場預計將達到 190 億美元。高光譜成像是一種新技術,(預計)可以佔到其中的 5 億至 10 億美元的份額。”

圖 | 高光譜成像(來源:Pixxel)
而 Pixxel 所打造的“螢火蟲”衛星,正是為了探測、監測和預測此前衛星看不到的威脅。據介紹,Pixxel 的 CEO 艾哈邁德在讀大學期間曾入圍 2017 年 Hyperloop pod competition 決賽(該比賽由 SpaceX 公司贊助),後來他受邀前往美國 SpaceX 總部演示自己的參賽產品,這段經歷激勵了艾哈邁德的太空創業夢。
再後來,艾哈邁德在印度皮拉尼比爾拉技術與科學研究所(Birl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Pilani)獲得數學碩士學位,並和校友克希蒂·克漢德瓦爾(Kshitij Khandelwal)於 2019 年創辦 Pixxel。
2020 年,Pixxel 籌到 8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2022 年,Pixxel 獲得 2700 萬美元 A 輪融資,這是當時印度航天公司籌集到的最大金額,同年埃森哲風險投資公司向 Pixxel 投了一筆未披露金額的資金,這也是國際風險投資基金首次投資印度太空公司。
截至目前,Pixxel 已籌集到 9500 萬美元資金,主要投資者包括埃森哲風險投資公司和谷歌等公司。該公司表示,其已成為全球資金最充足的高光譜成像太空初創公司之一。
除了接受谷歌的投資之外,Pixxel 還在探索如何將其高光譜衛星獲得的資訊與 Google Maps 以及其他谷歌產品相結合。
在“螢火蟲”衛星發射之前,Pixxel 已經開始啟動商業化動作。2023 年,Pixxel 獲得為印度政府製造衛星的資格。
2024 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宣佈 Pixxel 被選為 NASA 4.76 億美元商業小型衛星資料採集計劃 On-Ramp1 的合作伙伴 [1]。根據該合同,Pixxel 將向 NASA 及其合作伙伴提供高光譜地球觀測資料。
目前,Pixxel 已經擁有約 65 家客戶,其中包含一些衛星資料付費客戶。艾哈邁德表示,一些客戶已經透過 2021 年和 2022 年該公司發射的演示衛星獲得了高光譜影像資料。
而該公司將於 2025 年晚些時候發射的衛星,預計會帶來更多資料。未來,Pixxel 還計劃將高光譜資料與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工具相結合,以進一步擴大地球觀測技術的影響。
“螢火蟲”衛星背後,
不斷髮力的印度航天業
全球商業航天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而印度只佔 2% 的份額。但是,“螢火蟲”衛星的發射,也凸顯了印度在航天領域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2024 年,印度宣佈為太空開發設立 1.16 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該國還推出專門的太空政策,並更新了針對海外太空的外國直投政策。
這兩年,該國也有一些航天大事記引起國際反響,比如其月球航天器在南極著陸以及發射該國首個太陽探測器等,同時該國還加入了《阿爾忒彌斯協議》,根據協議印度將參與美國的阿爾忒彌斯新登月計劃。
此外,印度還計劃於近期發射其首個載人航天器任務,預計到 2035 年其將打造自己的空間站,並計劃在 2040 年派遣一名宇航員執行為期三天的月球任務。總之,印度航天發展速度雖然不及中美兩國,但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1.https://www.nasa.gov/news-release/nasa-selects-companies-for-commercial-smallsat-services-award/
https://www.innovatorsunder35.com/the-list/awais-ahmed/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space/google-backed-pixxel-successfully-launches-indias-first-private-satellite-2025-01-1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xxel#cite_note-47
https://developingtelecoms.com/telecom-technology/satellite-communications-networks/17843-pixxel-to-launch-india-s-first-private-hyperspectral-imaging-satcoms-network.html
https://www.silicon.co.uk/press-release/pixxel-launches-worlds-highest-resolution-hyperspectral-satellites-kickstarts-firefly-constellation-for-climate-action
https://www.indiatoday.in/science/story/spacex-launches-firefly-satellites-developed-by-india-pixxel-2664898-2025-01-15
https://www.pixxel.space/

>End
>>>
本文轉載自“DeepTech深科技”,原標題《印度史上首家成功發射衛星的私營公司:95後小夥創立Pixxel,已發射三顆高光譜成像衛星,可覆蓋40公里帶狀區域》。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太空與網路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並經過編輯。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衛星與網路》編輯委員會
高階顧問:王國玉、劉程、童旭東、相振華、王志義、楊烈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