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全景環視前裝標配搭載率即將突破50%,本土供應商優勢凸顯

隨著行泊一體、AVP等功能成為智慧駕駛賽道新週期的主角,背後支撐落地的全景環視方案也正在開啟新一輪增長週期。一方面,新車配置率快速提升;另一方面,搭載車型價位繼續下探。
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前裝標配搭載全景環視系統交付上險1141.67萬輛,同比增長36.75%;在前裝搭載率方面,2024年全年前裝搭載率達到了49.81%,即將突破50%大關。
其中,20萬元以下經濟型、走量車型的持續覆蓋,市場搭載量佔比為58.38%,專注於高性價比單一環視功能;與此同時,高階泊車(AVP),行泊一體方案的快速增長,也同步帶動全景環視(融合泊車的關鍵一環)進一步在20萬以上車型的配置,滲透率提升至59.84%。
截至2024年底,自主品牌配置全景環視的貢獻率已超過80%(80.36%),大部分自主品牌過去搭載的全景環視方案普遍以外資供應商為主,成本偏高。同時,國內市場在零部件品控、技術創新以及軟硬體協同上的優勢,也在不斷凸顯。
而近年來,隨著中國本土供應商技術和產品成熟度快速提升,價效比優勢已經凸顯。以2021-2024年前裝市場搭載資料為統計口徑,海康威視、德賽西威、銥斯科技、智華科技四家本土供應商已經成為貢獻主力。
其中,尤其是10萬元以下車型(佔據整體市場交付比重超過15%),2024年前裝全景環視標配搭載率僅為12.22%,和市場均值49.81%相比,仍有巨大的成長增量空間。同時,智慧化配置持續下探趨勢確定性高。
此外,全景環視的技術和體驗升級,也在繼續推進,更進一步融入智駕系統整體感知。
在銥斯科技看來,伴隨影像感測器製造工藝從傳統的 CMOS 向背照式(BSI)、堆疊式(Stacked)等先進架構迭代,量子效率大幅提升,感光度增強,360度全景系統的成像解析度正在從現階段主流的1M、2M向3M乃至5M邁進。
同時,HDR 技術的不斷升級,可使系統在對比度極高的場景下,如陽光直射與陰影區域並存時,也能清晰捕捉亮部與暗部細節,確保影像資訊的完整性。
在核心感測器部分,魚眼鏡頭作為獲取全景影像的關鍵部件,未來將在光學設計上取得突破。透過採用非球面鏡片、超低色散材料以及更精密的鏡頭校準演算法,有效減少鏡頭畸變,提升邊緣成像質量,使拼接後的全景影像更接近人眼視覺效果,降低視覺誤差。
在軟體演算法部分,基於卷積神經網路(CNN)的深度學習演算法也成為影像拼接的核心技術,包括在目標識別方面,基於Faster R-CNN、YOLO等目標檢測演算法的改進版本,能夠即時、準確地識別車輛周圍的行人、車輛、交通標誌和標線等目標,並透過多目標跟蹤演算法(MOT)對目標進行持續跟蹤。
此外,結合場景理解演算法,全景環視系統還可以根據當前的駕駛環境和交通狀況,預測潛在的危險,提前為駕駛員提供預警資訊,實現更高級別的駕駛輔助功能。
其中,銥斯科技在影像處理、目標識別、多感測器融合等關鍵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研發的核心演算法。這些演算法經過大量的實際場景測試和最佳化,具有高效、準確、穩定的特點。比如,自主研發的影像拼接演算法能夠在複雜光照和動態場景下,快速、精準地完成影像拼接,從而實現無縫的全景視覺體驗。
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和應用場景,銥斯科技還能夠提供定製化的全景環視解決方案。無論是乘用車、商用車還是特種車輛,都可以根據車輛的結構特點、駕駛需求和安全標準,對系統功能進行定製開發,如新增特定的目標檢測功能、最佳化顯示介面等,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


相關文章