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腦科學》:如何面對緊急任務,做出正確決策?

文 | 有書君· 主播 | 週週
親愛的書友們,大家好,我是週週。
今天,我們正式開始共讀神經學專家戴維·羅克的這本《效率腦科學》。
這本書的副標題叫作“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
顧名思義,這本書的主旨就是透過腦科學的原理,幫助我們更好地提升效率,以實現我們期望的結果。
處理緊急任務的第一步
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許多人面臨著一個共同的挑戰,那就是:如何在面對緊急任務時做出正確的決策?
現如今,無論是在職場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大量的資訊和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高效決策成為了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挑戰。
《效率腦科學》這本書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了大腦的侷限性,併為我們提供了應對這些侷限性的實用策略。
本書的作者戴維·羅克是一位研究大腦科學的專家,他透過總結歸納腦科學界的最新成果,並且把科學原理和普通人遇到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寫成了《效率腦科學》這本書。
在這些實際問題中,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處理緊急任務”?
在書中,作者透過一個職場人埃米莉的故事,把我們帶到了面對問題的“現場”。
埃米莉來到了一個新職位,在這個崗位上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壓力,面對著數百封的未讀郵件和一長串的緊急任務。
這時,她感到無盡的焦慮和無力,她只能硬著頭皮,去試著回覆所有的郵件,同時又擔心其他的工作安排無法及時完成。
在一封一封地回覆郵件的過程中,埃米莉發現自己心力交瘁,大腦幾乎無法運轉了。
相信埃米莉的這種感受,我們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
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在面對緊急任務時會如此吃力?
答案就在於大腦的生理性限制,尤其是前額皮質的運作機制。
前額皮質是大腦中負責決策、計劃和問題解決的關鍵區域。
它位於額頭後方,雖然只佔大腦體積的4%-5%,但它的功能卻至關重要。
沒有前額皮質,我們就無法設定目標、控制衝動,甚至無法進行創造性思考。
然而,功能如此重要的前額皮質也有其侷限性。
它需要大量的能量來運作,就像一個小劇院的舞臺,需要足夠的燈光才能讓演員們正常表演。
一旦能量耗盡,前額皮質的效率就會大幅下降,自然也就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緊急任務了。
埃米莉在工作崗位上的經歷,正是前額皮質能量耗盡的典型表現。
她試圖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結果不僅效率低下,還誤刪了老闆的語音郵件。
這是因為前額皮質在處理複雜任務時,能量消耗極快,尤其是在我們試圖快速地處理緊急任務時。
因此,理解前額皮質的侷限性,是我們在面對緊急任務時做出正確決策的第一步。
只有認識到了大腦的侷限,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利用好大腦的資源,做出最有利於行動的合理安排。
如何高效利用大腦資源
既然前額皮質的能量是有限的,那麼如何高效利用這些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涉及“優先順序排序”和“簡化”這兩大方面。
我們首先來看優先順序排序。
在前面的例子中,埃米莉在面對緊急任務時的一個重大失誤,就是沒有首先進行優先順序排序。
她一開始就試圖回覆所有的郵件,結果導致大腦能量迅速耗盡,無法為其他更重要的任務留出足夠的資源。
而優先順序排序的難點在於,它需要我們發揮想象力,去設想那些我們尚未經歷的任務。
比如,埃米莉當天需要判斷的是“招聘新助理”和“寫會議提案”哪個更重要,但她還沒有做這兩件事。
所以,她就需要發揮想象力,把自己設想成未來的“自己”,去提前設計好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然而,我們需要知道是,優先順序排序本身就是一項高耗能的腦力活動。
因此,我們應該在頭腦清醒、能量充沛時首先進行這項工作,而不能拖到後面已經疲憊的時候再去想著如何排序。
先排出優先順序,我們就更有可能用一種平和、淡定的心態,去處理自己面前的種種問題,這也為後續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預留了更多回旋的餘地。
同時,為了減少處理資訊所需的能量,我們可以利用視覺畫面,將複雜想法視覺化,這能幫助我們的大腦更快地分辨出任務的優先順序。
比如,埃米莉在面對自己的緊急任務時,可以在一塊白板上畫出四個小方塊,分別代表“會議”“招聘助理”“寫提案”和“回覆郵件”,
然後透過比較這四個方塊中的內容,來確定優先順序,找到最為關鍵、緊急的任務,優先去做,而把那些沒有那麼緊急的任務往後排一排。
此外,我們還可以透過將任務從大腦中轉移到現實世界中,來為前額皮質減負。
比如,埃米莉可以在紙上寫下當天要完成的四個任務,這樣她就不需要在大腦中同時記住這些資訊,從而節省了寶貴的腦力資源。
接下來,我們還要透過“簡化”和“組塊化”,提升在有限心智空間中處理複雜資訊的能力。
這裡,我們用另一個主人公保羅的故事作為例子。
保羅是一位專案經理,他接到了一個複雜的專案,需要快速地整合相關資料,寫出一份複雜、完整的專案報告。
但當他試圖同時處理幾十個變數的時候,整個人都崩潰了。
無論是數字、文字還是標點符號,似乎都成了他眼前難以搞定的難題。
他的大腦不堪重負,無法正常運作。
最後即便是完成了專案報告,也充滿了瑕疵,讓他自己都無法滿意。
在保羅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前額皮質的另一個侷限性,也就是:它能夠同時處理的資訊量是有限的。
為了在有限的心智空間中處理複雜資訊,我們需要學會簡化和組塊化。
簡化是指將複雜的概念分解成幾個核心要素。
比如,保羅可以將專案簡介濃縮成幾個要點,每個要點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樣就好理解了。
簡化的好處是,它不僅能夠節省大腦資源,還能讓我們更輕鬆地處理複雜資訊。
大多數成功的企業管理者都養成了這種把複雜概念簡化成核心要素的習慣,這也是他們成功的秘訣。
組塊化是簡化的一種具體操作手段,具體方法是將大量資訊分成若干個小組塊,每個組塊代表一個更大的資訊單元。
比如,保羅可以將整個專案分解成不超過4個組塊的內容,然後繼續往下分解每個組塊,直到他能夠找到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絡,從而形成一個完整、有邏輯的方案。
透過簡化和組塊化,我們可以在有限的心智空間中處理複雜資訊,從而提高決策的效率。
保羅如果能夠使用這些技巧,他也許就能更好的完成方案,而不至於手忙腳亂,身心俱疲。
如何合理安排腦力活動?
最後,透過對埃米莉和保羅兩個案例的分析,我們發現,面對一個緊急的任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學會合理地安排腦力活動,以確保我們能夠在最佳狀態下進行決策。
埃米莉和保羅的失誤,就在於沒有合理安排他們的腦力活動。
比如埃米莉,一開始就試圖處理大量的電子郵件,保羅也是一樣,一上來就想著把專案報告完整地寫出來。
這種失誤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們大腦的能量迅速耗盡,無法為其他更重要的任務留出足夠的資源。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根據腦力活動的型別,而不是任務主題,將工作安排進不同的時間段之中。
例如,我們可以將一天分為幾個時間段,分別用於進行工作方案的深度思考、開會和回覆電子郵件。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深度思考需要耗費更多的能量,因此我們應該在頭腦清醒時進行這類工作,比如清晨或者深夜。
而回覆電子郵件之類的簡單工作,則可以放在精力較低時進行,比如午飯後。
透過合理安排腦力活動,我們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能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我們還需要學會拒絕那些非優先的腦力任務。
埃米莉的一個失誤就是沒有及時拒絕那些非緊急的任務,結果導致她無法集中精力處理更重要的工作。
學會拒絕那些非優先的腦力任務,我們才能夠更好地釋放寶貴的大腦資源,更好地處理緊急的事項。
總而言之,埃米莉和保羅的故事告訴我們,面對緊急任務時,做出正確決策的關鍵在於理解大腦的運作機制,並學會高效利用大腦資源。
透過優先順序排序、簡化和組塊化,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中處理複雜資訊,從而提高決策的效率。
同時,合理安排腦力活動,確保我們能夠在最佳狀態下進行決策,也是我們在職場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關鍵。
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這一節的共讀內容。
希望這些方法能夠幫助你在面對緊急任務時,做出正確的決策,取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結果。
在下一節的內容中,我們將討論如何處理多重任務,這也是我們在工作、學習中經常遇到的難題,“一心多用”有可能嗎?
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提升多執行緒工作的能力呢?
讓我們下節繼續來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